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空间的尺度、光线、色彩等直接影响到人的心情;室内陈设的风格、造型、质感则体现着室内空间的个性或文化特征。人们常常通过对室内空间进行主题定位设计来表现特定地域、人群的文化艺术取向,张扬个性、传播思想,这种设计手法就是当前在室内设计领域被广泛提及的主题空间设计。随着室内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也成为很多设计师实践和研究的内容。
一、莫里斯符号学理论简介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他的符号学理论,现代符号学由此开始发展起来。现代符号学有三大著名理论:索绪尔的符号理论、皮尔斯的符号理论以及莫里斯的符号理论。莫里斯将符号学划分为三个部分: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符构学主要研究符号的组成即组织结构;符义学是对各种符号的表达意义的研究;符用学是对符号的起源、使用、符号的作用以及符号与使用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符构学也被称为句法学,是莫里斯符号理论的基础部分。为便于理解,我们以句法学为例来解析符构学的研究内容。句法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句子结构,句子由单词组合而成,排列正确的句子被认为是合乎语法的句子,而合乎语法的句子都是根据一套句法规则构成的。虽然任何语言的句法规则数量都是有限的,但说话者可以理解和表达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对建筑符构的研究就是对建筑符号内在排列组合关系的研究。
符义学被视为符号学的核心。根据索绪尔的符号理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最初关系是任意的,但一经确认,这种关系就成为一种直接关系即约定俗成。约定俗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赖许多特定条件得以形成的,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以及阶层性。后现代建筑师格雷夫斯将符义学的研究更推进了一步,他认为建筑能产生两种不同层次的含义,即一次含义和二次含义。一次含义是指人与建筑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建筑功能的客观理解,即功能含义;二次含义则产生于一次含义之外,是人与建筑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建筑空间的个人化、情感化理解,即精神含义。
符用学研究的是在一定的上下文里符号的使用,包括符号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及可能产生的效果。何兆熊先生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建筑的角度来看,人们对建筑符号的解读能力仰赖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文化信仰及思想观念等。人们在阅读建筑、理解空间时往往以头脑中已存的代码及其相关信息作为解读建筑的字典,通过对照实际所见的各种建筑空间信息(建筑代码)来解读建筑的含义。
二、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中的符号学运用
“主题”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的音乐术语,后被广泛运用于其它艺术领域中。高尔基将“主题”定义为:“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但聚集在他的印象中还未形成。当这种思想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与其他艺术领域中主题的概念本质是相同的,但作为一种空间语言的构思方式又有其独特性。它强调营造一种整体氛围,让空间的体验者处于某种场景化的情境片段中,激发其潜意识和情感上的共鸣,最终目的是获得空间体验者的认同,满足其高层次精神需求。[3]
室内主题空间设计对设计的场景化、情感化要求比较高,其设计目的是使空间具有表现文化、传递思想的“语言能力”。在近年来盛行的室内空间主题化设计思潮以及相关的大量设计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符号学理论对室内设计领域的影响。为了突出表现主题空间的设计立意,设计师常在设计中运用一些能够被使用者所识读的设计代码,这些代码如同设计师笔下的语言词汇一样,通过对它们进行有机组合、变化乃至拆解、重构,设计师便可演绎出主题明确、引人人胜的室内设计作品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师进行设计的过程就是选择代码并将它们组合成符号的过程。“代码”即为设计作品中能表现设计主题的诸多设计元素,“符号”则为这诸多设计元素所组成的意义综合体——设计主题。
三、莫里斯符号理论在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莫里斯提出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之间具有相互包含的层次关系,其中符用学是最根本的,符义学是符用学的一部分,而符构学又是符义学的一部分。但在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中,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却不能依照相互包含、层层嵌套的关系模式来运用,这三者更像是分别主导设计三个阶段的理论基础,下面就分阶段论述莫里斯符号理论在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符义学主导阶段
当设计的主题被确定后,设计师首先要围绕设计主题展开联想,搜寻一切能表现和支撑主题立意的设计元素(设计代码)。任何符号都包含了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建筑的能指可视为建筑的形式、空间,所指可视为建筑的内容。因此,建筑的所指应是由能指所涉及的概念形成的。在设计实践中,“能指”即为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具体运用的设计元素,“所指”即为这些设计元素所传递出的信息内容。设计师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力找出那些能够高效、准确地表达所指的能指,并将它们作为叙写主题立意的备选词汇整理、提炼出来。
(二)符用学主导阶段
对设计元素的搜集工作完成后,便进入符用学主导阶段,在此阶段设计师的工作是根据主题立意精选出数量有限的设计元素(设计代码)。这一筛选工作往往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甚至连最后推演出的设计元素组合方案也可能有多个。如同人们在写文章表述事物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语气、文笔风格来叙述一样,对设计主题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单看设计师所擅长的是什么,怎样写、怎样说才能真切的表达设计主题了。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设计师要根据设计主题的内容及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词汇组成备选方案。
(三)符构学主导阶段
这是设计方案的成型阶段,在此阶段设计师通过对室内空间受众人群的研究来确定使用何种句法规则将设计元素进行排列组合。这个过程类似小学生的组词成句练习,设计师使用既定的设计词汇,选择恰当的语法和句式来编写出能够完美表达设计主题的语句。通常情况下设计师会选择那些易于被受众人群解读的句法规则,所表达的设计主题也容易被人理解领会。但也有不同情况,比如设计师将几个明显成句的设计词汇以反常规的词序、语法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奇特的表达效果。受众人群在解读此种建筑空间时秉持着脑中已有的惯常阅读经验,却读到了语序颠倒错乱的文字,根深蒂固的语法逻辑常识会使受众人群将所见到的在脑中重新排列组合成符合约定俗成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这就产生了真实(所见)与联想(经验)的对比和错位,形成空间与人的对话交流,使室内空间充满趣味性,主题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四、结论
优秀的室内设计往往是通过变化无穷的“言说”方式来显露其无穷魅力的,对于室内主题空间设计来说,真正要做到的就是在设计语言中以独到的眼光和独特的方式处理、解决具体问题,在巧妙的“言说”中创造新意。将莫里斯符号理论应用于室内主题空间设计无疑将会拓宽室内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为他们提供一把打开室内设计理论之门的钥匙。
一、莫里斯符号学理论简介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他的符号学理论,现代符号学由此开始发展起来。现代符号学有三大著名理论:索绪尔的符号理论、皮尔斯的符号理论以及莫里斯的符号理论。莫里斯将符号学划分为三个部分: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符构学主要研究符号的组成即组织结构;符义学是对各种符号的表达意义的研究;符用学是对符号的起源、使用、符号的作用以及符号与使用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符构学也被称为句法学,是莫里斯符号理论的基础部分。为便于理解,我们以句法学为例来解析符构学的研究内容。句法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句子结构,句子由单词组合而成,排列正确的句子被认为是合乎语法的句子,而合乎语法的句子都是根据一套句法规则构成的。虽然任何语言的句法规则数量都是有限的,但说话者可以理解和表达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对建筑符构的研究就是对建筑符号内在排列组合关系的研究。
符义学被视为符号学的核心。根据索绪尔的符号理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最初关系是任意的,但一经确认,这种关系就成为一种直接关系即约定俗成。约定俗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赖许多特定条件得以形成的,因此它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以及阶层性。后现代建筑师格雷夫斯将符义学的研究更推进了一步,他认为建筑能产生两种不同层次的含义,即一次含义和二次含义。一次含义是指人与建筑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建筑功能的客观理解,即功能含义;二次含义则产生于一次含义之外,是人与建筑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建筑空间的个人化、情感化理解,即精神含义。
符用学研究的是在一定的上下文里符号的使用,包括符号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及可能产生的效果。何兆熊先生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建筑的角度来看,人们对建筑符号的解读能力仰赖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文化信仰及思想观念等。人们在阅读建筑、理解空间时往往以头脑中已存的代码及其相关信息作为解读建筑的字典,通过对照实际所见的各种建筑空间信息(建筑代码)来解读建筑的含义。
二、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中的符号学运用
“主题”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的音乐术语,后被广泛运用于其它艺术领域中。高尔基将“主题”定义为:“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但聚集在他的印象中还未形成。当这种思想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与其他艺术领域中主题的概念本质是相同的,但作为一种空间语言的构思方式又有其独特性。它强调营造一种整体氛围,让空间的体验者处于某种场景化的情境片段中,激发其潜意识和情感上的共鸣,最终目的是获得空间体验者的认同,满足其高层次精神需求。[3]
室内主题空间设计对设计的场景化、情感化要求比较高,其设计目的是使空间具有表现文化、传递思想的“语言能力”。在近年来盛行的室内空间主题化设计思潮以及相关的大量设计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符号学理论对室内设计领域的影响。为了突出表现主题空间的设计立意,设计师常在设计中运用一些能够被使用者所识读的设计代码,这些代码如同设计师笔下的语言词汇一样,通过对它们进行有机组合、变化乃至拆解、重构,设计师便可演绎出主题明确、引人人胜的室内设计作品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师进行设计的过程就是选择代码并将它们组合成符号的过程。“代码”即为设计作品中能表现设计主题的诸多设计元素,“符号”则为这诸多设计元素所组成的意义综合体——设计主题。
三、莫里斯符号理论在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莫里斯提出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之间具有相互包含的层次关系,其中符用学是最根本的,符义学是符用学的一部分,而符构学又是符义学的一部分。但在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中,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却不能依照相互包含、层层嵌套的关系模式来运用,这三者更像是分别主导设计三个阶段的理论基础,下面就分阶段论述莫里斯符号理论在室内主题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符义学主导阶段
当设计的主题被确定后,设计师首先要围绕设计主题展开联想,搜寻一切能表现和支撑主题立意的设计元素(设计代码)。任何符号都包含了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建筑的能指可视为建筑的形式、空间,所指可视为建筑的内容。因此,建筑的所指应是由能指所涉及的概念形成的。在设计实践中,“能指”即为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具体运用的设计元素,“所指”即为这些设计元素所传递出的信息内容。设计师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力找出那些能够高效、准确地表达所指的能指,并将它们作为叙写主题立意的备选词汇整理、提炼出来。
(二)符用学主导阶段
对设计元素的搜集工作完成后,便进入符用学主导阶段,在此阶段设计师的工作是根据主题立意精选出数量有限的设计元素(设计代码)。这一筛选工作往往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甚至连最后推演出的设计元素组合方案也可能有多个。如同人们在写文章表述事物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语气、文笔风格来叙述一样,对设计主题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单看设计师所擅长的是什么,怎样写、怎样说才能真切的表达设计主题了。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设计师要根据设计主题的内容及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词汇组成备选方案。
(三)符构学主导阶段
这是设计方案的成型阶段,在此阶段设计师通过对室内空间受众人群的研究来确定使用何种句法规则将设计元素进行排列组合。这个过程类似小学生的组词成句练习,设计师使用既定的设计词汇,选择恰当的语法和句式来编写出能够完美表达设计主题的语句。通常情况下设计师会选择那些易于被受众人群解读的句法规则,所表达的设计主题也容易被人理解领会。但也有不同情况,比如设计师将几个明显成句的设计词汇以反常规的词序、语法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奇特的表达效果。受众人群在解读此种建筑空间时秉持着脑中已有的惯常阅读经验,却读到了语序颠倒错乱的文字,根深蒂固的语法逻辑常识会使受众人群将所见到的在脑中重新排列组合成符合约定俗成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这就产生了真实(所见)与联想(经验)的对比和错位,形成空间与人的对话交流,使室内空间充满趣味性,主题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四、结论
优秀的室内设计往往是通过变化无穷的“言说”方式来显露其无穷魅力的,对于室内主题空间设计来说,真正要做到的就是在设计语言中以独到的眼光和独特的方式处理、解决具体问题,在巧妙的“言说”中创造新意。将莫里斯符号理论应用于室内主题空间设计无疑将会拓宽室内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为他们提供一把打开室内设计理论之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