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溶液酸碱性强弱”教学的听课札记

来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笔者去一所学校听课,教学课题是“溶液酸碱性强弱”。对于课堂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以及关于如何进行该课题的教学颇有想法,现整理出来,供同行参考。一、酸碱性强弱的引出在前一节课上,学生已经学过酸碱指示剂的知识,知道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纸可以方便地检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了这些知识之后,问学生:“用指示剂对溶液进行检测,存在什么缺陷?”有的学生回答说:“用指示剂检测溶液,只能判断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但无法判断酸碱 A few days ago I went to a school lectures, teaching topics is ”acid strength of solution “. Some of the observed phenomena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idea of ​​how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of the subject, now sorted out for peer reference. First, the strength of acid-base leads In the previous lesson, students have learned the knowledge of acid-base indicator, know with litmus solution, phenolphthalein test solution, litmus test paper can easily detect the solution of acid Sex. After reviewing this knowledge with the students,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 ”Something flawed in testing the solution with an indicator?“ Some students replied: ”The indicator solu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olution is acidic or not Alkaline, but can not judge acid
其他文献
《大数据》  本书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的雄心、公共财政透明的曲折、《数据质量法》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街头警察的创新传奇、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以及云计算、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媒体、Web3.0与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图景等等,为您一一细
又忘了关火了,烧开水的壶快被烧干了!老年人爱忘事带来的后果常吓出儿女们一身冷汗。煤气阀门、电器插座、电话号码、水电费单……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不仅让老人们越来越
你知道我看见谁了吗?一放下马夹袋,老王就神神秘秘地对老婆说。谁呀?老婆并没有当回事,她打开一个个马夹袋:空心菜、番茄、菌菇——鱼呢,我关照你买的鱼在哪里?鱼?忘了,这不
按现行政策,我国出版市场不对外开放,什么时候开放也没有时间表,笔者从事两岸文化交流十几年,接触过上千个台湾地区出版业者,经手进口过几千万人民币码洋的台湾图书,也了解不
在大会、小会上,在电视、广播里,在书报中,套话、空话,早已使我们见惯不惊。标语口号式的“新八股”,故作高深、粉饰太平、一本正经的讲话,尽管讲者自我感觉良好,但有多少人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是王荣生提出研究和解决“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的一种基本理路,文学作品有其自身的阅读规律,我们要按照体式特点进行阅读,即以诗歌的方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杂志》的创刊过程、刊物宗旨以及编辑者生平的介绍,令读者对主创者的思想,对这一刊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该刊在使用《中国科学美术杂志》这一初名的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扩展DennisRouvray著祝汉民译化学没有周期表如同航行没有罗盘一样不可想象。但是这并没有制止某些化学家正试图改进它。当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写下名言“没有数字,我们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汪伪南京政府的大小傀儡,均以汉奸罪由国民政府先后予以逮捕。因江苏省高等法院在苏州,审好工作的重点也集中在苏州。当时笔者在无锡《江苏民报》工作
A novel Schiff base compound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paeonol and phenylpropanolamine in absolute methanol.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