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眼科日间患者家属手术等候期间感知服务质量的实践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v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眼科日间手术家属等候时间段,改善眼科患者家属手术等候期间感知服务质量的效果。

方法

应用流程管理模式,改善眼科患者家属手术等候期间服务感知,采用问卷对2013年7—9月眼科手术患者家属100名进行健康教育合适时间和满意度的调查。

结果

患者家属对等候期间眼科提供的一对一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循环播放,更换手术服流程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整体服务流程评价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对于健康教育时机,100名患者家属中认为等待手术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占70%(70/100);患者手术完毕,接到患者后再接受健康教育占27%(27/100);无所谓占3%(3/100)。

结论

运用流程管理模式,对提高眼科患者家属手术等候期间感知服务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相关研究表明基因、炎症介质、酶活性、氧化应激在中耳胆脂瘤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治疗上,除了传统的耳显微手术外,还强调了联合耳内镜的手术方式。本文旨在总结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上的新进展,为临床提供有效、实用的参考。
外照射放射治疗(EBRT)是甲状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的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争议。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改进以及精准度的提高,EBRT并发症明显降低。这使得EBRT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再次得到重视,治疗适应证也得到拓宽。如何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命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特定病期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EBR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多学科联合治疗模
目的探讨腹壁浅动脉(SIEA)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3例行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同期行SIEA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创面,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45~69岁,平均59.3岁,BMI为19.6~24.2 kg/m2,其中鳞状细胞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下腹部CTA及CDU检查。根据受区缺损大小,在影像
期刊
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蒽环类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累积性心脏毒性。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涉及多种机制,其中研究最多的机制是线粒体复合物I将阿霉素分子活化成更具反应性的半醌,导致氧化应激增加,进而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坏死或自噬,并最终导致心脏毒性。本文从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和细胞损伤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鼻窦CT扫描中,前置和后置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并寻找最佳的迭代组合。方法以1具离体头颅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鼻窦CT常规扫描条件[噪声指数(NI)=8],以及前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间隔为10%)进行螺旋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使用后置ASiR-V的不同等级(0~100%,间隔为10%)进行骨算法和标准算法重建,共获得242个鼻窦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53例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24~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宫内妊娠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4~36个月进行随访,患者均未避孕且在医生指导下受孕。253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评价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FN
提出一种新型激光准直仪理论根据,证明在一定范围内激光束平移或角位移并不影响基准线的位置。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很好相符。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