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妈妈如何重返职场?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74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看产假就要结束,马上重返职场心里难舍宝宝,全职在家又担心失去自我?面对人生纠结的选择题,来看看优雅的法国妈妈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吧。
  如果工作在辛苦之余能带给你无限的灵感和快乐,重返职场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如果在家照顾宝宝可以让你感受到做妈妈的充实和乐趣,那么你就全职在家……法国妈妈认为,想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才是关键。

边育儿边充电,为重返职场做足准备


  法国妈妈:小薇(37岁) 教师
  孩子:老大11岁、老二8岁、老三3岁
  小薇在26岁时有了老大。那时她刚刚结婚不久,是一位舞台剧演员,工作和收入都不稳定,更没有带薪产假这一说。在有孩子之前,小薇和老公的生活状态是精神生活高于一切,不在乎物质的,他们可以把所有的收入投入到一年的环球旅行当中。当老大到来时,他们发现是时候开始筑巢了。
  小薇在生完孩子之后不仅亲力亲为照顾孩子,而且也没有放弃舞台剧的工作。在有演出合同的日子,她和老公轮流带孩子、工作。一年多以后,老公考上了公务员,小薇也开始筹划着自己新的职业——成为教师。
  在还没有老二的那几年,小薇一直处于备考状态。在怀老二时,她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还要照顾老大、照顾家庭。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麻烦到自己小家以外的任何人。医生建议小薇卧床休息,于是,她把每天自己可以站立的时间充分利用到接送老大、洗衣做饭上,而剩下的时间她全部用来卧床看书备考。就这样,老二出生后,她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在老二3个月大时她开始了教师的新职业。
  老三出生时,小薇知道这将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当妈妈,所以她决定拿出3年的时间尽情享受和老三在一起的时光。用小薇自己的话说:生老大时,年轻懵懂,恐慌多过喜悦;生老二时,身体状况复杂,担心劳累多过享受;生老三时,一切正常,享受喜悦多过任何别的感觉,所以她要珍惜这份礼物。在自己全职带老三的3年时间里,小薇一直利用闲暇时间在准备更高一级的教师资格考试,为重返职场做准备。

及时重返职场,新妈妈更需要新能量


  法国妈妈:莎莎妈(36岁) 教师
  孩子:老大8岁、老二4岁
  每次生完孩子之后,莎莎妈只休了法定的3个月产假,之后就马上上班了。不仅如此,那时的她因为教学时间短,所以总处于机动状态,永远不知道下个学期将在哪里教学。刚生完老二后,她的教学地点是离家60公里外的一个学校,每天往返要花将近4个小时的车程。
  莎莎妈并不畏惧辛苦,她有着自己的全面考虑:首先,自己的性格决定她不适合当全职妈妈,她需要跟外面的人和事物接触,来给自己注入能量和活力,如果每天只面对家庭和孩子,她肯定会心生厌恶。其次,是经济方面的考虑,老公收入一般,他们又新买了房子,如果她不出来工作,家庭生活品质将大受影响。产后3个月就重返职场确实很辛苦,人回到家里根本没有力气和精力做任何的亲子活动,对孩子也不够有耐心,对于这点莎莎妈难免有些小遗憾。但是,莎莎妈并不后悔产后重返职场的决定,她向孩子们传达的信息是:妈妈需要工作,不工作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无法保证家庭生活品质;工作让妈妈快乐,妈妈真心快乐了,才可以把快乐传递给你们;如果妈妈只是在家陪着你们,那么你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充满怨气、死气沉沉的妈妈,你们肯定不会高兴。

灵动选择,尊重不同阶段的育儿需求


  法国妈妈:夏洛特(30岁)私企文员
  孩子:老大5岁、老二1岁
  夏洛特是一个超级爱笑的人。她的产后经历是:生完老大后3个月就回去上班了,生完老二后她休了一年的无薪育婴假。因为是私企,所以她的老板不可能像公立机构那样让她停薪留职3年。这一年育婴假在私企来讲已经很不容易了,前提是她在这个公司工作了7年,有资格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
  生完老大后,夏洛特压根儿没想过要放弃工作。当时她只有25岁,不想年纪轻轻就在家里带孩子,于是找了一个人帮忙带孩子,她挺满意的。
  自从老二出生后,面对工作和两个孩子,她的精力实在不够用了。所以,她决定拿出一年的时间跟两个孩子好好地相处一下。她很庆幸自己做的这个决定。这一年里,她精心地照顾老二,老大的班级里有任何活动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的,她都尽可能地陪同前往。老大非常高兴,她自己也非常满足。
  一年的育婴假休完之后,夏洛特开始重返职场。工作很忙,时间依然不够用,辛苦在所难免,但看着日益长大的老大和老二,她不仅觉得有希望,更觉得快乐、充实。她说自己会在两三年后考虑要老三。
  采访后记:

绝不连累老人的法国妈妈


  产后是重返职场,还是全职在家,法国妈妈的想法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如果你不全职的代价是搭上一位或几位老人的生活,那就应当斟酌了。
  这3个妈妈共同的特点:有担当、有活力、有微笑,为人谦和温柔,家庭稳定和睦,而且也都是知足和感恩的人。她们的父母和公婆都健在,而且都住在不远的地方,但是在这3个妈妈的言谈里,从来没有过多依赖老人的话。
  小薇怀老二时状况频出,她和老公还有大夫商量出来的方案是尽可能地卧床,把唯一可以下地的机会留给接送孩子和老公不在身边时要做的基本家务。就这样,她也没有麻烦老人。
  莎莎和老公是双职工,工作时间有时和接送孩子的时间冲突,如果正巧老人可以帮忙接送一下,那么,他们会求双方父母。但前提是一定不能耽误老人任何的社会活动、娱乐活动,哪怕是做头发的预约。
  夏洛特的父母就是本地人,她也很少去麻烦老人。她的意识就是自己的家庭生活需要自己去平衡,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履行。为了自己的日子不让父母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那算怎么回事?!
其他文献
12月10日,“2011经济和信息化年会”在天津市武清开发区顺利召开。在目前中国出口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式下,本届年会选择了“融入全球,深耕中国”的主题,与会的企业领袖以及学者专家就中国企业如何突出重围“走出去”,以及如何配置全球资源来打造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本届年会上,还颁发了“2011最受尊敬的中国全球化企业家奖”,旨在表彰他们在带领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是近些年,真可谓进入了“吃吃喝喝”的“乱世春秋”。  瘦肉精的印记还没消褪,地沟油的余震还在继续,速冻食品的“细菌门”却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刚刚走出“闺房”的速冻食品安全新标准,就立即引发了舆论的口水战,“被绑架”“开倒车”的质疑铺天盖地而来,食品安全的话题被再度“置顶”。  前不久,国内两家知名品牌的速冻水饺相继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随后,另外一种云吞产品也步其后
孩子小的时候,  我们经常会在孩子吃饭、睡觉等问题上有很多焦虑,  这些问题是不是问题呢?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地方被你忽视了呢?  了孩子的教育,我和妻子很早就买了许多育儿方面的书籍,经常拿出来读一读,学习一下。有一些观点让我记忆深刻,比如我曾经在一本书里读过一位著名育儿专家的话,它是这样写的:“西方的孩子几个月大就开始和父母分床睡,甚至分房睡了。但是中国的孩子普遍分床的年龄很晚。从心理学
如果团购网站不戒除资本躁动,不对盈利模式做出反思和调整,那么对团购行业乱局的拷问,就注定无法终结。    近日,团购网站高朋网发布声明承认,此前遭遇网友质疑的0元iPhone 4抽奖活动 “被个别员工利用,确实存在以权谋私的行为”,并已经辞退对此事直接负责的公司副总裁。但这一解释也引来舆论的质疑。甚至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团购网站CEO告诉记者:“团购网站差不多80%的0元抽奖都是掺有水分的,这已经是
《父母必讀》杂志迎来了她的40岁生日,能以读者与作者的双重身份来为《父母必读》庆生,我既高兴又自豪!  做妈妈后,我成了她的忠实读者  说起我与《父母必读》杂志的缘分,最早还应该从儿子刚出生时说起。那时候关于儿童养育和家庭教育的书还很少,知识传播渠道非常局限,《父母必读》杂志上的内容总显得新颖而弥足珍贵。所以,像我这种重视孩子养育的家长,每次必从报亭买回来各期《父母必读》,一页页仔细翻看,等儿子懂
宝宝1岁2个月,特别喜欢吃酸奶。但是酸奶都是冷藏保存,不知道能不能给宝宝吃?宝宝吃酸奶,该注意些什么?  宝宝1岁以后可以适当吃一些酸奶,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餐后食用。酸奶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有益的食品,深受孩子们喜爱,有些家长甚至让孩子把酸奶当饭吃,这样做是有一定误区的。酸奶里面含有很多的益生菌,这些微生物非常害怕胃酸,如果空腹饮用酸奶,益生菌在胃内就会被杀死,这样就不能发挥益生菌应有的作用,因
上一篇文章中的田国秀教授是一位奶奶,她就曾经被先生吐槽过太宠爱孙女了,田教授分析这可能是跟性别有关系,爷爷面对孙子女时更容易保持理性,所以我們也专门采访到了资深的儿科医生崔玉涛,这位新手爷爷能克制自己对孙子的爱吗?当然,我们也更好奇,在成为爷爷后,这位拥有众多粉丝的知名儿科医生是怎么和自己的儿子、儿媳沟通的呢?  我家小孙子现在8个多月大,在这短暂的爷爷生涯中,我真实地体会到“搁在嘴里怕化了,捧在
专家普遍认为,公租房或许能够成为大中城市解决居住矛盾、留住外来人才,进而保持城市竞争力的主要保障。  得益于近20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居民压抑了几十年的住房需求,近几年才得到满足。不过,住房制度的改革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解决的问题似乎没有带来的问题多。  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房,成为中央调控越来越危险的房地产市场的点睛之笔。在中央的鞭策下,
据统计,在春晚连续4个多小时的直播节目中,语言类节目往往被观众视为最值得期待的高潮。这种带有民间传统的节目形式,不需要披红挂绿,也不用兴师动众,完全凭借艺术本身的魅力就足以吸引观众。  曾有人梳理过2000年到2011年春晚的“熟悉面孔”,发现在春晚上看到冯巩、李金斗、巩汉林等演员很可能比你这些年里与自家亲戚见面的次数还多。还有观众或许不太注意,这些语言类节目的演员,大多数都来自同一个单位——中国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是很好的习惯。如何通过一些妙招或者游戏让孩子意识到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家,如何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及时归位的好习惯?一起来听听园长怎么说。  幼儿园的榜样宝宝朵朵  在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摆放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玩具了。朵朵今年只有3岁,刚刚入园,别看她年龄小,习惯却特别好。每一次活动室的游戏时间结束后,她都主动把自己玩过的玩具放回原来的位置,还会帮助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