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唤醒的黑人女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紫色》是—部反映美国黑人女性成功抗争史的优秀作品。《紫色》不是西莉的屈辱史,而是她成功的抗争史。这部作品成功地表达一个黑人女性对生命的热爱,最大程度地宣传了种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的思想。西莉的成熟离不开“性”这一贯穿始末的主题,她经历了温顺、反抗、寻根和回归自我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整地再现了人物在女性意识、女权主义、妇女主义三个阶段演变的全过程。
  关键词 《紫色》 黑人女性 性
  
  一、前言
  
  电影《紫色》是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根据美国女性黑人作家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的书信体同名小说改编并执导的。该片通过纪实的手法将故事从1909年一直延伸到1947年。影片的主人公,黑人女孩西莉(Celie)出生在上世纪初,美国南方的农村。在残酷的生存环境和种族、性别歧视严重的社会环境中,她饱受煎熬,先被继父强奸,后被迫嫁给了粗鲁,凶狠的黑人男子,从此开始了奴仆一般的痛苦生活。最后在他丈夫情人莎格(Shug)的帮助下,才逐步觉醒,最终找回了自我。该片是在小说问世两年后的1985年被搬上银幕的。原作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并于1983年拿下了代表美国文学荣誉的三项大奖:——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及全美书评家协会奖。然而影片本身所产生的影响似乎不及作品本身,而且在影评界争议也颇大。尽管如此,这部电影仍不失为一部了解上世纪美国黑人生存状态,尤其是黑人女性生存状态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二、家庭性暴,温顺女奴
  
  幼年的西莉生活在一个“父权制”的黑人社会中。在这里,妇女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只能被动地接受男权现实,同时也无法思考自己的真实处境,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影片中西莉第一次出现时,她还是一个孩子,和妹妹耐蒂(Nettle)在一片长满紫色花丛的原野中奔跑嬉闹。当镜头拉近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孕在身的西莉,腹中胎儿的父亲即为她称之为爸爸的男人。这将是她与她爸爸的第二个孩子,也将被残忍地卖掉。出现这样的事,西莉欲哭无泪,只能默然忍受。
  西莉的遭遇向观众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家庭性暴将她推向了黑暗的深渊,而随后的婚姻延续着更可悲的家庭暴力。为了不让自己的妹妹被黑人阿尔伯特(Albert)糟蹋,西莉只好嫁给这个有着四个孩子的恶棍,忍辱负重,毫无怨言。西莉的悲剧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悲剧,而是属于整个黑人种族的悲剧。自1493年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就是延续四百多年的黑人奴隶贸易,大量的非洲黑人被掳掠、贩卖到北美,成为被奴役和被压迫的对象。南北战争虽然使得美国的黑奴在名义上获得了自由,但面对根深蒂固的白人种族主义势力,黑人依然是美国社会中的遭受压迫和剥削的群体。在黑人种族内部,这种被奴役、被压迫的现象也依然存在,尤其是性别的差异更使黑人女性处于劣势群体中的弱势地位。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男人是造成女人悲惨命运的直接原因。西莉的命运只是所有女性共同命运的缩影。在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微薄价值在于他们可以充当免费劳动力兼性工具,更贴切地说,就是做男人的温顺女奴。
  
  三、同性激发,女性复活
  
  在“父权制”的黑人社会中。沦为“沉默的群体”的妇女。如果不加以“拯救”(redemption),便注定要成为“被埋没的群体”——一个失去自我的群体。在西莉女性意识(Woman awareness)复活的过程中。两个人物不可忽略:索菲娅和莎格。
  索菲娅原本是一个敢做敢为、充满活力、自由、独立女性的典范。她曾对西莉说过:“我爱哈帕,老天知道的。但我绝不会让他揍我。否则我会宰了他的。”(1 love Harpo,Lordknows I do But I’ll him dead’fo I Iethim beat me.)索菲娅爱哈帕,爱得不卑不亢,这是西莉的懦弱所不可为的。索菲娅,“一个巨人式的女人”,在西莉的眼中,是自己遇到的第一个女英雄,在她那里,她看到了女性的存在和地位。可惜的是,索菲娅的后半生却以凄惨的人生收场,然而她的盛衰对西莉成功复活,人性回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点将在下一节分析。
  西莉丈夫的情妇——莎格是激活西莉女性意识的另一个关键性人物。莎格,一个充满魅力的布鲁斯歌手,远非像她的名字(英语“糖”sugar的变音)那样“温柔甜美”,她是一个极富独立与挑战精神的“叛逆”。在一个雨夜。拖着带病的身体被西莉的丈夫堂而皇之地带回家。莎格对西莉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真是丑啊!”(You sure is ugly)。然而从西莉温顺地迎合自己丈夫的情人的行为中,莎格看到了西莉的美。在她们成为朋友后,有一段她们亲吻的场景,从与莎格的身体接触中,西莉第一次知道了性爱是温柔的,而不是粗暴的。这些在她与继父和丈夫的性中,她是从来没有体会到的。在作品原著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一次丈夫对她施暴的时候,西莉对自己说:“我让自己变成木头。我对自己说,西莉你是树。所以我知道为什么树怕男人”。(I make myself wood,I say tomyself,Celie,you a tree,That’s how comeI know trees fear man,)[6]然而,莎格的出现,使西莉从一个女奴慢慢变成了一个有了女性意识的女人。事实上,西莉完成这一转变。与其同性恋主义人格是分不开的。从深层次来分析,这是一个内因。这种人格基础是西莉形成女性意识的根源,莎格恰到好处地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导致西莉这种女同性恋主义人格倾向的直接原因就是她悲惨的遭遇:继父的性侵,丈夫的虐待,让她对男性充满恐惧与仇恨。幼年与其妹妹的相依为命,使西莉得到了爱的寄托和生命延续的希望;在莎格那里,西莉获得了爱的补偿,得到了作为“人”应有的尊重与爱。
  
  四、女性觉醒,回归自我
  
  早期的索菲娅给予了西莉一个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然而1930年秋后的索菲娅却让西莉去意识并思考关于黑人女性更深层的问题,比如,应不应该反抗,如何反抗等。这些反思使西莉逐步觉醒。索菲娅虽然战胜了家庭暴力,但在掌握政权的强大白人阶级面前,她的反抗犹如以卵击石。毫无疑问。今非昔比的索菲娅,对西莉的触动是很大的。索菲娅的遭遇使自己认清了男人和白人的面目,认识到了如此发泄式的抗争等同于自寻灭亡。黑人妇女的确可以靠自己的抗争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比如家庭)摆脱黑人男性的奴役,但种族歧视的社会现实,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们被奴役、被边缘化的命运。
  西莉发现被丈夫藏匿的耐蒂的来信。是作品的高潮部分,这促使西莉完全觉醒。觉醒后的西莉,像一个女权主义者,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反抗意识。她的反叛,不仅体现 在反抗夫权、摆脱家庭中的奴隶地位,而且体现在对爱情幸福的追求和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上。她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同男性平等地对话,不再屈从于丈夫的粗暴。在餐桌上,面对伸手来打她的丈夫。西莉终于敢于拿起餐刀刺他的手。但西莉的反抗有异于索菲娅的抗争,因为她有一个理性、成熟的莎格作指导。如果没有莎格,西莉也许会重蹈索菲娅的覆辙。其中有一幕,当丈夫让西莉为其刮胡子时,想到自己所受的耻辱,想到妹妹信中描述的非洲部落仪式对儿童的摧残,所有的仇恨都汇聚到了手中的刮刀和丈夫的颈部。若不是莎格及时赶到成功制止,这种方式的反抗也将是一个无意义的牺牲。
  莎格除了给予西莉一种“女性”的归属感和真挚的感情外,还在于鼓励并引导她走出自卑的阴影,获取独立和解放。在莎格的帮助下,西莉于1937年离开了丈夫。去了孟菲斯。开始了独立的生活。这一节在西莉的人生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这是她寻根(Seeking root)的开始。值得注意的是,西莉的寻根之旅应该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为传教士的妹妹耐蒂的信将她带到了原始与现代文明冲突下的非洲。尽管西莉自身没有踏上非洲的土地。但在妹妹信件的描述下,她对自己祖先曾经居住的地方有了一些认识,对非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她妹妹,西莉在心灵上进行了一次寻根。寻根的第二部分就是孟菲斯的生活。孟菲斯是美国田纳西州最大的城市,密西西比河河港,黑人约占一半。自1541年西班牙人至此并发现密西西比河后,孟菲斯便成为向内陆探险的根据地。1698年法国人建要塞,后归西班牙。1797年为美国领地,1826年建镇,1849年建市。19世纪前半期周围经营棉花种植园,成为棉花和奴隶的交易大市场。从1931年起,每年5月举行棉花狂欢节。孟菲斯也是1968年3月,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的地方。从这些信息来看,孟菲斯在作品中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地方。摆脱了丈夫奴役的西莉,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神奇土地上,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了一位成功的裤子制造商。此时的西莉在经济上和人格上完全独立了,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在影片的结尾,再次有紫色画面的出现。当西莉和耐蒂再次团聚时。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她们再一次和周围紫色的花融为一体,这一幕与开头形成了呼应。这紫色,在西莉和莎格亲吻时,也曾出现。这种象征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完美的阐释了人性的美丽。西莉的自信、独立最终在紫色的烘托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让她完成了从女权主义(feminism)角色向妇女主义(womanism)角色的完美转换。
  
  五、结语
  
  《紫色》不是西莉的屈辱史,而是她成功的抗争史。这部作品成功地表达一个黑人女性对生命的热爱,最大程度地宣传了种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的思想。西莉的成熟离不开“性”这一贯穿始末的主题,她经历了温顺、反抗、寻根和回归自我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整地再现了人物在女性意识、女权主义、妇女主义三个阶段演变的全过程。最后,还要强调下,它的成功与小说作者沃克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和对黑人女性问题的深刻思考是分不开的。《紫色》不愧是一部了解黑人女性生活的不朽作品。
其他文献
【摘要】《浮生六记》用生动明快的语言,记叙了沈复和芸娘真挚感人的爱情生活和坎坷辛酸的人生经历。全书情感美、趣味美、文字美,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关键词】《浮生六记》 艺术魅力 语言特色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记叙生平事略的一本小书。全书的笔调很随意,算不得苦心孤诣的撰述:所记的只是一家一人的甘苦,没有什么惊心骇目的壮举:分章
摘 要: 电影《阿黛尔的生活》讲述了两个女生之间从相恋到分手简单的爱情故事。女主阿黛尔经历几段感情,对自己的性取向进行痛苦的探索和认知。本文运用酷儿理论分析阿黛尔身份认同的困惑,从阶级差异入手讨论两人爱情的悲剧。  关键词: 性取向 酷儿理论 阶级差异  《阿黛尔的生活》改编自法国女作家朱莉·马洛的漫画《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讲述了女孩阿黛尔的一段同性爱情。电影刚出来时引起很大的轰动,同性题
摘 要: 高等学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举措。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已基本形成层级递进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但是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差,学校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效率低,制约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实践教学中的问题,高等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推进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及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完善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和监督机制。
摘 要: 屈原和威廉·布莱克,分别是中西方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成就,是深刻隽永的。同时,也展现出中西方在诠释情感方面所表现的差异与共性:抒发爱国情怀时,情感色彩上表达的差异;表达情感时,艺术手法的异同。本文阐述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以期加深人们对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 屈原 威廉·布莱克 爱国情怀 藝术手法 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一、引言  屈原是
摘 要: 分析外国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可以让人物变得生动有趣,不仅能让研究者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地记忆人物形象及人物塑造模式,提高研究者的文学审美水平。本文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外国文学中如何塑造生动形象的人物。  关键词: 外国文学 人物塑造 模式分析 哈姆雷特  世界文学由外国文学和中國文学组成,对于世界文学来说,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都很重要,在
很多专业摄影师或者发烧级的摄影爱好者都拥有多套器材。比如笔者,外出拍摄的常规装备就是4×5相机一套(4只镜头)和135数码单反一套(16-200mm焦距3只镜头),再加上10个4×5片夹、617卷片后背、胶卷、闪光灯以及充电器等附件,有时候还要带120相机,数量实在可观,所以选择能把它们全装下的摄影包一直是个难题。另一关键问题是即使全装下了,背负的重量也太大,而笔者经常需要在山区长距离行走拍摄,不
摘 要: 教师不能只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还应当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责任。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深受家庭的影响。因此,家校联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家校联合 和谐相处  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深知当今最重要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
郑荣明 1966年生,江西宁都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岭南书法院院长、岭南书法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执行主席、广东省政协书画院理事、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校外书法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珠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书法界》《中国书法评鉴》主编。发表近百万字学术评论文章。曾获中国文联第八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广东省文联“广东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出版《虞体部首偏旁临帖》
摘 要: 本文选取HBA项目中的一节大班课课堂教学视频为转写依据,从课堂提问的数量、类型和问题的分配方式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出HBA大班课提问特点四条,分别是课堂提问数量大密度高;以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为主;多种问句形式综合运用;分配方式以集体回答和提问后指定回答为主。  关键词: 哈佛北京书院 大班课 课堂提问  一、引言  课堂提问作为教师推动教学进程,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所教授内容
摘 要: 本文一方面结合相关资料进行考辨,指出当前被学界公认的西瑛《懒云窝》三首实际上只有一首,另一方面对《懒云窝》及其和曲中的隐逸思想进行分类和探因研究,认为导致以《懒云窝》为代表的元人隐逸思想形成的根源在于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及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思想。  关键词: 阿里西瑛 《懒云窝》 和曲 作品考辨 隐逸思想  一、《懒云窝》三首考辨  阿里西瑛,元代中后期散曲家,西域人,具体生卒年不详,有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