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非谓语形式教学新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非谓语动词是高考试卷中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认为难教,学生认为难学。那么,如何找到非谓语动词教学的突破口呢?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探讨非谓语动词的教学新法,从而回答这个问题。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非谓语动词 教学策略
  非谓语动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大难关。有人将语言的学习比做一棵大树,主谓宾是大树的主干,而非谓语是大树的枝叶,只有枝叶繁茂,主干才会更有生命力,才会有更多的水分和养料。笔者试探讨新课改下非谓语学习的突破口,将非谓语动词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的感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学好非谓语,为英语教学添枝加叶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非谓语动词学得好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更自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英语成绩提高得就越快。反之,非谓语动词学得不好的学生,在学习中会增加畏惧心理,感到困难重重,成绩平平。非谓语动词的使用,可以使语段、语篇更优美,为英语教学添枝加叶。
  例如“Being exhausted by work, he fell asleep quickly. All this having been settled, he went home.”等,这些句子,都形象诠释了句子结构犹如一个大树,而非谓语动词就是树叶、树枝,并且,树干和枝叶紧密相连,足以说明非谓语在英语句子中的作用和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既然非谓语之重要性如此突出,那么,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如何打造非谓语的有效课堂教学呢?寻找突破口是关键。
  二、寻找突破口,有效学习非谓语动词
  1.掌握基本概念。
  江苏省考试院于2012年提出,“学生应能够使用基本语法知识……”,对于语法知识,如果要准确运用,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掌握知识才是运用知识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对于非谓语动词这一动词的特殊形式,让学生理解和把握,可以通过几个例句,整体上明确非谓语的几种形式,如“To see is to believe. I heard her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The boy named Tommy is my best friend.”等,通过这三个例句,让学生根据例句,了解非谓语形式有三类:不定式、现在分词短语及过去分词短语,引导学生再读三个例句,理解to see,to believe,singing及named在句子里不作谓语,但具有动词的性质,因此是非谓语动词。并且,句子里的谓语动词is,heard具有时态变化的特点,而这些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只有这三种固定的形式,也可以说,非谓语动词是形式上没有时态变化的动词形式。这样,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区别就从用法上使学生清晰可见,对概念的理解更明朗化、具体化。
  2.强化非谓语动词的训练
  英语应该用中学、学中用。非谓语动词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强化训练更是必要的手段之一,注重在语篇中的运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牛津英语模块四Unit3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个单元的中心话题The taste of English Humour,通过呈现卓别林主演的几部滑稽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而介绍doing的用法,对于非谓语形式语法结构的用法,就是在句子中除了不作谓语,其他的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都可以充当,可谓“神奇”的语法项目之一。对于这些功用,在语篇中运用是关键。如:“He walked around stiffly carrying a walking stick.”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句子中的两个doing,虽然形式相同,但用法不同,carrying 表示伴随状态,作状语,而walking修饰名词stick,作定语,这样学生对doing的用法初步感知,再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这类短语,如“a washing machine,a developing country”等。
  继续呈现卓别林主演的电影的精彩镜头:他们非常饥饿,企图吃皮革鞋子令人心酸的情境,再现课文中的句子:They are so hungry that they try boiling a pair of leather shoes for their dinner. The acting is so convincing that it makes you believe that is one of best meals he never tasted.引导学生从句法结构方面分析这些斜体部分的doing的用法,了解和加深doing不仅可以作状语和定语,还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同样,对于不定式to do和过去分词分词短语的用法,也可以通过情景,在具体的语篇中运用才是语法教学的新思路,如果按照传统的灌输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毫无创新之感,感觉语法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不可置疑,仅仅情境教学,满足不了语法学习的需要,还应该提供一些含有非谓语动词的资料,让学生阅读,进一步体会其在语篇中的具体用法。如模块五中的reading 及project中含有很多的非谓语的句子,且简单易懂,有意识地让学生强化记忆,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再者,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尝试着运用一些非谓语动词的句子,给文章增添亮点。
  非谓语动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攻克这一难关,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求新、求实,创建学生易学、会学的语法教学模式,力避理论化的概念性的介绍,避开概念化的专业术语的过多使用,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句子入手,注重多样化的训练和运用,实现即学即用,凸显学中用、用中学的理念,打造情景交融、乐学、善用的语法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程霖.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解题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3(9).
  [2]丰华焕.浅谈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的含义及句法功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其他文献
摘 要:论述了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第三方评价新常态下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常态化评价等评价体系,构建了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第三方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此体系能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教育管理评估体系,使教育工作者在决策过程中规避工作风险、减少工作偏差,为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参考等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第三方评价体系  党的
摘 要: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以问题解决教学为探究载体,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重点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提问教学策略,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提问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宿命拉扯出人生的大体框架,存在勾勒着人生百态,即使结局早已注定,也恐吓不了生命选择活着的痕迹。飞蛾之所以执意扑火,不是因为狂傲怂恿出妄想,而是因为烈火焚身之际它能遇见最光
摘 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力求通过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校政产研的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基于此顶层设计以及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融合的逐渐深入,构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CALL环境就成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CALL环境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期间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CALL(Compute
1 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 ,对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模糊的认识 .一种是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学生则是客体 .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导、统帅 ,具有绝
摘 要: 本文从任务型教学中的口语活动的理论基础、口语活动中师生角色、口语活动的类型、口语活动的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口语活动,这有助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口语活动类型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关键词: 口语活动 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类型  任务型教学使学生通过参加多样的活动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并使用英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侧重对语义的理解而非语言的形式。在任务型
摘 要:“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优秀教学方法,其独特的教学概念及教学进程设置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挥出独特的学科魅力,该教学法对于创新改革现有高职计算机教学体系,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学习能力意义  重大。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化评价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在完成任务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对农村小学生来讲,英语学习作为一种非母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学习过程才会轻松。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如何做到让学生轻松、快乐、主动、有效地学习英语,我认为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快乐氛围,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