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教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奥格登·林斯利提出,但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而未能普及推广。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教育工作者可以建构每位学生的知识图谱,专注于制定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从而实现精准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对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高中历史课堂而言,精准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课堂活力的有益探索。
  精准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早期的精准教学作为评估教学方法的框架,旨在通过设计测量过程来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支持数据决策[1]。当今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精准教学是其继承与发展。
  1.构建知识图谱,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评测不同学生个体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科学指导,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合适的契机:学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纸质导学案转换为网阅纸质作业或数字化试题,每个小题与学科知识点进行精准匹配;教师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习题,使用高速扫描仪录入学生答案,并通过移动终端批阅作业;批阅结果通过大数据比对与人工智能分析,构建学生学习进度与深度的知识图谱。
  教师分析知识图谱,依据学情将“知道”“理解”等模糊空泛的教学目标具体为基于学生现有水平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精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开展个性化教学。
  2.实现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虽然演变成为一种个性化教学方法,然而以测辅学仍是其重要机制[2]。在高中历史精准教学中,以前测辅助教学过程,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以后测辅助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进行个性化、科学化评估。
  一般而言,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成果评价两个方面,本文主要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成果评价。所谓教学成果评价,也就是“要评价学生学习后的学习能力、学习目的、态度、人格变化,以及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程度等”[3]。高中历史精准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对科学检测课堂教学的实效、准确诊斷精准化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至关重要。
  精准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精准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形成精准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践案例。下面以“人文主义的起源、发展与影响”为例进行阐述。
  1.学案导学:以了解需求为基础
  教师借助智能设备,将学生课前自学的导学案电子化,将自主检测的习题制作成网阅作业,并进行知识点的精准匹配,标注每道题对应的考点。课前,学生完成自学作业,绘制知识点思维导图,并提出自学过程中的疑问与困惑,教师通过移动设备网络批改或采用传统方式批改后,再将试卷扫描上传到数据库进行智能分析统计。学生自学导学案内容,完成人文主义思维导图和基础检测题,并提出自主学习后的困惑与问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让教师了解班级学情的基础上,操作系统自动生成学生个性化错题本和班级错题集,提醒教师关注临界生、薄弱生,指导教师进行二次备课。
  2.教学过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一段人文主义动画微课,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投票,导入新课。
  (2)自学展示。教师通过教学一体机展示优秀学生课前自学思维导图。学生代表讲解思维导图,并通过电子书包推送给所有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教师指出学生课前自学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系统自动推送的高频错题。教师不仅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操作系统还可以向学生移动终端智能推送相关知识点的课堂拓展训练题。
  (3)课堂探究。教师根据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结合导学案答题情况,进行分类筛选,指导学生分组探究、研讨。课堂上,重点探究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究竟是尊重个人的,还是“使人不成其为人”?如何理解“当宗教在利用‘人文主义’话语的时候,‘人文主义’也在利用宗教”?蔡元培和胡适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是否妥当?“新人文主义”究竟“新”在哪里?上述探究问题的设计均基于对学生认知状况的了解,以解决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困惑为导向。教学内容的选择来源于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学形式的选择同样与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相关。课堂上,以大数据精准教学为主,小组合作教学、问题探究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微课程教学等为辅。
  本节课以“人”为线索,通过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对人文主义的认识和界定,来反思人文主义的核心与内涵,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我们要回归到最普遍的“人文主义”,为“人”的生存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3.教学评价:以精准定位为途径
  人工智能技术让系统自动为每一位学生生成各自的错题数据库,并针对性地推送个性化拓展习题。学生的课后作业不再千篇一律,极大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自主学习效率,有助于监测学生学习过程,开展科学的教学评估。
  通过针对性练习,学生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可能会产生新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多次评测,采集数据与智能分析,才能最终形成每位学生精准合理的综合评价报告。
  精准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反思
  在高中历史课堂精准教学的过程中,合适的技术手段、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评价缺一不可。
  (1)精准教学要将数据与反馈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科学分析是高中历史课堂开展精准教学的基础。教师可利用智能化平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直观有效的技术支撑。有学者指出:“精准教学需聚焦精准定位分析的三个相关问题,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挖掘、预学习情况的精准定位和基于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教学决策。”[4]“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挖掘”正是本文所强调的导学案数据的智能分析。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其自主学习的相关反馈数据;课中,教师要及时分析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性数据,并据此调整教学进度;课后,教师要推送学生个性化错题,指导学生课后开展自适应学习。   總之,高中历史课堂精准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精准深入挖掘时,要力争实现数据与反馈的有机结合。反馈在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激发课堂活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馈并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学法指导是高中历史精准教学的关键。
  (2)精准教学要将“精准教”与“精准学”相统一。“教”与“学”自古便是教学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中历史精准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精准定位为途径对学生进行精细的历史基础知识检测,构建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图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数据进行智能化的精确挖掘,因而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然于胸,教学设计更加精炼,不仅节约了习题训练时间,还可以集中精力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根据个性化的智能反馈,准确了解各自的知识点掌握情况,通过不断更新的个性化错题练习和基于探究问题的思维训练突破学习重难点。
  (3)精准教学要将课内深度学习与课外自适应学习相联结。高中历史精准教学模式下,课内以深度学习为主,课外以自适应学习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与困惑为主,根据学生实时学习数据,精准定位重难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训练高阶思维,开展深度学习。课堂上未完成的学习任务及新生成的问题,均可安排在课外完成。课堂导学之外,学生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持续关注不断更新的个性化错题集,开展自适应学习,并根据自己不断更新的知识图谱,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利用网络、图书馆开展自主学习,拓展新知。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精准教学模式诞生,推动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的深度融合。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教学模式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从而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Binder C. Precision teaching:measuring and attaining exemplary academic achievement[J].Youth Policy,1988,10(7):12-15.
  [2]彭红超,祝智庭.以测辅学:智慧教育境域中精准教学的核心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95.
  [3]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59.
  [4]雷云鹤,祝智庭.基于预学习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决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2(6):28.
其他文献
1995年,为推进石景山区无纸化办公,石景山区教育局(教委)成立了一支负责收发邮件的“信鸽”队伍,并组建信息中心规划全区教育信息化的未来;2001年,石景山区政府、区教委投入了3000万元启动“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班班通”,形成以教委为核心、各中小学、幼儿园与直属单位为支点的石景山区教育城域网。  2005年,为深入推进石景山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成立石景山区教育信息中心。市区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展示了人类的发展前景。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步伐悄然提速。相对而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相对迟缓,这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的复杂性。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形势,理论认识相对不够。“信息化不应该自上而下地推进,应该顺其自然”“教学不应该强调信息化,应该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手机简直是洪水猛兽,应
【摘 要】本文以首经贸附中开展的“行悟徽州”研学旅行活动为例,探讨在研学旅行中班主任等老师如何在研学理念、研学过程、结题报告、研学评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与管理,提出教师在研学过程中应具有的行为规范,从而在研学中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学旅行;徽州;教师;组织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0)05
【摘 要】本文阐述了VB上机编程过程中的常见错误,主要包括编译错误、运行错误和逻辑错误。对于不同的错误类型,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结合具体程序调试教学,详细介绍添加断点、单步执行、跟踪变量的方法在调试程序时的操作步骤,希望对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和程序设计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VB程序;程序调试;错误处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
【摘 要】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历史的学校,红色教育是学校特色教育之一,红色精神传承的载体是学校的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因此,学校把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成就学生品质人生的重要载体,把与盟校协作体作为红色精神传递的媒介。学校通过老区寻根、追寻领袖足迹、寻访英雄之地等研学旅行线路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继承光荣传统。  【关键词】红色基因;研学旅行;红色精神;课
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奕曾这样评价史家小学:“它不仅是东城区,更是北京市的窗口校”。作为一所已经有60多年历史的名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评估成果突出学校,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彰显出不凡的改革精神和超前意识。  四十多年前,学校“藏”在北京一条普通的胡同深处,校舍是一座不起眼的“小破庙”。而今,新校舍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和和谐雅致的校容校貌,打动着每一位来访者。  二十多年前,正值改革开放启动
【摘 要】本文创建了如何结合几何来开发小学计算思维课程的新途径。即将真实世界中的物体形状抽象成几何图形,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Scratch编程和调用,自动化绘制这些形状,从而体现抽象和自动化的计算思维过程。  【关键词】计算思维;抽象;自动化;几何;Scratch编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7、08-016-04  计算思维
【摘 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势在必行。以“艾的味道”为主题的跨学科融合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参与“识、寻、种、品”的活动后,开展“写艾”和“画艾”活动,将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融入到文学和美术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劳动教育;跨学科;劳动意识;科学素养;创造能力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着重
昌平区召开档案服务新农村建设交流会为进一步规范档案工作,8月15日,昌平区档案局召开各镇办事处档案员座谈会,就如何抓好村级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交流了经验 (赵丽云)    “朝阳区政府规范性文件传输和查询系统”正式运行该系统已通过测试,于8月1日正式运行该系统能够自动导入上传数据,在线采集汇总审核并在区政府外部办公平台发布,提供网上查询 (赵 军)    大兴区加强镇级档案员培训前不久,大兴
中職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差,主动性低,特别是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就更为头疼。针对学生基础差、热情低的学习现状,结合时下流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笔者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教授文言文的方法,初试之,效果甚好。下面以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师说”为例探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文知识,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