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和谐乐章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well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奕曾这样评价史家小学:“它不仅是东城区,更是北京市的窗口校”。作为一所已经有60多年历史的名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评估成果突出学校,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彰显出不凡的改革精神和超前意识。
  四十多年前,学校“藏”在北京一条普通的胡同深处,校舍是一座不起眼的“小破庙”。而今,新校舍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和和谐雅致的校容校貌,打动着每一位来访者。
  二十多年前,正值改革开放启动之际,学校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红领巾电视台。如今,伴随着红领巾电视台的成长,学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至今仍活跃在电视、广播中的优秀的史小人。
  80年代初,全国第一间小学计算机教室在史小建立;90年代,全国第一个多媒体数字校园在史小建成。如今,学校拥有4个学校计算机教室,1个学生电子图书阅览室,1个教师电子图书阅览室,1个多功能演播厅,1个设施齐全、可容纳数百人的多功能礼堂。
  阳光明媚的金秋十月,记者踏进史家小学新颖独特的新校区。错落有致的教学楼、视野开阔的下沉式广场、伴着涓涓细流的主楼广场、间或旋转的风力发电设备、干净宽敞的走道(各种形式的展板、学生科技器材、电脑触摸屏点缀其间),徜徉其间,温暖、和谐、舒适的感觉在心底蔓延。随意推开一间教室的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走进老师们的办公室,安静的格子间里,和煦的阳光铺洒在办公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上。眼前的卓立校长,面带浅笑,温文儒雅,举手投足间显现出现代教育家的沉稳风范。
  “我在史家小学工作四十多年了,史家小学有今天的发展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办学指导思想。其中‘一切为了明天’可以衍生出两个概念:一个是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一个是要创设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办学设施。”跟随着卓校长不急不徐的话语,成就史小信息化发展辉煌乐章的三个重要音符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
  
  施展校长勇于创新的引领艺术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实施和谐教育,力求做到五个和谐,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知识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和谐”二字。
  ——卓立校长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产生美,和谐产生动力,和谐提高效率,和谐成就事物协调运转的最佳状态。
  1962年,卓立第一次踏进史家小学的大门时,映入眼帘的只是由明代祠堂改建而成的几间平房。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时候的校长把全校师生召集到一起,拿一个纸筒卷成喇叭跟大家“喊”话。这件小事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弦。于是,卓立到史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个有线广播站。由于当时条件简陋,他找木头、变压器焊了个喇叭,亲自动手在一个个教室接上。1963年,师生们终于可以通过广播听到校长的声音了。1979年,在黑白电视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卓立廉价买了人家淘汰下来的17英寸黑白监视器,安装在各个教室,又用自行车驮回从工厂废料堆中找出的废旧电缆,一根一根地焊接起来,自己爬梯子、钉电缆,接通到各个教室,还亲自到沈阳买了黑白摄像机。就这样,他在史小组建了北京市第一个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由学生当台长、专题部主任、摄像师、记者的红领巾电视台。校园电视台的建立不仅改进了教育教学手段,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轰动效应。人们奔走相告:史家胡同小学(注:史家小学前身)每班都有电视了!真先进啊!学校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关注,家长纷纷把自己的孩子往这里送。
  1979年,有一家港商在北京展销他们的初级计算机(时称“微处理机”),卓立敏锐地意识到计算机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了解现代技术都很有帮助,于是倡议装备计算机教室,开设计算机课。“当时,我们的电脑桌是用冰箱厂处理的几块钱一个的电冰箱门用铁架子焊接成的。”言谈间,卓校长对当年建立全国第一个小学计算机教室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学校发展,才会有前途;学校必须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校长不能等、靠、要,要有追求。正是这种信念的支持,1991年正式走上学校领导岗位的卓立校长带领着史家小学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第一批建立小学计算机校园网、第一个在每间教室都创设多媒体环境(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大屏幕正投、多媒体投影仪、网络计算机、录音机、录像机、环绕立体声音响等)……
  老师们都记得卓校长常说的一句话:“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必定生活在别人的过去”。“办教育,思想必须领先,教学设备也要领先;要勇于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基于此,卓校长立足社会需要、未来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确定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办学指导思想,“三全三爱三服务”的办学宗旨,精心打造“绿色校园、科技校园、艺术校园”的史小品牌。如今,“和谐”二字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谱写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华彩乐章。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学校实施和谐教育的必要因素。现在,几乎每所学校都很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添置,但是真正使这些设备发挥作用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设备不是用来供外人参观的,也不是为比某个学校上一个档次的问题,而是要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一个认真学习和脚踏实地操作的过程。”卓校长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统筹布局所采取的态度是积极而稳妥的。他清醒地认识到: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很难一步到位的,需要根据学校的财力、教师的水平逐步推进。如果追求奢华或过于冒进,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于是,在规划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时,卓校长提出了三个原则:为教育教学服务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度超前原则。
  在添置设备时,学校不追求设备越高级越好,而是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和教师的实际出发。比如,在为各班安装实物投影仪时,没有选择价值三万多元一台的可以处理底片、反转片,带辅助光、背光、显微等功能,操作技术复杂的高级投影仪,而是选择只需低照度,能32倍变焦的仅三千多元一台的可自己组装摄像头的投影仪。实践证明,这个设备在教育教学中非常实用,老师们也比较容易掌握,利用率相当高。再比如,根据可持续发展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学校在建校园网时,没有盲目攀比选择千兆网,而是根据需要建立了百兆网,但选用的是最好的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等设备,中央交换机更是具备堆叠功能和第二层交换功能,需要时只要在交换机上插上模块,就可变成千兆网。学校网络中心安装了虚拟光盘塔,可供几十台电脑同时使用一个光盘课件;安装了Internet模拟网服务器,学生可以练习上网。学校还在新旧两个校区实现光纤双向连接,方便两个校区跨地理空间的应用需求。为了配合学校的外事活动,还配备了目前在中小学校很少见到的业内最先进的手提式录音录像播出系统等等。“计算机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中的花钱大项,我们采取小批量分期分批添置,以后逐年分批升级的方法来进行。这样,既保持相对的先进性,又不至于淘汰大批原有的设备,资金易于周转。”在卓校长这一管理思想的引领下,近年来,凡是在教育教学中最适用、最现代、最先进的设施都可以在史家小学找到身影,这也促成了学校扎实稳妥地迈上全面提升办学环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台阶。
  
  留驻教师向上行走的精彩
  
  卓校长:您好!参加了学校“庆贺刘淑敏老师从教50年”大会,我看到,您把精彩留给老师,用力量为他们撑起施展的舞台,您的人格魅力提升着史家文化,感召着老师,带动着家长,使学生享有更好的资源。
  ——一年级十班学生家长网上留言
  跟随学校信息中心主任汪忱来到了录制少先队节目的演播厅后台,我意外地看到电子琴和翻开的乐谱。汪主任察觉到记者的疑窦:“你恐怕不相信吧,在调任史小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之前,我在另外一所学校当了近十年的音乐老师,还是MIDI音乐的发烧友呢!”在旁人眼里,汪主任是一位熟练掌控各种先进音视频设备的专家,很难想象他曾经因为在音乐老师岗位上感叹无用武之地,有过四处拉乐队、“走穴”的经历。“至今我仍然对卓校长心存感激,正是他发现了我对MIDI音乐的热爱,相信我能够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有所贡献,也给了我一个施展兴趣和才能的舞台。我很幸运找到属于我的位置,我有信心能演绎出更多属于我自己的精彩!”
  年逾六旬的黄守圣副校长是全国电化教育优秀工作者,从事学校电化教育工作20余载,人称“老黄牛”。刚到校时,黄校长不厌其烦地帮助教师做各种动画的幻灯片。由于当时投影机数量有限,哪位教师上课需要,黄校长就将投影机搬到哪间教室。电教设备若出现故障都是黄校长负责维修,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他很少按时下班,有时忙起来,夜里11点才能到家,常常累得在公共汽车上就睡着了。重温那段往事,黄校长感触良多:“现在不同了,老师们制作课件的热情非常高,自己动手做课件已经成了大家发自内心的需求。在史小的课堂上,运用现代化手段已经蔚然成风,老师们教得生动活泼,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说到这儿,黄校长提高了音调:“这不,我本来已经退休了,还是离不开学校啊,又重新回到这儿,看还能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再发挥余热!”在史小,每一位教师都找到了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土壤,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精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张扬。
  走进王文利老师的语文课堂,记者看到她正在带领孩子们使用手持反馈技术进行课堂问答。这是学校承担的全国“十一五”课题“手持反馈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做学者型教师,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能够因为参加教科研活动而耽误正常的课堂教学。因此,常常能够看到许多年轻教师上完课之后匆匆地踏上等候多时的校车直奔活动现场的情形。
  校长的人格魅力和校园文化的支撑毕竟只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柔性方法,要达到教师队伍逐渐整体优化的目的,还需要铁的制度和活的机制,史小通过实施“活水工程”,发挥“鲶鱼效应”,制定“达标奖励,未达标警示”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向上行走”,增强教师“走”的助动力。
  当各教室装备了计算机后,学校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并会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为此,学校在1999年就制定了《史家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标准》,有初级标准、中级标准和高级标准,分三个学期逐步完成。对教师既有要求又有梯度,并与评选校级先进教师、结构工资挂钩。学校还安排了电教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使教师们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挖掘学生全面成长的着力点
  
  在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史家小学的学生严格按照礼宾要求,出色地完成了向16个国家元首献花的任务。
  “和谐教育其中的一部分‘人与人的和谐’,就是通过电视、网络的沟通,培养孩子交际的能力,让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是小绅士、小淑女。”
  ——卓立校长
  面对记者的提问,四年级学生小文(化名)落落大方,欢快的童音中丝毫掩饰不住对书法教室门口触摸屏的钟爱。为了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处获取知识,学校在书法教室等特色活动教室的走廊上安装了触摸屏,学生轻轻触及就能够与跟特色活动相关联的各种主题学习资源来一个“亲密接触”。“一下课,我们都爱跑到触摸屏前,里面有很多课本里面没有的书法历史啊、小故事啊。在这里,我知道了什么是隶书、行书和楷书。现在我可喜欢书法了!”在卓校长看来,分数并不是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对于培养未来人来说,教会孩子们获取知识、探索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交际、应变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他一直坚信: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能培养人,但是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出来的人在素质、能力方面肯定要更胜一筹。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可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最好手段。
  2001年4月,学校少先队和电教组联合举办了一次“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网页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从动员布置到最后展示历时一个多月,参赛的40多名学生在电教老师和辅导员的指导下密切配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页设计,查找材料,搜集积累信息,不断进行修改补充。这次活动带给孩子们的益处不仅仅是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了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懂得做事要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像这样由信息技术“唱主角”的活动在史小不胜枚举。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带给孩子们更多成长的体验。
  红领巾电视台是史小的一个显著标志,不仅是因为它历史悠久,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功能。在大队辅导员和电教老师的指导下,电视台的台长、副台长、编辑、记者、栏目主持人、演播员、摄像师等全部由孩子担任。每学年电视台的招聘活动可是孩子们奔走相告的“大事儿”!信息中心汪忱主任介绍说,目前红领巾电视台设了好多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小栏目,如“露一手”、“笑一笑”、“校内新闻”等等,每天播出15分钟。借助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红领巾电视台把诗歌、音乐、美术、戏剧等多元素巧妙地融合在教育中,并作为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工具,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在国情教育活动中,电教老师们自己动手编制了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六集国情历史电视系列片《知我中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内心体验。为配合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电视台摄制了学生进校、参加课间活动的“面面观”,向学生展示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学生中影响很大。学校每个假期都要开展“十个一”教育活动,电视台将各个班级“学会一项本领、写一封信、和爸爸妈妈谈一次话、看一本书、做一件小制作、搞一项小课题研究”等各具特色的内容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激励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实践能力,使大家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如今,学生的课余活动、学校的外事活动非常多,大家的校园生活都离不开电视台。“现在学校但凡要举行一项什么活动,若没有红领巾电视台,若缺少视音频多媒体手段的配合,我们还真不习惯了。”汪忱主任笑着说。
  结束采访走出史小,记者耳边仍然回响着卓立校长的话:“我今后矢志不渝继续要做的就是使现代教育技术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其能和课堂教学更好地整合起来。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能力和先进性上发现一些新的、能够更快地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手段和方法。任重而道远啊!”一席话道出的不仅仅是一位校长对学校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设想,更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身负重任的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构建和谐是一种责任,它应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诠释这种和谐,践行这种和谐,需要人、知识、环境在交互中彼此融合。
  信息技术是一种力量,它促成了人、知识、环境的融合。寻求这种力量,运用这种力量,需要的是创新的勇气和实践的精神。
  在史家小学,记者体验到了这种责任,感受到了这种力量。和谐教育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于各项具体工作中的灵魂。信息技术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建设校园文化、奏响学校和谐发展之音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支撑。
其他文献
记 者:昌平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搞大而全,而是走适合本区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请从整体上介绍昌平区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李金亮: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昌平区教育改革成果显著,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全市领先。我们始终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建成了“四个中心、两个平台、一个门户”的教育信息化架构。全区教育城域网带宽达到8G,骨
又到了一年的结尾。2020年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抗击疫情的不平凡岁月,经历了全国大规模“停课不停學”在线教学实验,也经历了线下复学、中高考等一系列的防疫考验。  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要求深入总结大规模成功实现线上教育教学的经验,认真把握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趋势,化危为机,主动实践,趁势而上,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对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落
【摘 要】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已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在美术课程学习中通过五种美术学习方式的探索,初步形成“以云技术为载体的美术创生型学习模式”。这种新型学习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籍、学生与网络、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广泛联系,构成了一张多维的学习网络。它基于网络,通过iPad类智能终端来实现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评性思维、创新精神
研究背景  曾经,我给四年级110名学生出过这样一道填空题:————的计算机。请他们在横线上填上自己所能想到的关于计算机的词汇。结果,有57%的学生写下的词与好玩、有趣、能玩游戏相关。作为教师的我不禁问起了为什么?为什么对于计算机这样一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们会脱口而出“各种各样”“迅猛发展”“越来越小”“越来越智能”甚至“冯·诺依曼结构”这样专业的词汇,而我们的孩子只会说好玩?除了因为我们比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郊,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有“京师锁钥”之称。密云水库、司马台长城、古北水镇位于其境内。曾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近年来,密云区教委加强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不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取得了显著效果,积累了城郊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密云
1995年,为推进石景山区无纸化办公,石景山区教育局(教委)成立了一支负责收发邮件的“信鸽”队伍,并组建信息中心规划全区教育信息化的未来;2001年,石景山区政府、区教委投入了3000万元启动“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班班通”,形成以教委为核心、各中小学、幼儿园与直属单位为支点的石景山区教育城域网。  2005年,为深入推进石景山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成立石景山区教育信息中心。市区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展示了人类的发展前景。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步伐悄然提速。相对而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相对迟缓,这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的复杂性。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形势,理论认识相对不够。“信息化不应该自上而下地推进,应该顺其自然”“教学不应该强调信息化,应该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手机简直是洪水猛兽,应
【摘 要】本文以首经贸附中开展的“行悟徽州”研学旅行活动为例,探讨在研学旅行中班主任等老师如何在研学理念、研学过程、结题报告、研学评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与管理,提出教师在研学过程中应具有的行为规范,从而在研学中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学旅行;徽州;教师;组织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0)05
【摘 要】本文阐述了VB上机编程过程中的常见错误,主要包括编译错误、运行错误和逻辑错误。对于不同的错误类型,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结合具体程序调试教学,详细介绍添加断点、单步执行、跟踪变量的方法在调试程序时的操作步骤,希望对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和程序设计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VB程序;程序调试;错误处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
【摘 要】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历史的学校,红色教育是学校特色教育之一,红色精神传承的载体是学校的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因此,学校把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成就学生品质人生的重要载体,把与盟校协作体作为红色精神传递的媒介。学校通过老区寻根、追寻领袖足迹、寻访英雄之地等研学旅行线路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继承光荣传统。  【关键词】红色基因;研学旅行;红色精神;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