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手足口病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h0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中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各地报告病例数呈明显增加趋势。由于患者以婴幼儿为主,且感染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患儿较多,医疗救治工作任务艰巨。一时引起家长的恐慌,不知所措。其实手足口病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实在不必恐惧惊慌!
  手足口病年年都会发生,我记得退休前每年5、6月份开始,手足口病的患儿就会在门诊就医。那时虽然卫生系统已经通知各个医院儿科警惕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但是那个时候我国还没有把手足口病纳入到传染病疫情重点监测中。每年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并不少,但是病情都比较轻,一般1周左右就会痊愈,虽然医生告诉家长患病期间不要让孩子去公共场所,不要送孩子去幼儿园,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家长隐瞒病情继续送孩子去幼儿园。因此手足口病会在幼儿园继续传播,引起更多孩子患病,但是病情都比较轻。
  自从安徽阜阳爆发手足口病疫情,并且出现死亡病例,卫生部紧急决定把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就意味着各地医疗机构,24小时内必须按时向疾控中心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手足口病现在已成为重点监测的传染病,并制定了一系列应采取的监督、监测、治疗、预防、管理措施。目前,我国有法定甲、乙、丙三类共37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实行分类管理。
  对于手足口病只要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预防措施步步到位,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
  手足口病因感染的病毒不同而表现不同。目前所知的20多种肠道病毒均可引起此病,其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其中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的疾病潜伏期短,发生重症的比例比较大,手足口病发生死亡的病例都是感染肠道病毒EV71型所致。该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对紫外线及干燥环境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甲醛、碘酒能灭活病毒。在50℃即可被迅速灭活。
  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的惟一宿主。患儿、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各个年龄组都可以发病,主要以5岁以下的孩子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例如,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械等均可造成本病的传播。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疱疹破溃时病毒即溢出是造成流行的重要原因。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7天,隔离期为症状出现后2周或全部症状消失1周。
  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
  1 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 ℃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2 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
  3 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 极少数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缓性麻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治 疗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
  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
  若小儿有发热时,多喝水,体温大于38.5℃也可口服退热药。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对破溃处,可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及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食用易于消化的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因患儿口腔有糜烂疼痛吃东西困难而拒食。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
  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实际上很简单,这些措施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到的: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医院是交叉感染的重灾区),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1 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和洗手液认真、仔细地给孩子洗手;(2)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要吃剩饭、剩菜;(3)注意孩子营养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2 家庭卫生:(1)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最好每天2次,每次30分钟;(2)要勤洗、勤晾(晒)家庭成员所有衣被,尤其是孩子的衣被;(3)请及时清理冰箱,冰箱物品分袋放置;(4)哺乳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和双手;(5)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进行消毒;(6)接触儿童前、替婴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患儿家庭(1)孩子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2)家中治疗服药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儿童;(3)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4)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4 托幼单位及小学 (1)晨间体检;(2)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3)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4)在家中休息,不宜再继续上学;(5)对玩具、被褥、桌椅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6)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防止疫情暴发和蔓延。
  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目前还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即使有的中医谈到的一些方剂或者药物也具有局限性和地区性。更何况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变化很大,中医又最讲辨证论治,所以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药物预防。仔细分析今年流行的地区,多属于二、三级城市或村镇,这些地区的人们对于此病的防范意识不强,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诊疗水平不高、存在着漏诊和误诊现象,而医疗设备、传染病的隔离条件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城市,对于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到位,农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差,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对患儿的分泌物、粪便处理不当,自然会造成暴发流行。目前小城镇和农村交通比较发达,人口的流动性大,也是造成手足口病迅速传播的一个原因。
  我个人认为目前尽量减少儿童外出的机会,只要认真做好(绝不敷衍)各项预防措施,手足口病完全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四川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全科医学基础与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征文通知
  四川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暂定于2012年7月19~22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1)全科医师制度建设与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会议将邀请省内外及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一、征文内容 (1)全科在医学体系中的定位探讨;(2)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模式探讨;(3)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策略探讨;(4)中国全科医生职业教育;(5)全科医师的临床思维和诊疗技巧;(6)社区护理、家庭及个体照顾;(7)慢性病治疗、护理与长期管理;(8)健康教育、心理卫生与康复及护理;(9)社区与大医院合作互动、医疗资源优化组合、双向转诊;(10)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健康档案实施。
  二、征文要求 (1)论文提交全文(4000字以内)及论文摘要(400字以内),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经验交流和综述等不超过1500字。(2)来稿用Word2000以上版本录入,标题为四号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1.25倍行距。(3)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的电话、单位、电子邮件、通信地址、邮编和手机号码。(4)凡已在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不予受理。(5)论文将择优刊登在医学相关专业杂志上。
  三、截稿时间 2012年6月15日
  四、投稿方式 电子邮件发至scsyxhqkyx@163.com,不接受纸质稿件。有问题请咨询四川省医学会向航辰,联系电话:028-86134970;四川省人民医院杜光会,联系电话:028-8777371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廖晓阳,联系电话:028-85422758;成都市武侯区晋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肖俐,联系电话:028-87439722-8501。
其他文献
内容精要:2011年,美国弗瑞德·穆拉德(Ferid Murad)教授等在《国际普通内科学杂志》(Int J Gen Med 2011,4:131)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炎症性损伤的保护作用。Murad教授曾因发现一氧化氮具有血管扩张作用而荣获1998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目前Murad教授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了合作项目,成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穆拉德中药现
期刊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每年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在特鲁多医生的墓前伫立。墓碑上镌刻着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  这句话坦言了医学的局限性,道出了医生面对病人应有的态度以及人文精神。本文的主人公——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杜心如教授用多年的
期刊
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或诊治不清的疾病,尤其在骨转移癌和软组织肿瘤方面更为突出,此时掌握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和技巧会对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网上常用、免费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的介绍,使全科医生能够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可以顺利查找到感兴趣的骨肿瘤文献,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跟踪疾病的新进展,以提高业务水平。  现以查找软组织肿瘤、骨转移癌和多发性骨髓瘤文献为例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数
期刊
【摘要】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ver,ICBC)是第二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肋间臂神经的保留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手术范围渐趋缩小,且临床医师更加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改善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上肢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综述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肋间臂神经;解剖;乳腺癌;临床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三大恶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居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第二位,好发于老年人。  MM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被误诊。很多患者早期辗转于骨科、肾科等其他科室,最终延误诊治。MM的临床表现繁多,主要有溶骨性骨病、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
期刊
在门诊或肿瘤患者复查中时有发现骨转移癌患者。中轴骨是骨转移癌最常见的部位,具体地说就是脊柱和骨盆以及四肢骨长骨的骨干。脊柱出现骨转移癌,转移灶的肿块逐渐增大,可引起病灶周围部位的疼痛,压迫神经根会引起神经根性疼痛,压迫脊髓可以导致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及二便障碍。  骨转移癌疼痛评分及脊髓损伤评分  骨转移癌所引起的疼痛特点为夜间疼痛加重,静息时疼痛更明显。而在临床中,视觉模拟评分法是一种实用的明确疼痛
期刊
病例回顾  患者,男,35岁,以“右手小手指(第5指)桡侧远端创伤2小时余”为主诉来诊。  现病史:患者在2小时前骑自行车时摔倒,右手及右侧上肢着地,损伤右侧小手指的远端桡侧,现右手小手指疼痛。右侧肩膀稍疼痛;右侧小手指及右肩活动正常,右肘部或右侧腕部无疼痛或不适;无头痛,无胸痛,无腹痛或背痛;其他肢体无疼痛或异常;无头部受伤,受伤后没有意识丧失,无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  既往史:无慢性病史,患者
期刊
2004—2005年以来,我国华东等省份相继发现并报告了一些以发热伴全身酸痛,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病例,之后确诊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或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但是在2010年5月之后,从众多的散发病例中分离出了另外一种病原体。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致病病原体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明确是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借此制定
期刊
对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诊断治疗,首先要判断是否为感染性疾病,其次,要判断感染的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其中,判断病原学分类引领着早期经验性治疗的方向。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轻病情,减少严重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反之,对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则可能滥用。传统上,最常用的感染指标为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及比例,可以
期刊
关大爷是一位退休编辑,也是一个和蔼的胖老头儿,平时见人总是乐呵呵的,看似非常健康。但是,关大爷每年冬天都会发作哮喘病,需要到医院治疗,而且睡觉时打呼噜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家人的休息,他本人也很无奈。  一个冬天的下午,喘憋十多天的关大爷病情再次加重,咳嗽严重,喘憋、嘴唇发绀,额头出汗,老伴儿立刻到社区门诊请王医生出诊。王医生先仔细测量了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听诊双肺呼吸音,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及湿啰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