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大学英语教育面临两大问题:如何解决通用型外语人才的“共性”问题及专业型外语人才的“个性”问题。解决“共性”和“个性”问题,实现人才的高效输出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定向教学是实现改革的关键,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实施定向教学的关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定向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元语言学习能力双管齐下,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备实践的可行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元学习能力;定向教学策略
一、前言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新时期下,英语这门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对外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学英语也因此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但传统的英语教育,在通用型外语人才及专业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定向教学成为英语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古语有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人才的培养更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定向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也就是“元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对英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二、了解“元学习”及教学策略的基础理论
所谓“元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自觉地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调控,能意识并运用学习策略,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学习心理,使学习品质得到优化与改善。在“元学习”的理论下,只有真正的学者才能明确自身学习的规划与方向,客观评价自身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的成效,并通过自我调节,促进学习目标规划的实现,体现学生自主认知的学习态度。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三、“元学习”的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现状
1.教学策略存在不足。在与多数高校学生的沟通中发现,教学策略存在共性但无个性,体现不出差异特征,不能因人而异地采用策略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育;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在自主学习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的学习兴趣。
2.缺乏明确的目标管理。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因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选择,但大多局限于学校的教学目标,即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学生对于过级考试外的英语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有明确规划的,在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又陷于被动的规划学习中。
四、大学英语元学习能力培养与定向教学的实践探讨
高校英语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上不足;若要对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正视以上的问题并调整相关策略,才能培养更多与社会接轨、与应用接轨、与创新接轨的人才。通用型英语人才与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应做好以下方面。
1.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如今的大学英语在语言教学中,存在“一言堂”的情况及语言能力、运用能力的不平衡,教师应该先明确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目标差异性特征,进而落实到具有明确方向的目标管理;实施定向教学,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要因材施教,组织英语学习活动,钻研教学的可行性策略和方法,解除传统教学的束缚。
2.落实学生的“元学习”能力的实施。(1)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学校应该先明确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目标差异性特征,进而落实具有明确方向的目标管理,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应因材施教,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及目标,即口语能力、语法能力、听力、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并跟踪和指导学生学习规划的更新和实施。(2)督导学生形成“元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自动评价与调整。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审查和评价,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和纠偏,总结取得成效的原因和未取得成效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加速学生对英语学习进行不断思考,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螺旋上升。
五、结语
总之,本文基于对元学习、定向教学策略的基础理论理解,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定向教学和“元学习”能力的相关性,探讨了大学英语“元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定向教学实践对提升学生自身的约束、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建辉,粟时伟.大学英语元学习能力培养与定向教学策略的理论及实践探讨[J].外国语文,2014,4(2):164-168.
[2]郑友阶.元认知理论下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5):138-13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元学习能力;定向教学策略
一、前言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新时期下,英语这门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对外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学英语也因此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但传统的英语教育,在通用型外语人才及专业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定向教学成为英语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古语有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人才的培养更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定向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也就是“元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对英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二、了解“元学习”及教学策略的基础理论
所谓“元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自觉地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调控,能意识并运用学习策略,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学习心理,使学习品质得到优化与改善。在“元学习”的理论下,只有真正的学者才能明确自身学习的规划与方向,客观评价自身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的成效,并通过自我调节,促进学习目标规划的实现,体现学生自主认知的学习态度。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三、“元学习”的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现状
1.教学策略存在不足。在与多数高校学生的沟通中发现,教学策略存在共性但无个性,体现不出差异特征,不能因人而异地采用策略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育;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在自主学习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的学习兴趣。
2.缺乏明确的目标管理。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因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选择,但大多局限于学校的教学目标,即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学生对于过级考试外的英语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有明确规划的,在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又陷于被动的规划学习中。
四、大学英语元学习能力培养与定向教学的实践探讨
高校英语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上不足;若要对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正视以上的问题并调整相关策略,才能培养更多与社会接轨、与应用接轨、与创新接轨的人才。通用型英语人才与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应做好以下方面。
1.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如今的大学英语在语言教学中,存在“一言堂”的情况及语言能力、运用能力的不平衡,教师应该先明确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目标差异性特征,进而落实到具有明确方向的目标管理;实施定向教学,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教师要因材施教,组织英语学习活动,钻研教学的可行性策略和方法,解除传统教学的束缚。
2.落实学生的“元学习”能力的实施。(1)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学校应该先明确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目标差异性特征,进而落实具有明确方向的目标管理,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应因材施教,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及目标,即口语能力、语法能力、听力、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并跟踪和指导学生学习规划的更新和实施。(2)督导学生形成“元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自动评价与调整。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审查和评价,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和纠偏,总结取得成效的原因和未取得成效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加速学生对英语学习进行不断思考,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螺旋上升。
五、结语
总之,本文基于对元学习、定向教学策略的基础理论理解,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定向教学和“元学习”能力的相关性,探讨了大学英语“元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定向教学实践对提升学生自身的约束、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建辉,粟时伟.大学英语元学习能力培养与定向教学策略的理论及实践探讨[J].外国语文,2014,4(2):164-168.
[2]郑友阶.元认知理论下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