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城市经营活动中的商业调研规划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23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城市商业规划的理论基础
  
  (一)商圈理论
  商圈,是指店铺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那些优先选择到该店来消费的顾客所分布的地区范围,换而言之就是指零售店铺或商业街吸引顾客的空间范围,或者来店顾客的地域范围。克里斯泰勒的中心位置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都论证出了六边形的市场区域,都认为一个商业企业的服务空间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由于这个限度的存在,使得在该商业企业周边存在一个以其为中心的区域,该区域在零售学中,就称之为商圈。商圈的规划与定位不仅仅是商业布局的问题,它还直接关系到城市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正确分析现有商圈的发展态势、合理预见未来商圈范围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级差地租理论
  20世纪60年代,加纳应用级差地租理论,他认为,具有高门槛的商业职能,具有较高的支付地租能力,因而能够居于城市中高地价的地位。加纳模式的要点为:按城市土地级差地租的能级,商业布局分为城市中心区、社区和街区等若干等级;在城市中心区域,具有最高门槛的商业活动,占据了地价最高的土地,并按照门槛递减的顺序,在其周围依次环绕其它商业职能活动;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够显示该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所占据,其它商业职能则按照门槛大小的系列排列:随着商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越来越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即地价较低的地方。级差地租理论是通过市场土地和商业房屋的供需关系,即土地价格或房租价格的信号,推进商业布局的合理化调整。
  
  (三)提升生活价值与和谐理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商业规划应包括社会功能、城市文化、城市建筑风格和城市历史等方面的内在和谐。我们发现,消费者满意度,不再满足于消费物品,而是逐渐转向对提升生活价值的体验。这就要求商业规划能够体现多方面的和谐,如多元化需求与服务功能的和谐;城市商业网络与等级体系的和谐;消费者偏好与企业特色经营的和谐;个性化建筑与地区文化的和谐等,从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综合消费服务。
  
  (四)评聚效益理论
  俗话说:店多成市。通过商店集聚、人流客流集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为企业产生外在利益时,就出现了集聚经济效益。在商业网点规划方面,集聚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商店或服务设施的集聚;人群和客流的集聚能够产生市场规模效应;集聚能够促进商店的专业化分工提高经营效率;集聚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辅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聚能够促进有才能企业家的集聚等;产生吸引和辐射效应等。同时,集聚形态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特定的城市商业布局形态。
  
  (五)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企业或产业的地理位置及区域分布和变化的理论。主要有:
  工业区位理论。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特定场所的组合构成区位引力场,工业企业依据一定原则选定其最佳区位,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或其它既定目标)。工业区位论即研究这些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布局的影响过程,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原则。
  贸易边界理论。贸易边界理论由费特于1924年提出。他认为,任何工业或商业企业的竞争力都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的数量和市场区域的大小。两个企业的贸易边界由双方的价格,成本之比所决定,价格或成本相同,贸易边界在两个企业的中央;价格或成本不同,市场边界偏向价格或成本高的一方。
  市场竞争区位理论。市场竞争区位由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于1935年提出。他从市场的角度来研究区位形成与变化,认为人口的分布变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都可以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改变市场和产业的分布状况。
  
  二、城市商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商业空间网络整体框架建设
  商业空间网络整体框架即一个城市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内容。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大的方向性的问题要注重宏观分析,需要摸清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契机,同时立求完成下级层次规划的目标。商业网点的中观规划是指在宏观规划结果的指导下,通过分析人口、企业、交通、环境和竞争等因素的分布情况及综合影响,同时结合城市重点产业、轨道交通等方面的规划资料,来探讨商业规划与城市体系的发展紧密性。商业网点的微观规划着眼于商业流通体系的消费者,从城市文化,居民消费水平和习惯出发,以满足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进行布局设计,是商业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商业行业结构优化体系建设
  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在尊重商业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基于政府对商业网点的建设管理要求,并结合全球与区域商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供科学性与弹性相结合、近期相适性与接轨国际贸易规则相结合的规划指引。在规划过程中强调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交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传承历史文脉相协调,并吸纳现代商业理念中有关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以及网络商业、景观商业、生态商业、休闲商业的理念,根据城市分区规划,通过国内外有关资料整理出人口规模与商业网点配置对应关系表,结合交通设施的发展和商业积聚效应,分商业功能区、分级进行规模、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规划。
  
  (三)政府规制政策措施体系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商业网点布局很大程度是一个政府行为。政府职能由直接干预调配转变为合理的宏观调控。其主要职能是:纠正市场失灵,规范市场秩序;挖掘商业文化特色,投资建设商业公共设施;增加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方便市场主体决策;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避免过度引导等;更重要的是要在布建商业网点时,用政策、法规等手段引导商业的选址、定位等活动,避免商业行为的短视性。
  以法律法规为管控工具。在立法模式方面,应采取全国性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模式。在具体的立法内容方面,应该明确立法旨意;加强公众参与性,可以实行听证制度和会审程序;在宏观规划方面,各地规划和商务部门等建立联动机制,负责编制本地商业网点的发展规划。我国政府对商业行为的宏观管理,还应该注意利用法律法规,对商业网点的布局、设置、开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在业态、营业面积等方面进行适当的限制和引导,使政府对商业的发展有所依据。
  (吏平,1965年生,江苏常州人,徐州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非常迅速,网络购物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近两年的年增长率均翻番。2008年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1281.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8.5%;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为1034.6亿元,同比2008上半年的531.1亿元,增长94.8%。网络购物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网店开始意识到,客户服务成为制约网店发展的瓶颈,大量的客户抱怨成为网店经营中的难题
2011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0.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2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3744.4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2119.8亿元,增长8.6%.
在司法活动中,推定的主要作用是减少不必要的证明和避免难以完成的证明,免除或转移举证责任,其具有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维护社会法律关系的稳定等功能.在贿赂犯罪中,
在现代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建设中,给排水作为市政工程的基础项目之一,对于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内的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管
乌鲁木齐城北新区的傲然出世,让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有了大有所为施展才华的物理空间.从规划到实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仅仅5年时间,这片268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生的变化可以用
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个人以及相关个体的私人权益的越来越受保护,同时个体的相对理性地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促推,形成并发展了迄今为止最好的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运行方式,即市场经济。    一、实体经济及其特点    实体经济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主,以精神产品与各种服务类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为补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通信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5月6日,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透露,我国将出台六条措施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具体内容涵盖了培育市场供应主体、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完善公共租赁住房、支持租赁住房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住房租赁监管等方面。以上政策出台的目标是为了发展租赁市场,达到提升租赁性投资需求,进而达到消化库存商品房的目的,这也将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效发展机制之一。  目
近几年随着叉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液力叉车的电液控制阀,尤其是高质量电液控制阀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电液控制阀的性能检测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液力叉车电液控
全国财政工作综述rn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重大挑战极为严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近年来,汽车电器电磁干扰及防护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磁干扰的来源及传播途径,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单线制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