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把握课堂讨论的契机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活动过程是以学生自我学习, 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 合作交流的过程。 也是多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如果数学课堂教学课前设疑是整堂课的准备, 那么讨论便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如何及时地捕捉和把握讨论机会?
  1 在学生求知欲望高涨时展开讨论
   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新知识的学习有激昂的期朌心理。这时展开讨论的学生注意力集中, 合作意识强,个体思維敏捷、 认知快。 如讲授新课时,学生处于激盼的认知愿望, 老师可作简洁而又明确的学习任务铺垫以后, 马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便会怀着探索新知识的愉快心情,积极参与讨论、合作探索、相互交流知识热点,酝酿知识释放过程。 当讨论得出了结果. 学生学到了知识, 他们的成就感也特别地强起来. 未来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
  2 在学生出现认知模糊、理解疑难时展开讨论
   数学教学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在心理上出现迷糊,疑惑不解。在表象上则为解题似是而非,拿不准结论是否时。
   比如在教学万以內数的读数写数时, 有生1:“我听姑妈读‘六千零三米’, 我写‘603’ 有什么不对?”生2:“你把‘603’ 读出来就知道了是对还是错。”生1:“603读作六百零三。”生1读出后愣住了。生3坚定地说;“读数、写数的关键是数位。写六千零三时6在千位上,3在个位上,中间还有百位和十位需要两个0补足,不就是6003吗”。 生1自愧不如地笑了。就这样抓住学生的质疑。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讨论中集思广义,择优去劣。同学们自己消化了这一质疑。加深了对数的读写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3 在认知能力形成时展开讨论
   通过课堂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种新的知识,内心里倍感愉悦。在这喜悦 的同时,学生往往很急切地运用新知识展示自已的个性本领。这时,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有一定难度的课堂讨论。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运用知识且展示自已的平台,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都有很大的作用和效果。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 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表示200米长的环形跑道,标出了甲,乙两人相距50米的位置,甲的速度是2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鼓励学生根据以上的条件展开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教师跟踪到各小组指导且收集信息。疏理出:(1)甲、乙同时同向而行多少时间相遇?(2)甲、乙同时背向而行多少时间相遇?(3)甲追着乙需要多少时间?(4)甲、乙共同跑一圈需要多少时间?(5)甲跑一圈比跑一圈多多少时间? 根据学生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再由同桌学生讨论中逐一解答,自我评价。更有学生提出:当甲再跑多少米后与乙再次相随?教师要特别鼓励他们的积极想法。耐心辅导、组织讨论,得出因果。 教师最后作点拨, 评价。 这样, 教师不仅仅是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讨论激情, 更重要的是颇有价值地培养了学生开拓进取、再创造的能动力。
  4 在情感低落时展开讨论
   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实践生活中学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有些数学结论是抽象,但数学课堂并不抽象。只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已的平台,学习情感便会高涨起来。
   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 时,一位老师用了几十张面额不等的人民币在讲台上晃来晃去地讲了一通;“1元=10角、 1角=10分”。学生们短暂兴趣后沮丧了。如果老师话锋一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呢?请大家思考一下。”一句话打开了学生们的心间。学生纷纷议论起来。老师及时组织:“我们来换换钱吧!”展开同桌或小组讨论。有的说“我的1元给你换2张5角;“ 我拿1角给你换5个2分”;“1元还可以换5个2角”; 有的还说“2元可以换40张5分”“ 老师,你手上的红100元,我出1张50元,王朋用1张20元,刘枫用2张10元的,马军用10张1元的,给你换”……。 还有 这个学生能从1元=10分、1角=10分中得出新的关系;1元=100分。讨论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情感迸发了,学生的思維流畅了,认知的效果便好起了。学生在这段讨论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接着,寻找教学內容的“延伸点”, 展开综合实践讨论。设计开“小银行”、“ 购物品” 布置学生回家跟爸妈一起到商店购物。看商标、看标价对话、购物后付钱找钱对话。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是钱与物的等价交换;学会识别假币;懂得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养成用数学节俭生活的习惯。这样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情感和态度中,显现出数学的价值。
   课堂讨论的时机设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既使课堂讨论过程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的,教师精心创设课堂讨论情境,待时机成熟后实施讨论。有时也是课堂出现了有利于讨论的状況,教师便有随“机” 迎合,顺水推舟展开讨论。否则讨论时机就会稍纵即失。不拘一格,各有讲究才是精道之处。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很多女生在体育课上存在怕脏怕累、害羞胆怯、自卑逆反等心理因素,导致运动参与不够。我们应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区别对待、提高兴趣和循循善诱的手段,促进她们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女生 体育课 心理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近年来的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中职女生厌烦体育课的现象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她们不想参加体育课的学习,甚至找各种借口
期刊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快步伐适应市场经济新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意义,然后分析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以人为本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觉察和研究前进中的新情况、新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论述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首先,从听力和口语的关系入手,阐述训练听力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口语能力的培养;其次,阐述掌握口语技巧对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实际出发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强调实践对于培养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如何 培养 口语表达  拥有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每位学生的成功都很重要。就我们身边的例
期刊
【摘要】初中音乐课程包括有学习歌唱新的歌曲、学习乐器演奏以及对音乐的欣赏等等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内容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既是一种艺术熏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陶冶情操。本文就初中音乐教学在学生成长历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熏陶   初中这个阶段,本身就是培养学生音乐鉴别能力的绝佳阶段。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艺术细胞刚刚开始萌芽,如果把握利用好这个机会,就
期刊
每经历一次高三觉得自己就会有一次蜕变;每经过一次高考总觉得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深思的地方;每接受一次课改总觉得一切都要在实践中摸索。面对高三,面对课改,面对压力与困难,我们只有立足现有实际,“精研新版课标,细琢授课方法,倾情课堂教学,尽责课内课外”,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全力投入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努力领悟高中语文教学的精髓。   经过高三的语文教学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
期刊
我校地处于巍巍牦牛山脚下二半山区乡村学校,学生来自农村,有一半是彝族学生,语言障碍严重阻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不善于表达、心中有话说不出来,学习中困难重重,语文教学得不到提高。而朗读能促使学生便于口语交际,表达心中所想,达到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同时朗读有助于学生记忆力提高,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范读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随着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这给数学老师的教学带来诸多困难。由于后进生并不是弱智,多数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是可以转化的。本文根据就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   提起后进生,大家都会想到他们是学习成绩差,又不努力,并且表现也不好,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班级的总评成绩。而且后进生的逆反情绪又是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陶冶人文情操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倾向于“灌输”式,教师成为教育的主体,而学生成为了被动学习的机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条件下的语文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技巧  1 通过读去感知。   “文者,情之经”,语文教学要重视美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
期刊
考试过后总要安排1-2节课讲评试卷。以往的试卷讲评课都是由教师逐题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讲评模式1节课很难完成,成绩好的学生不愿听,成绩差的学生又无法全部吃透,课堂很枯燥,效率不高。   怎样才能把试卷讲评课上好,上“活”,让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解决疑难问题,我最近做了一次改革尝试。   八年级英语第二次月考试卷,共5大题。我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讨的形式,试卷发下去后,每个学生对自己试卷的错题在小
期刊
【摘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高效性有2大方面,一是学生怎么学,另一个是教师怎么教。我们这里谈的音乐高效性课堂就是避免低效和无效,现在很多教师处理不好教与学的关系,导致了走极端,不是忽略教、重视学,就是重视教、忽略学。怎样完美的在课堂有效时间内结合是影响课堂高效性的重中之重。多一点中庸思想,圆融和谐、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正是高效课堂的缺失。师生要千锤百炼外在素质,才能内化为心性相容、融会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