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运动捕捉技术量化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获取其运动学参数,总结手法操作的运动学特征,缩短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学习周期,为临床推广、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运动捕捉技术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动态实测,获取该手法操作过程的运动轨迹及运动学参数。结果:获得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参数参考值:旋扳时最大角度为后伸21.82°±12.04°,侧屈68.62°±26.54°,旋转63.77°±23.39°,旋扳前后角度变化为后伸6.59°±3.26°,侧屈5.00°±2.49°,旋转5.84°±3.05°,旋扳时最大角速度值为(47.57°±21.25°)/s.操作者施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左、右手的运动学参数(前屈运动、旋扳时最大角度、扳动角度及旋扳最大角速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属于长杠杆的扳动类手法,其运动轨迹为"前屈-侧旋-后旋",整体操作具有运动幅度大的特点,而在进行旋扳发力操作时具有"高速低幅"的运动特点。左右侧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特征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正>2016年,本刊将继续坚持一贯的办刊方针和办刊宗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真知灼见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经验
目的检测MAL基因mRNA在乳腺癌组织巾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组织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细胞生长凶子受体-2(C—erbB-2)阳性表达的相天性。方法采用RT-PCR的技术手段
目的对不同胎龄新生儿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应用18F-FDGPET测定脑葡萄糖代谢,探讨PET测定脑葡萄糖代谢在不同胎龄新生儿中的变化及HI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
为探讨中职学校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中职卫生保健专业两个年级学生的预防医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年级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中健康的影响因素基本知识、
基金是最重要的金融投资工具之一,基金业己经继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后,成为金融体系的另一大支柱。我国的基金业随着《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出台,也开始步入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政府公共支出的效果、效率和经济责任,从而促使政府审计从财务审计向政府公共支出的绩效审计延伸,公共支出绩效审计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