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066-01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浓厚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能够展现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这比起枯燥的讲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与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从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朗读默读结合,掌握正确阅读方法
  在进行学生语文阅读训练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关键。朗读和默读相互结合,对于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佳途径,在朗读的过程中,语言以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合的形式同时刺激着读者的大脑,需要他即时破译这些符号,并将之还原为思想、形象和画面。朗读还有利于理解字、词、句、段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和作用,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而默读要求阅读速度快,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含义和作者感情进行深入思考,能让学生在默读中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赏、去记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种语言的法则规律、手法技巧。在教学中需要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抒情性较强的语言以朗读为主,叙事性较强的语言可以默读为主;以欣赏记忆为目的以朗读为主,以了解内容为目的以默读为主。同时,在学生阅读中,要使其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朗读训练,围绕“理解——体会——吸收运用”这三个指导目标进行默读训练。从而使学生真正懂阅读,会阅读,能够从正确阅读中终身受益。
  3.适当鼓励引导,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养成学生在阅读中自觉、专心思考的习惯。利希顿堡说:“读过书的人们记得不多,是因为他们思考得太少。”可见,读而不思等于食而不化,是没有意义的阅读。因此,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专心致志,静下心来体会文章的意境;其次,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并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一方面可以把文章精彩优美的语句和片段摘录下来,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在阅读之后的感受或仿照文章的思路模式等进行习作,运用文章里新学到的词汇进行遣词造句等,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储存和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时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注意适当介绍符合小学生接收水平并能引起他们阅读兴趣的读物给他们阅读,从而使他们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有所收获。
  总之,培养浓厚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对于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阅读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意识的把阅读教学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同时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知识水平。
  參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A].谢春花.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2019.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分析[A].阿尔腾古丽·莫力达胡玛.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的新常态下,随着低廉的人工成本红利消失和高投资的锐减,制造业要保持稳定的增长状态,必须具备新的核心驱动力。本文提出,在适应新常态经济增长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教师在这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把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信息与流媒体技术进行深层整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能提供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流媒体技术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深度上,由浅层整合到深层整合,逐层论述了流媒体技术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技术形式。
阅读是组成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与重要途径。而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积极倡导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以新课改为指导,更
数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开启学习过程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就是兴趣,而趣味是激发学生兴趣
在对草莓属(Fragaria spp.)的全球分布、分类地位及栽培种凤梨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ex Lamarck)的演化历史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草莓属种质资源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051-01  提高語文教学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低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觉性有待加强,怎样才能提高低段的语文教学效率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一些体会:  1.环环相扣追求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发现课上得好的老师,学生都喜欢他们,从而爱上他这一学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随梁高的增加而降低的观点,分析了现行规范GBJ 10-89中(4.2.3-2)和(4.2.3-4)公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修正,以供参考.
针对视距(Line-of-sight,LOS)和非视距(None-line-of-sight,NLOS)混合环境中利用较少的基站信息达到相对精确的三维基站室内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模型的高精度鉴别基站LOS传
在当前世界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的全球环境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聚焦到了人才上面,而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则不仅限于知识能力要达标,其思想道德品质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因此
说起班级管理,我个人认为就是做好一个“大家长”。孩子多,各方面程度都参差不齐,我们要多用心,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心甘情愿地跟着这个大家长后面满怀激情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