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大师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snj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古斯丁·巴里奥斯(Agustín Barrios)于1885年出生于巴拉圭,1944年逝世于萨尔瓦多,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吉他演奏家与作曲家。巴里奥斯少时从未在音乐学院学习,但他幼时便显露出了对节奏与和声的敏锐反应。巴里奥斯依靠演奏吉他和作曲谋生,作为一个流浪艺术家,他从未在任何一个国家定居,巴西、乌拉圭、萨尔瓦多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34年,巴里奥斯还曾短暂地访问了欧洲,不过直到逝世,他都未曾踏入过美国。
  虽然巴里奥斯才华横溢,但他生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即他逝世三十多年后,他的作品才逐渐被发掘。1977年,约翰·威廉姆斯发行的巴里奥斯录音全集复兴了他的音乐。现在,巴里奥斯的作品经常被用来演出,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巴里奥斯常常选用民间曲调进行创作,本期唱片中的第一首作品《馬克西克斯舞》就是他根据巴西同名的民间传统舞蹈创作而成的,全曲热烈欢快。1929年,作曲家首次录制了这部作品,但遗憾的是,巴里奥斯生前从未公开演奏过这部作品。十八世纪的阿根廷盛行一种名为“比达利塔”的节奏舒缓的小调歌曲。1914年,巴里奥斯以此为素材创作了《比达利塔情歌与变奏》,这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常被用于电影院和剧院的剧目间隙。
  巴里奥斯深受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本张专辑收录的第四首《幽默曲》正是浪漫主义音乐影响下的成果,创作于1921年。除此之外,圆舞曲《珀皮塔》也展现了十九世纪晚期作曲家对巴里奥斯的影响。
  与此同时,巴里奥斯还是一位善于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融合在一起的作曲家。《萨丽塔》是巴里奥斯为友人的女儿创作的作品,乐曲融合了玛祖卡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曲家曾于1924年和1928年两次录制此曲。《牧歌》是巴里奥斯融合不同时期音乐形式的创作。巴里奥斯将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形式牧歌的旋律,与流行于十七世纪的巴洛克式舞蹈加沃特的重音节奏相结合,就仿佛牧歌能用加沃特的节奏和重音来延长一般。
  圆舞曲《跟随你的心》是一首融合了古典与流行元素的作品,曲中复杂的节奏型与温柔舒缓的小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和我》源于十九世纪作曲家齐兹布卡的作品,该曲融合了流行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本张专辑的最后四首作品为《安迪娜组曲》,巴里奥斯在作品中融入了阿根廷和智利的民间音乐素材。
  从这张专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巴里奥斯作为一位无师自通的吉他大师,将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民间音乐,甚至是流行音乐的特点天衣无缝地融入到了自己的吉他创作当中,而吉他演奏家安蒂戈妮·戈妮(Antigoni Goni)精湛的技艺也将让我们领略到巴里奥斯的艺术之美。
其他文献
时值法国浪漫主义的高潮期,小提琴奏鸣曲是一大批作曲家异常钟爱的体裁。可以注意到,它们往往能代表作曲家们最崇高的艺术追求,不管是圣桑、拉威尔,还是弗朗克、福雷的作品。具体而言,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允许了作曲家将各自成熟的乐思明确化与体系化——虽然不少人都只创作了一首而已,可是那一首的质量,却总是不容小觑。  假若你要问,其中有没有哪首全然没有经历“缓慢燃烧”的发展历程,而是瞬间就绽放出了光华,我一定
期刊
如果一位钢琴家将贝多芬、勃拉姆斯、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同时放在一场音乐会中,那可是绝对的高难度,但更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2019年4月28日,国际知名钢琴家封颖就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呈现了一个这样的音乐“梦幻之夜”。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听她的现场演奏,但从上座率可以看出封颖对沪上听众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封颖绝对称得上是钢琴界的“全能演奏家”,她从小到大获奖无数,并且有着丰富的求学和演奏经
期刊
2019年6月8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太仓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太仓市音乐家协会协办,太仓美术馆承办的“蛙声十里出山泉——2019纪念中国第一本儿童吉他教材出版二十周年展览及座谈会”在太仓举行。  用“蛙聲十里出山泉”作为此次展览及座谈会的名称,朱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绘画大师齐白石九十一岁时为中国文学家老舍创作的一幅水墨画。画中一条湍急的溪流夹在两壁山涧中,六只小蝌蚪顺流而
期刊
纵观世界音乐史,以城市为名的交响乐作品有许多,从海顿的《伦敦》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等。然而,除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是描述了发生在这个城市的战争故事外,其他作品其实与城市自身并无必然联系。  不过,2018年11月在成都音乐厅上演的交响套曲《成都》,却是一张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作曲家崔炳元接受成都交响乐团的委约,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创作的这部作品运用了富有地域色彩的音乐语言,以交响乐
期刊
墨西哥籍波兰裔小提琴家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1918—1988)自幼在柏林习琴,师从匈牙利小提琴教育大家卡尔·弗莱什(Carl Flesch,1873—1944)。谢林的演奏风格鲜明,经典、稳重且忠于作品,本文介绍的这张专辑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三个特点。  专辑中除了舒曼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外,其他曲目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比如巴托克的《六
期刊
三  欣赏者是好看的。每去音乐厅、美术馆,我总喜欢痴看席位上端坐着的和停步赏画的观者,好像耳边音、眼前画都不重要了。半年前,饶有机会于巴黎短留几日,见缝插针地攀步蒙马特高地,如今忆起,居然也不曾对长久神往的街巷、古建印象深刻,却是身旁悄然路过的旅人画面再现。他们步履不同、形态各异,不时驻足拍照,试图留住时间。我拍照不多,却在记忆里留住了妄图留住时间的他们——不知道这算不算留住时间的一种方式?印象最
期刊
光线的明与暗,笔墨的浓与淡,画师款款几笔便能勾勒出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这种细致入微的具象描绘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无疑是最直观的。音乐虽然看似抽象,没有具象的肖像描绘,但它却有着肖像的意识形态和灵魂。  在漫漫的音乐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每位作曲家都可以将音乐作为自己的肖像。而二十世纪的法国作曲家普朗克就是一位将自己写入音乐,并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作曲家。死亡是永恒生命的开始  普朗克青年时代父母
期刊
罗宁性格内敛,给人的印象总是沉默寡言。但当他那历经锤炼的双手触碰琴键时,个性饱满的音乐便会屡屡激起阵阵喝彩,连在场的国际音乐巨星们也毫不吝惜地鼓掌赞叹。  拉丁爵士乐,是非洲本土节奏和拉丁美洲移民带来的节奏与爵士乐相互融合的音乐。它最早产生于古巴,盛行于纽约,也是后摇摆风格的爵士乐中最流行的一种。现如今,爵士乐已在国内蓬勃兴起,人们在熟悉拉丁爵士乐的同时,也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罗宁。  严肃音乐
期刊
2017年,由百余位中国籍青少年音乐家组成的首届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聚光灯下魅力四射。在指挥路多维克·莫洛(Ludovic Morlot)的执棒下,乐团与中国青年钢琴家王羽佳合作,通过网络直播将中国最具活力的乐音传递到世界各地。历经2018年的室内乐主题之后,2019年NYO-China招募到的百余位杰出中国青少年演奏家们,又将在两周的专业乐队集训后重回观众的视野,不仅将应邀参加
期刊
在纪念《音乐爱好者》创刊四十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缅怀创始人之一柴本尧先生。我想讲述一下我的哥哥柴本尧一生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五件事:  第一件事,是他在1962年创作的革命歌曲《南京路上好八连》唱遍全国。这首歌曲是当时全国推广的七首革命歌曲之一,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奖状。自1968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创作发表了很多艺术歌曲。当时,只要毛泽东主席发布了最新指示,电台和报社就会把他接去,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