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如何构建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在数字化的大潮流下,“互联网 ”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互联网 ”教育模式中,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经为典型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都是源于美国的新型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自传入我国以来,很快就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之中。微课最开始起源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发给亲戚家孩子的在线教学视频,在那之后就迅速蔓延,以其短小精悍被广泛应用;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堂,慕课和微课一样属于“舶来品”,它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發布者将教学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学习者只要通过注册登录就可以直接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翻转课堂则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一种新的师生互动活动,翻转课堂是学生在家进行网络学习,然后回到课堂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答疑解惑。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三种教育模式都被大量应用,语文教学也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得以新生。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教学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中的教学知识点可以是语文中的教材解读、古文翻译、诗歌鉴赏、考点归纳,也可以是阅读分析、写作讲解等技能方面的知识分享和演示。
  在中学语文中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微课的引进就是很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获取知识,然后自主分析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理解并内化知识。微课作为一种传播知识的媒介,更有着直观高效的特点,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苏州园林》一课,课文中讲到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的时候,学生光看书上的描写,很难体会叶圣陶先生说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这样一来,学生对《苏州园林》整个的描写都没有深层次的理解,也就无法把这些景色刻在脑海中,但如果我们用微课的形式播放苏州园林的图像视频,再搭配上老师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苏州园林的艺术魅力,真正明白什么是“如在图画中”。
  慕课(MOOC),M代表massive,大规模的意思,这也说明慕课的受众人群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慕课的受众人群可能是几万甚至几十万人,这其实也证明了慕课的高效性,一节课可以使很多人受益。O代表open,开放性的,这就是慕课的便捷方便,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注册登录就可以在线听课,获得知识。第三个O代表online,在线的,慕课对于学习者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在移动端在线观看就可以,这样,就方便了学习者学习。C代表course,课程的意思。慕课由于不受时空限制,所以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随时随地学习任何课程。
  文本阅读对于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阅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可以鍛炼学生思维,扩大学生知识面,而慕课完全可以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生中,语文阅读教学题材丰富,涵盖知识面广,教学方法多样不一。构建慕课阅读教学系统,每位老师上传一节阅读教学视频,最后在平台内共享,学生可以利用上课时间或课余时间观看学习,这样,学生在阅读课上涉及到的阅读题材范围就会扩大n多倍,并且接受不同老师的阅读教育可以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构建慕课阅读教育系统对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有很多好处,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慕课学习中,可以从中学习其他老师的不同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是“互联网 ”教育模式下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它以重新定义师生关系而出名。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然后回到课堂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最后教师统一进行答疑解惑,并说明知识的应用和延伸。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体,而是变成了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去探索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沟通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
  “互联网 ”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它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迅速向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渗透。我们只要取其精华应用与日常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定能让“互联网 ”教育模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全新的贡献。
  季金明,江苏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1车上掉下一块砖头。有人看见砖头掉下来,一个人说:“好险呀。”又一个人说:“好险。”说着,他们从砖头边走过。2马路上还有人走,一个人,走路不看路,东张西望。走到砖头边了,
新课程的深入推行,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但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到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语文素养提升。  首先,教学活动依旧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还是处在从属客体的地位,对于新课程所提出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不相符合。语文教学活动就还是从教师的意志和观点出发开展的,对于学生实际的考量严重不足
期刊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尤其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气氛更要轻松而活泼。那么,如何营造小学课堂上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呢?  一、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原始动力,所以,教师备课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内容,研究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导入新
期刊
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了早秋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自然的节奏之中有一条规律,就是由童年,青年,老年,衰颓,以至死亡,一直支配着我们的身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更是重视,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也是当前许多教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教学拓展过程中应充分遵循几方面原则,并结合生活、情境以及活动等方式,共同为拓展教学内容,为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堂拓展教学的实施原则  1.目标性。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有着一定的目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也是如此,
期刊
语文学习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也许这是学生信口开河,但由此不难看出,文言文可能确实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敌。  事实上,文言文是何等重要?从诗经到楚辞汉赋,从诸子散文到明清小说,浩瀚的文学宝库中,它是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我们先人无数的智慧结晶,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有必要走近它,了解它,掌握它。因此,作为语言文化传承者的教师,更有必要教好文言文,传
期刊
我是常常在人群中感到寂寞的,有人的寂寞比孤独更可怕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座猴笼。一座装着的是一只老猴,另一座装着两只小猴。老猴的笼外比较冷清,人们从那旁边走过,偶尔停
列宁曾有言:“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这是对课堂及知识的教育内容的贴切表述;我国陶行知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这既点出了教师如何掌控课堂,又道出应该感悟知识。从教育家的角度可看出课堂、知识的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首先领悟而后影响学生。  一、把握语文课堂的节奏  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把握语文课堂的节奏:例如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班
期刊
我不信任中学时代的恋爱儿子,爱情迟早会来临。有时像春雨,润物细无声,等你觉醒,它已根深叶茂;有时像一记重槌,当胸一杵,顶得你耳鸣目眩,心碎肠断;有时像台风过境,既是烈焰
长期以来,对于文言文教学,老师们往往过分注重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解,使得本来很有趣的文章味同嚼蜡。老师越教越无趣,学生也越学越枯燥,费时多效率低。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呢?  一、多媒体教学适时介入课堂  搜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音像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教授《隆中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段,及其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