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语文阅读的有效途径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it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各个方面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农村学生语文学习最大的短板也正在于阅读。为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应从课堂教学、强化课堂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夯实阅读基础创设氛围、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兴趣等途径入手,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初中;寄宿制;阅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8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实施建议、教学评价等等。但是根据多年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经验来看,农村学生语文学习最大的短板也正在于阅读。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化,对学生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够,教师灌输过多。使得农村学校阅读教学效果差,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不够明显,不能大范围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成为了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大幅增加。我们要结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时间段,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理解文本,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获得精神的享受,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一、主抓课堂教学,强化课堂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


  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體裁、风格丰富多样的经典文章。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材是学生举一反三的范例,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会学透范例,改变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繁琐细致的提问,冗长细腻脱离学生实际的分析讲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教会学生必要的阅读技能和方法,例如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让学生直接感受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积累,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效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深层次的、广泛的自主阅读过程中,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学会对文本深入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思考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二、 抓好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夯实阅读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于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养有限,许多家长自己阅读文学作品能力有限,也很少有家长积极鼓励支持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加之整个农村读书氛围缺乏,造成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阅读量明显不足。可以说,农村学生与城区学生的差距,主要就在于阅读量和质的差距。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都有了极大改善,每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都充实丰富了图书室,有些学校还建有比较好的班级图书角;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让农村学生有能力购买必要的文学书籍。在这些物质基础上,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利用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余时间较为充分的有利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殿堂,大力增加学生阅读量,为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乃至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对其他各门功课学习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大量的课外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为核心要求,帮助学生在必读书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阅读兴趣、阅读水平的差异选择阅读书籍,制定读书计划,将计划细分到每一学期、每一周、每一天,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明确课外阅读的时间、地点,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有效的措施督促学生完成阅读计划。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好词好句摘抄、精美语句赏析、读书感悟等方面入手,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定期相互交流,矫正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足之处。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创设氛围,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要获得阅读教学的预期效果,必须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为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首先,要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甚至通过亲子共读一本书等活动,使家长认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取得家长对学生阅读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在家阅读提供必要的独立空间,而且能够配合学校督促学生落实阅读计划,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提高阅读效率,体验阅读的乐趣。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大型集会、升降国旗时间、班会、团队活动时间,积极引导督促学生开展阅读。利用学校各类橱窗、黑板报、墙报、固定长期标语、电子屏等形式,在班级内悬挂文学巨匠的画像、读书名言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读书、爱上阅读。同时,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早晨第一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前的时间进行以名著梗概、精彩段落赏析、阅读心得、读书故事等为内容的读书演讲交流活动,通过点评、交流,促使学生广泛阅读;发挥班级读书角和学校的图书室的作用,在共享交流中,让学生有更多的书去读;举办书香班级、书香个人、书香家庭及读书笔记评比活动,以榜样引领学生积极阅读;在世界读书日等特定的时间举办校级朗读、演讲比赛,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自身也要加强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学修养。
  中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的桂林文坛,涌动着一股讽刺诗的潮流,诗人们一方面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进行无情揭露,一方面对抗战中形形色色的社会怪现象进行讽刺,描绘出一幅幅"群丑图"。在诗歌艺术上
多媒体教学如今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它可以将很多抽象的文字,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
报道桂林市灌阳县的毛竹在自然条件下当年生幼龄毛竹先花后叶的开花现象。通过开花幼龄毛竹外部形态特征和内源性物质的分析得出:(1)同一鞭系形成的毛竹立竹同时开花是促开花物
结合对新时期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以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突破口,针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从学科定位、教材编写、
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常州市档案馆,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功能,日前,该馆的档案史料展示中心在原有的沧桑历史、创业发展、今日辉煌三个展厅的基础上,又新辟了第四
通过钻柱内外的泥浆及其流动所产生的动压对钻柱弯曲振动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较真实地反映钻柱弯曲振动规律的理论模型,推算出精确的振动频率计算公式。
日前.在长春举行的全国档案新闻宣传改革创新工作会上,《中国档案报》江苏记者站被评为优秀记者站,袁光同志被评为优秀记者站站长,受到了大会的表彰。
期刊
日前,太仓市档案局以“服务民生、推进和谐”为主旨,对馆内已有的近万条视频档案进行结构再调整、内容再梳理,形成了以民生为主的视频档案专题库,并提供太仓市“政府信息公开查阅
不适当的聚合物冻胶压裂液的破胶控制,将会影响到压裂处理效果和造成地层损害。本文阐述了破胶作用对压裂液粘度及支撑剂充填层渗透率的影响;提出了延迟破胶技术的概念;并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