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要理顺的几个关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所谓“预设”是指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所谓“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发展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回答或者对文本理解有困惑。这些问题,就是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最具价值的问题。
  教师课前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学生对新知识、能力的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教师备课,首先要“身临其境”,通过仔细阅读、理解、分析教材,教师自己先读懂教材文本,品味教材文本的精彩之处,在对教材文本有较深入领悟的过程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去思考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与方式,以及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困惑,才能备好课。
  学生阅读文本中的困惑之处,正是“生成”的源泉,教9币的主要职责就是有的放矢地用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更有效地督促学生读懂文本,去品味文本中的精妙之处。
  二、“教案与学案”的关系
  新课标强调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是完成一定阶段语文学习目标、任务的载体。所以要理解单元与单元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学过程中的“举一反三”是教师的教案“预设”,但更要看重和处置“生成”状态,合理处置“师生主体协同”的关系,才是有效课堂的具体体现。
  有效的“教案”要有全局观,即从整体上明确本册文本在整个高中阶段中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其次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在本册文本中的作用,最后才能落实到本篇文本在单元中所承担的教学重点。最后才能确定课堂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的具体步骤。
  例如新课标对于高中教学的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趣味。
  在第一单元的课文中,每—课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课题:《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
  内容:眷恋、母校;哀怨、婉转;赞美、保姆。
  语言:轻柔、明丽;反讽、象征;赞颂、生存力。
  不同诗派的诗,由于所咏对象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也有所不同,所要突出的主旨、意趣也有所不同,所运用的语言和语气语调也不同,教师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单元内的几首诗歌比较欣赏才能形成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
  其次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解读文本。通过对每篇文本重难点的逐一解决,每篇文本在单元教学目标要求中所承担的任务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开发,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将会使“学案”与“教案”相协调,建构高效的学习课堂。
  三、既面向全体。又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
  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实行有针对性地备课,将教师的教案“预设”,与课堂“生成”情态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有效关注或调整“非预设”状态,是对教师的“预设”起到一个有效的补充,达到“师生互动”的和谐统一。
  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认知、理解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文本、结合课堂、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选择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教与学的层次性,教学过程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及方式,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激疑,科学地释疑、解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悟、有所得。所以教师的“预设”要服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设”状态,随时调整,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例如:阅读诗歌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让学生先整体阅读,理解诗歌意象与情感(把握诗歌的内容)。“读”懂内容,一读找意象,二读品语言,三读悟情趣。反复阅读是理解内容的前提,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会读”。
  ②逐字逐句含英咀华,感受与共鸣(把握诗歌的情感)。一悟诗歌的情趣、情感;二悟诗歌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与主旨;三悟意境。让学生在体悟作品情感的过程中“会析”。
  ③结合诗歌相關鉴赏知识去分析声律之美(鉴赏写作手法),情与景交融、想象、联想、节奏等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或不同时代、风格、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阅读能力。
  依据教学的任务,看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哪些地方感到困惑,进行梳理再补充到“预设”之中,对学生感到难度较大的一些问题,可在以后的教学中逐一予以解决,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作难度大一些的鉴赏题,让中等学生完成基本的题,让一些有余力的学生去作一些研究探索。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备课时如果能认真从以上几方面去思考,理顺期间的关系,那么就能常备常新,常教常悟,教学技艺方能日臻完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常学常新,语文课堂教学才能逐渐变得高效起来。
其他文献
一、微作文的兴起  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校高一年级共412位学生,所有学生至少拥有QQ、博客、微信等一个社交平台,其中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社交平台的占47.1%;72.6%的人每天至少更新一次;其中52.2%的学生表示每天更新两次以上;内容为完全原创或部分原创的占45%。通过这份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活跃度相当高,他们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同时也传达自己的认知。这些社交平台从某种意
古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它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对现代社会的精神进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中生应该认真学习古诗文,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诗文鉴赏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高中教师需要肩负起引导学生正确鉴赏古诗文的重任,促进青少年对于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古代诗文具有情感真挚、语言精练、想象豐富的特点,特别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对高中生进行情感陶冶的最佳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分为实验组(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常规治疗)和对
肺性腦病产生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主要以肺心功能衰竭而引起的缺氧,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紊乱从而导致脑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脑血管扩张及脑水肿产生等脑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目前治疗肺性脑病常规方法除采用抗炎,改善肺通气功能,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及激素治疗外,笔者在进修学习期间曾收治肺性脑病病患加用了胞二磷胆碱,在改善神经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妊高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妊娠高血压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的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心理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如下心理护理干预措
【摘要】 结合常年的临床工作实际,探讨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  【关键词】 肺结核;糖尿病;临床分析    1 前言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属于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两病并发较多见且呈上升趋势,两病并发的重症患者,不仅死亡率高,易发展为慢性传染源,并且能加剧结核病流行。为了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将我院于2006—2009年诊断明确的肺结核合并
中医早有对高血压病症的描述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表现为“中风、头痛、胸闷、眩晕、逆经”;内证表现为“气机上逆,血邪犯上,经络淤滞”;整体表现为“上实下虚,上盛下亏,易感风症”;实质表现则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心肾不交”。 事实上中医治疗此类病症并不算难,采用“活血化瘀法”及“平肝潜阳法”综合施治,即能对此病产生很好的效果。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为终身性疾病,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目前都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马克思转向共产主义、转向唯物史观和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其一生思想的三次重大转折。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批判,核心是对资本运动内在矛盾的逻辑的分析和批判。
药品检验所是是《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执行国家对药品监督检验的法定专业机构,药检档案即药品检验、鉴定档案,是药检机构在药品检验实践、科研、培训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
诗词是古代人进行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古人由于不同的生活境遇,对于事物、事件、节日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以元宵佳节为例,作为一个平民化的节日,元宵节可以说是普天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