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产品多怎么办?

来源 :销售与市场·成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端货物回转慢,临期产品多,经销商、卖场要求退货,而公司又不答应退,我们业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如何防止和处理此类问题?
  
  营销知道:(解答人:程烈)
  这个难题普遍存在于快速消费品行业。问题的症结在于终端滞销,或许在前期厂家已经采取过促销行动,但效果显然不是很显著;或许现有市场容量有限,但因销售人员的努力推销,经销商和卖场进了远远超过市场“吞吐量”的货,所以即使有比较长的销售周期还是不能将存货出净。现在这批货对于厂家而言或许已经没有任何利润,如果退货将面临较大的亏损。就算厂家愿意继续“出血”搞促销,但由于产品已经临期,直接让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极小。
  但是必须将临期产品清出卖场。如果卖场由经销商供货,厂家可给予终端最高不超过2%的清退补偿,同时这将是最后的处理方式,其他责任由经销商承担;如果卖场由厂家直接供货,可以将退回的产品作为一批特价供应品,推向其他渠道,因为临期产品的品质还是安全的。处理临期产品肯定会有损失,这样做虽然无法完全避免损失,但至少可以将损失降至最低,或许还有意外的收获,比如原来因为价格关系无法进入的渠道,这次“因祸得福”有了进入的希望。
  不过这种临期处理的情况,毕竟是我们业务人员不希望看到的,所以重在防范,从向经销商或卖场供货之日起,业务人员就要追踪每批产品的销售及库存情况,及时提醒销售商库存产品的临期状况。比如:保质期为一年的产品,临期9个月就要每月预报提醒;临期6个月就要做“红色警报”,提醒商家主动与厂家人员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警告对方如果一个月内没有合理的处理建议,厂家将不承担后续责任;临期3个月,产品基本上就没戏了,因为通常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购买意愿几乎为零。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商家有较多的临期6个月的产品,业务人员在积极处理的同时应尽量阻止商家继续进同样的产品,因为如果最后处理中为每个产品付出1%的费用成本,通常需要用正常标价产品11%的销售量提升来弥补。
  (来论坛把你遇到的难题告诉我们,大家帮你来解决http://www.cmmo.cn)
其他文献
即使应聘的是基层岗位,也不代表你就可以比较随意,销售工作的性质要求你在面试中体现出相应的职业素质。    到达办公室所在的写字楼下,石伟明看了看表,时间刚好是8点25分。作为公司在这所城市的销售经理,石伟明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4年。刚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后,销售行政李莉就走进来,把一份打印好的名单放在石伟明的桌上,石伟明知道这是今天来面试销售代表的应聘者名单。他大概看了一下,今天参加面试的有
期刊
我在广告DM报做了半年多,不仅学习了知识,积累了经验,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从学生到销售人的角色转换。    1  2008年6月,我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家乡是广西的一个县城,该县人口不到50万,县城人口10余万。抱着磨练一下自己的想法,我加入了当地一个DM广告报纸。  以前,当地只有一家广告DM报纸,老板是一个离职教师。当时报纸的篇幅并不多,只有4版,而且都是大版面的内容,半版只为一家商家服务,整张
期刊
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具备即战力的表现,所有的企业都对这样的人才求贤若渴。    赵周老师曾在阿里巴巴集团、华数集团等知名企业从事销售相关工作多年,历任一线销售、销售管理、销售策划、销售培训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现为多家合作企业提供销售咨询和培训服务,其培训理性、实战、幽默,结合学员实际问题,强调实战技能提升,受训学员涵盖英格索兰、中达电通、GE医疗器械、西门子、阿里巴巴、腾讯科技、中兴通讯、欧
期刊
主持人赵周  赵周老师曾在阿里巴巴集团、华数集团等知名企业从事销售相关工作多年,历任一线销售、销售管理、销售策划、销售培训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现为多家合作企业提供销售咨询和培训服务,其培训理性、实战、幽默,结合学员实际问题,强调实战技能提升,受训学员涵盖英格索兰、中达电通、GE医疗器械、西门子、阿里巴巴、腾讯科技、中兴通讯、欧莱雅、中智、安泰人寿、中国电信等企业。  著有销售随笔集《老熊周刊》
期刊
一个新手经过自己的摸索,无师自通找到了一条开发新经销商的捷径,并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正应了那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年前我曾工作于天津××商贸有限公司,它是一家以经营加拿大食品和酒水为主的私营公司,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  我进入这家公司时它刚刚成立不久,因为业务少,所以公司员工也不多。为了扩大销售,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得利用空闲时间开拓新业务客户,当然我也不会例外,不过我是唯一
期刊
五个卖狗人销售业绩的巨大差距是因为销售方式的不同,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销售方式的不同呢?    有五个卖狗人,他们在同一家养殖场采购同一品种的小狗,销售范围也在同一个市场,但销售业绩却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个卖狗人总是对顾客说:“我这里所有的小狗都是1000元一只,只能看不能摸,售出概不退换。”并摆出一副爱买不买的神情。  第二个卖狗人在笼子上标出所有的小狗1000元一只,与第一位卖狗人不同的是
期刊
“拆书帮”源起    有一本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9块钱;有一个培训课程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5万多元两天。有一本书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28块钱;有一个培训课程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5万块两天。有无数讲销售或谈判的优秀图书,也有无数教销售或谈判的优秀课程……  从价值理论的角度来说,同主题培训比阅读图书多给出5万元的价值,可是核心的知识是一模一样的,(更别说,同主题图书的作者
期刊
业务员不容易,在一个区域内既要顾厂家,又要顾商家。做好哪些工作,才能够给两家一个好的交代?    日前有位自称是师弟的朋友通过关系找到我,想跟我咨询业务员到底是做些什么工作的,如何当一名称职的业务员?于是,我就把我刚开始做业务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其交流,希望能够给他一点帮助。  一般来讲,业务员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要做好厂家在区域市场的掌舵手,另一方面要做好经销商或代理商在该区域的业务助手。如果一名业务
期刊
如果你不得不与一个很强势的家伙合作,那起码要了解对方的游戏规则才可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KA商超是重点零售客户的简称,指大型连锁超市、卖场,单店面积至少3000平方米以上,商品种类齐全,能满足大多数人的一站式购物需求,人流量大,经营状况良好,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百佳、联华,华联、人人乐等。  由于KA商超的重要地位,他们在和供应商的业务交往中往往是双方交易规则的制定者,其中一项重要的业务,就是
期刊
她对产品并不太了解,销售却意外地好,是谁帮了她?作为促销员,你身边还有哪些被遗忘的“帮手”?    掌握产品知识、公司背景、消费者心理及一定的销售技巧是开展销售工作的基础,但不少促销主管和促销员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利用近台资源也就是身边的资源来促进销售的能力。  我在担任一家外资企业的地区销售主管时,曾招聘了一个原先国营商场的下岗营业员做促销员,在第一个月她对产品并不太了解,但销售却意外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