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斯:必和必拓CEO得罪中国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bula_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中国官员警告将对“两拓”交易进行反垄断调查,而且尽管可能这只是口头上的,旨在安抚国内民众,但中国确实对力拓与必和必拓的亲近感到不快。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的CEO,高瑞斯(Marius Kloppers)一直都显得比较低调。但是最近,高瑞斯在中国的知名度突然大了起来,原因有二:一是以他为首的必和必拓坚持采用铁矿石指数定价模式,遭到了中国钢铁企业的集体反对;二是他让一场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海外投资行为成为了泡影。
  2009年2月,高瑞斯做客澳大利亚广播公司“Inside Business”节目,在被问及是否会阻止中国铝业公司投资世界第三大矿业公司力拓(Rio Tinto)的时候,高瑞斯有点答非所问地说:“我认为我们一直都很有竞争力,并且会对任何对我们有利、符合我们战略发展要求的资产感兴趣。当然,我们不会将目光盯在一个地方,而是整个市场。”
  


  很多人将这段话理解为高瑞斯的“烟雾弹”。果然,6月5日上午,必和必拓与力拓宣布就合资经营双方在澳大利亚西部的铁矿石业务达成协议。根据双方发表的声明,必和必拓和力拓将在合资企业中各持有50%的股权,必和必拓将向力拓支付58亿美元以获取上述股权。当天早些时候,力拓董事会宣布取消与中铝达成的195亿美元的注资协议。
  就这样,高瑞斯已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中国,中国官员表示,将对“两拓”联合案发起反垄断调查,并警告称中国可能会颁布新的法律以保护本国公司利益不会受损。
  
  出生在南非的高材生
  
  


  高瑞斯1962年8月26日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出生后不久,他就随家人一起搬到了约翰内斯堡,就读于当地的Helpmekaar中学,在那里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卡琳(Carin)。高中毕业后,高瑞斯在军队服役了两年,随后进入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攻读化学工程专业。1987年,高瑞斯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攻读材料工程学博士学位。
  1990年,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的高瑞斯回到了家乡南非,先后供职于国有采矿公司Mintek和合成燃料巨头沙索集团(Sasol)。然而,很快高瑞斯就发现自己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于是1991年他又一次远赴北半球,到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攻读MBA。
  1992年,充电完毕的高瑞斯留在了欧洲,加盟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荷兰分公司,不过这一段任职经历对高瑞斯来说并不愉快:虽然他自己是荷兰人后裔但却不太会说荷兰语,因此他始终无法融入公司环境和当地社会。不久,高瑞斯就回到了南非,在那里他引起了南非矿业巨头Gencor公司CEO布莱恩•吉尔伯森(Brian Gilbertson)的注意。1993年,在吉尔伯森的邀请下,高瑞斯加盟了Gencor公司旗下的必拓(Billiton)公司,开启了自己在必和必拓的职业生涯。
  
  


  发迹于必拓
  
  1997年,必拓從Gencor公司分离,单独在伦敦交易所上市。吉尔伯森担任必拓CEO,高瑞斯则负责在南非建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炼铝厂——Hillside炼铝厂,并在工厂建成后担任总经理,这个工厂不仅帮助必拓确立了其在铝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也是它成为世界顶级矿业公司最重要的基础。
  在Hillside取得不俗成绩之后,高瑞斯调到必拓与其他矿业公司组成的合资企业萨曼克(Samancor),担任锰金属部门负责人,不久之后便升任必拓公司煤炭和锰金属业务部门的负责人。
  2001年6月,必拓与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矿业公司必和(BHP)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取名“必和必拓”,总部设在墨尔本。合并完成后,必和必拓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还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企业,公司业务遍及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在铁矿石、铜、铀、锰、锌、铝、铬、镍和钻石等方面拥有相当优势。
  在合并过程中,高瑞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参与了与必和公司的谈判,在报价、持股比例等方面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还与吉尔伯森兵分两路,飞往全球各地说服必拓公司的股东们同意这桩合并案。
  
  担当大任
  
  必和必拓成立后,高瑞斯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并以39岁的年龄成为公司董事会最年轻的成员。2003年,必和必拓的首任CEO吉尔伯森离开了公司,美国人古德伊尔(Chip Goodyear)接任了他的位置。古德伊尔上任后,任命高瑞斯担任公司首席商务官,赋予他更多的权力。
  


  2005年,高瑞斯参与了必和必拓与澳大利亚西部矿业集团(WMC)收购案,并又一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收购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高瑞斯与古德伊尔没日没夜地研究竞争对手——瑞士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 Plc)开出的报价,并请德意志银行对收购可行性进行分析。2005年6月,必和必拓宣布以92亿澳元的价格收购西部矿业集团,这个报价比斯特拉塔公司开出的价格高出近10亿澳元。收购完成后,古德伊尔安排高瑞斯负责两家公司的整合工作。这次收购的成功使得必和必拓在国际矿产资源供应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成为世界第二大铜生产商和第三大镍生产商,进一步巩固了自己作为世界采矿业的龙头地位。
  收购西部矿业集团几个月后,高瑞斯又试图在中国和日本两国钢铁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力拓所达成的铁矿石进口价格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自己的铁矿石价格。然而,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和古德伊尔的否决,高瑞斯并未如愿。澳大利亚媒体和批评家们讥讽高瑞斯是个“不懂政治的傻瓜”,“在一连串的胜利后有点头脑发热”。这次失利对高瑞斯的打击很大,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提出任何决策性意见。
  尽管如此,高瑞斯在必和必拓内部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2006年,他被提拔为必和必拓有色金属部门总裁,掌管铜、铝、锌、钻石等业务,该部门年营业收入占整个公司收益的60%左右。
  
  野心家的贪婪与大胆
  
  曾经有评论家这样说过:“高瑞斯有着俊朗的面容、温和的性格、犹如南非白人歌手Natanil一样迷人的嗓音和澳大利亚影星休•杰克曼(Hugh Jackman)般的眼神。但我们都不要被他骗了,在他谦逊、低调的外表里面藏着一个野心家的贪婪与大胆。”
  这个“野心家”终于迎来了自己在必和必拓大显身手的机会。2007年,年近花甲的古德伊尔决定退休,必和必拓立即委托猎头公司海德思哲(Heidrick & Struggles)为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古德伊尔的接班人。经过一番筛选后,四个来自必和必拓内部的人选浮出水面,他们分别是:碳钢部门总裁和前任首席财务官克里斯•林奇(Chris Lynch)、组织发展部门负责人马库斯•兰多夫(Marcus Randolph)、能源部门总裁迈克•叶格(Mike Yeager)以及高瑞斯。海德思哲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与必和必拓董事长唐•阿古斯(Don Argus)对这四个人进行了单独面试,最后,高瑞斯击败其他三位竞争对手,成功登上了CEO的宝座。
  阿古斯在回忆面试高瑞斯的情景时说:“他(高瑞斯)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都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回答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甚至连音调都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之前都在怀疑这个小伙子能否胜任CEO的工作,毕竟他只有45岁。当初我们在决定是否任命古德伊尔为CEO时,曾担心他对采矿业务了解不多,而现在,我们则要担心高瑞斯懂不懂财务,如公司预算等。不过,为时4个小时的会谈让我们打消了疑虑。我们决定保留我们的传统——继续让一个外国人来领导公司。”
  2007年6月,必和必拓正式宣布高瑞斯将接替古德伊尔,担任公司CEO——尽管澳大利亚媒体对再度由一个外国人来领导本国最大的企业有所不满。
  
  三次收购力拓未果
  
  2007年10月,高瑞斯正式就任必和必拓CEO后,一改他往日温和的作风,他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不允许公司员工将自己家人的照片放在办公桌上。他说:“员工们到办公室来是为公司创造效益的,而不是来看自己的女友和母亲的。”
  在公司发展方面,高瑞斯的举动更是体现了他野心家的本质。就任仪式上,高瑞斯表示自己会扩大公司规模。有传言说他会收购美国铝业公司(Alcoa)或加拿大铝业集团(Alcan)。然而,在加拿大铝业集团被力拓收购之后,高瑞斯干脆盯上了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力拓。
  2007年11月8日,必和必拓对力拓发起收购要约,其提供的收购条件为每3股必和必拓股票换1股力拓股票,而根据当时力拓的市值计算,上述整体收购价值1310亿美元。
  澳大利亚媒体称这桩收购为“大胆”的收购,高瑞斯则向媒体介绍了该交易的可行性。他表示:“如果交易完成的话,新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铜、铝生产商,并将在全球六大洲都有油田和矿山。对于双方来说都将大有裨益。”同时,高瑞斯也否认这桩收购属于恶意收购行为。
  然而三天后,力拓表示,经“仔细考虑”,公司董事会认为必和必拓的报价“大大低估了力拓的价值及前景”,从而拒绝了必和必拓的收购要求。
  尽管必和必拓的收购被毫不留情地拒绝,但有分析师预计,必要时必和必拓很可能启动敌意收购。
  2008年1月,投资银行瑞信预测,2008年全球的铁矿石需求量将会大幅度上升,供需缺口将达到2000万至2500万吨。作为对这一预测的回应,必和必拓与力拓都表示会提高自己的铁矿石产量,而高瑞斯则表示,如果必和必拓能与力拓联手,将会释放澳大利亚铁矿厂“被压抑的产能”。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新一轮收购战开始的信号。
  2008年2月5日,高瑞斯赶在英国收购委员会设定的截止日期到来的前一天正式发布了对力拓的收购要约,提出以3.4股必和必拓股票置换1股力拓股票,交易总额高达1474亿美元。
  一天后,力拓董事会又一次拒绝了必和必拓的收购要约,理由是该交易“不能给股东们带来最大的收益”。有分析师认为,力拓还没有差到要靠“卖身”才能活下去的地步。另外,之前中铝将增持其在力拓的股份的传言也被认为是必和必拓收购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次失利让高瑞斯这位在2007年《财富》杂志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商界人士评选中排名第18位的企业家有点恼羞成怒。2008年4月23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力拓及其CEO艾博年(Tom Albanese)进行了抨击。高瑞斯说:“中国现在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铁矿石的需求日益增大。我们两家中的任何一家都无法单独满足这个市场。如果我们两家联起手来,在中國市场上我们将无往不胜。但力拓错过了在中国市场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他们也正在错过在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机会。他们总是错过机会,这就是为什么连续7年我们的业绩始终超过他们的原因。”
  2008年5月30日,必和必拓宣布已向欧盟委员会正式递交申请,希望其收购力拓的交易能够通过后者的反垄断审查,这是必和必拓首次向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提出反垄断审查申请(力拓的总部在英国伦敦)。
  业内人士透露,为清除收购力拓的法律障碍,必和必拓需要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反垄断审查机构的批准。根据高瑞斯的计划,一旦得到这些批准,必和必拓将会重新制定报价来竞购力拓,“我们始终相信自己是最终的胜利者”,高瑞斯说。
  然而,这一次必和必拓依然未能成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必和必拓的利润暴跌56.5%至26.2亿美元,铜、铅、锌、银、铀、镍和钻石的产量较上一年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高瑞斯无奈地表示:“由于几种矿石产品的价格暴跌,收购力拓已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利益。”在与公司董事会紧急磋商后,必和必拓董事长阿古斯于2008年11月25日发表声明称:“鉴于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我们停止对力拓的收购活动。”阿古斯的话为这一场持续了一年的收购战画上了句号。
  
  得罪中国
  
  暂时放下了收购力拓想法的高瑞斯将自己的精力转移到对抗金融危机上来。2009年1月,他先后宣布减少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地的铁矿石和镍产能;关闭设在澳大利亚西部的雷文斯索普(Ravensthorpe)镍矿;同时裁员6000人,占总员工数的6%。
  尽管必和必拓在2008年遭到了重创,但高瑞斯依然信心十足。高瑞斯的信心主要来自中国市场。资料显示:中国2008年进口铁矿石4.43亿吨,其中超过35%来自必和必拓和力拓,鉴于铁矿石价格年年上涨,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已成为必和必拓最重要的收入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必和必拓迫不及待地想要收购力拓,因为一旦收购完成,新企业将会占据中国35%左右的铁矿石市场,利润自然无法估量。
  2008年,必和必拓向北京奥运会赞助了1亿美元,并向中国提供用于制作金牌和银牌的原材料,成为奥运史上首家多元化矿物及奖牌赞助商。
  在做客澳大利亚广播公司“Inside Business”节目时,高瑞斯坦承对必和必拓的未来保持乐观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市场庞大的需求上。他表示:“尽管2008年中国面临着铁矿石需求减少和库存较大的问题,但我相信这些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中国的铁矿石市场始终是我们所仰仗的对象。”
  但最近因必和必拓横插一脚,中铝公司投资力拓的计划泡汤,中国可能对高瑞斯的行为有些不快。
  6月1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称,力拓与必和必拓在西澳成立铁矿石生产合资企业的方案“带有明显的垄断色彩”。有分析认为,尽管这可能只是口头上的,旨在安抚国内民众,但中国确实对力拓与必和必拓的亲近感到不快。
  尽管澳大利亚政府贸易部长西蒙•克林坚持称“两拓合并,不具有垄断性”,但是包括日本、欧盟在内的所有有国际影响力的钢铁协会都向澳大利亚的“两拓”合并提出了抗议。尤其是中国很生气,下决心启动2007年刚刚生效的“反垄断法”,给以沉重打击。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北京的确拥有通过其反垄断法干涉此事的手段。这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曾被用于对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和英博啤酒集团(InBev)的合并加以限制,这两家公司也都不是中国企业。不久前中国政府拒绝可口可乐收购中国的汇源果汁时也曾引用了这部法律。
  看来,要赢得中国的“芳心”,高瑞斯得花一番大力气公关才行。
其他文献
中央军委近日发文,要求解放军高中级干部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着力解决奢侈浪费和贪图享乐的问题。    (一)    中央军委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要求解放军高中级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着力解决奢侈浪费和贪图享乐的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这份文件经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期刊
马英九的考验并非兼不兼国民党主席,决定兼任党主席之后,才是挑战的开始。    中国国民党中常会6月10日通过第18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相关选举时程规划。会后,台湾“总统”马英九正式宣布,参选新一届国民党主席,现任党主席吴伯雄则宣布不再参选。  马英九曾于2005年首次当选国民党主席。2007年2月13日,因在台北市长任内特别费的使用,而被臺湾“高等法院”检察署起诉(后被宣判无罪),他曾承诺若遭起诉即
期刊
文化遗产的保护本身也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    近年来,面对国内文物遗迹的屡遭破坏,文物保护工作与商业开发的经济利益的矛盾日益加深,很多专家深感无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常常在保护历史遗迹和经济发展之间面临着两难选择。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江莉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二是经济增长,这两者同等重要。“
期刊
百度之所以会沦为“全民公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懂得维护整个生态圈。    3月以来,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百度似乎一下子成了业界的“众矢之的”。对于竞价排名的诟病、当当网等电商纷纷表态将停止投放广告、文库侵权风波,乃至百度“有啊”的黯然关停,所有问题一夜间集中爆发。百度赖以成功的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全面质疑。  曾任和讯网CEO、雅虎中国总经理、一起网CEO的谢文将百度之“恶”归结为“霸气、
期刊
浦东南汇两区合并是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重大举措,但1+1能否>2,还要看规划、产业和政府功能的一体化的磨合进度。    颇受关注的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的上海市行政区划调整,在得到国务院批复不到半个月后,新的浦东新区高层人事调整已经尘埃落定。    5月18日,上海市委常委、原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被任命为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原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姜、原南汇区委书记戴海波、原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张国洪、原南汇
期刊
高新技术和重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危险品在种类和数量上不断增加。危险品航空运输顺势发展,目前从事危险品航空运输的航空公司,国际航线上有东航、国航、汉莎、国泰、新航、阿联酋航空等,国内航线上主要以东航和国航为主。随着航空公司运力的不断增加,危险品的货运量基本上每年的增长超过30%。  翻开世界空难史,不难发现危险品在航空安全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主要原因是危险品生产厂商或其代理人不了解和不熟悉
期刊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在斯德哥尔摩的获奖讲演中诙谐而不失严肃地即席说:“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呢?我可以把这个方法告诉大家,其中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伟大的导师。”  优秀的老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老师教学方法先进,思维活跃,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对孩子们是否有责任心和爱心也是考量一位老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现在有些老师感到教育、教导学生只是谋生的一种方式而已,不是一种
期刊
从“苏州经验”到“深圳模式”,在引领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两个城市,现年51岁的王荣开始了新使命。    6月12日,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被任命为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此前,原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涉嫌严重违纪,已在接受组织调查,并被免去领导职务(详见本期报道《许宗衡落马深圳解密》)。  消息称,因许宗衡案事发突然,对于此次调任,王荣事先并不知情,他是在6月10日在沪杭考察途中接获任
期刊
这座“随政策浮沉的城市”将可望走出低谷,重新站在中国舞台的中心。    5月26日,深圳正式对外发布了此前已经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赋予深圳在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等四方面的先行先试权;其将在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社会领域,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机制,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强深港紧密合作,以及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机制体制六方面进行改革;深港共建全球性的物
期刊
由于对利益最大化的不断追求和创业投资立法的相对空白,让敢于在红线边缘起舞的民营创投企业获得了莫大的机会,但也带来了触法的巨大风险。    NEWS新闻报道    6月10日,浙江红鼎创投董事长刘晓人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正式批捕,此前的5月4日,他投案自首。红鼎创投成立于2006年8月,投资早期项目,以合伙制的形式组建创投基金。在浙江创投业内,刘被冠以“民间创投第一人”、“民间天使投资人”之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