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傅斯年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不少文章中对近代史上的人物评价很高,但这种评价并不代表对他们的全然肯定。那个年代的人有性格,有学问,甚至有德行,在很多方面可以成为我们做人的榜样,但我们不必把他们进行思想性抬高。
  以傅斯年为例,这个五四时代的英雄,为人称道的学术活动家,在建设中国现代学术组织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的学术组织工作极为出色。他创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寅恪、钱穆等人因此以为中国的学术在日本侵华前有了萌芽。不仅如此,傅斯年做官清廉,不畏权贵,除蒋介石外,几乎所有人都被他当众批评过,时人称他为“傅大炮”,这些都可圈可点。罗家伦说:“傅斯年是元气淋漓的人。”胡适说,傅斯年是“人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
  但如探寻历史的合理性,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中国知识阶层之所以丧失社会基础,萌芽的学术组织之所以很快为战争和国共争强而撕裂,也正是跟傅斯年这样的知识精英有关。傅斯年没能抵达大公的境界,说白了,他只是一个排他性极强的学霸。
  傅斯年脾气火爆,始终无容人雅量。他早年入北大,后赴英国、德国的名校就读,回国后在学界一往无前。除了他眼中的政治领袖蒋介石、北大校长蔡元培、他的老师胡适等几人外,他对别人并无同情和理解。他始终生活在巨人组成的圈子里。他对圈子外的人最多是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如他说,“陈独秀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芒万丈的大彗星”,甚至有同窗之谊的顾颉刚,也受不了傅斯年的霸道,一度跟他“割袍断义,不再来往”。顾放弃跟傅共事,跑到燕京大学任教,傅觉得失了面子,托人捎话:“燕京有何可恋,岂先为亡国之准备乎?”顾反唇相讥说:“我入燕京为功为罪,百年之后自有公评,不必辩也。”
  1941年冬,燕京大学的毕业生王世襄千里奔波,流亡一个多月到重庆,找到哥哥的同学梁思成。当时已闻名海内外的大建筑学家梁思成带他去找傅斯年,想到傅的研究所谋饭碗。见面后,傅斯年问清王世襄的门第出身,当着梁思成的面,说了一句:“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不配到我们这里来。”将王世襄轰了出去。晚年已是学术泰斗的王世襄,回忆起这段灰头土脸的历史,依然很感慨。
  傅斯年的“目空天下士”,霸气有余,豪气不足,连他的前辈陶孟和,都曾被伤害。曾任北大教务长的陶孟和筹建北平社会调查研究所,这在中央研究院的人看来有另立山头之意。傅斯年与人串通,切断陶的经费来源,逼得他只能把队伍拉来,成为中央研究院下属的一个小机构。
  傅斯年的学霸作风非止一端,他的学术政治一度玩得炉火纯青。社会学家吴文藻及其弟子费孝通等人抗战时期流寓昆明,在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创办了民族学会,这不仅是另立山头,而且违背了傅斯年“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爱国原则”。他不仅写文章批驳,还给中央研究院代院长朱家骅等人写信说:“夫学问不应受政治支配,固然矣。若以一种无聊之学问,其想影响及于政治,自当在取缔之列。”在这种情况下,吴文藻、费孝通也只好关门大吉。
  当代人可以从近代知识分子的吉光片羽中怀旧,但切不可在津津有味地谈论前代人的优点时露出遗少气。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更应该总结一代民族精英治国报世的经验教训,否则,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编辑:王晶晶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
  
  傅斯年
  1896年—1950年,山东聊城人,字孟真。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论著有《夷夏东西说》、《性命古训辩证》等。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程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第一位专门从事教育策划研究的博士;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重点课题4项,出版专著5部,参编著作15部,省级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并执笔起草、修改《北京市基础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参与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主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筹建工作、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和平教育”、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学区的“绿
最近,我去新加坡参加“世界华文书展”。新加坡人和中国人一样,十分好客。在书展期间,笔者有幸参加了几次宴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6月12日,“世界华文书展”的东道主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在繁华的乌节路上的文华大酒店举行欢迎晚宴。宴会正式开始时间是7点30分,因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大厅离文华大酒店有十几站地,我们按照中国的老习惯,怕路上堵车,6点半便乘车前往。我透过车窗浏览街景,街两旁都是绿树红花和修
“这里是文城吗?”衣衫褴褛的北方男人林福祥抱着襁褓中的女儿,问道。  当地人疑惑地摇了摇头:这里是溪镇。  林福祥在这里定居,靠着木匠手艺站稳脚跟。十几年过去,他成为当地富户。大雪、富庶、悲伤、恶俗、红白喜事,一个接一个地到来,几经周折和失望,他死在了南方的兵匪之乱中。与生命之光一同熄灭的,是心中的“文城”之梦。  今年61岁的余华,在最新长篇小说《文城》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说,《文城》远
人世间快乐的事很多,新泽西州的一个科学实验室的主任卡尔.J·新德曼(CarlJ.Sindermann)写了一本书:《科学的喜悦》(TheJoyofScience),讲的是科学家在获得成果和发明成果的各种快乐。尽管能获得这种欢乐的人不多,但是这种由特殊的工作带来的快乐却能激起很多人的联想。书中所述,科学的快乐应该是两种,首先,喜悦基于科研成果的权威性,证明它是成功的、有了肯定的社会效益,这时一种自我
库尔茨23岁步入政坛,27岁任外长,  如今是最年轻的西方国家领导人  塞巴斯蒂安·库尔茨  1986年生于维也纳,维也纳大学法学院肄业。27岁成为奥地利外交部长,也是欧盟最年轻外长。近日当选奥地利总理,成为最年轻的西方国家领导人。  31岁时,特朗普正在建纽约中央火车站附近的凯悦大饭店,筹划自己的商业蓝图;肯尼迪再次当选美国众议院议员,提出关于公租房和援助学校的议案;奥巴马迎娶了自己的同学米歇尔
阿丹,你怎么又把这里弄得一团乱。
多年前,豆豆妈妈还是个年轻的妈妈  年轻轻的妈妈似乎不会洗衣、不善做饭  不会照顾娃  这个尜妈妈好像只会起名字  豆豆、豆豆娃、豆子、臭豆娃  蛋蛋、蛋蛋娃、蛋子,臭蛋娃  魔怔般的妈妈,一边把鲜美的乳汁喂进你的嘴里  一边把这些豆子般乱蹦的小名捂在怀里  一张口,便满屋子浸着母乳的奶香  你小脸粉白,妈妈乌发堆积  映照的整条老巷子如花明媚  多年后。麦子青了又黄,布谷飞去又回  你已脚丫生风
【摘要】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兴起,它们在获得较高收视率及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收益。本文着重考察了电视真人秀节目游戏和现实中的游戏的异同,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互动现象,分析了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及本土化策略,力图从一个侧面反映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成长轨迹和发展动力。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 虚拟与现实 互动    电视真人秀,又称真实电视,是由制作者制定规则,以纪实的叙事手法,由普通人参与并录
2019年12月6日, 泰國国王玛哈· 哇集拉隆功和王后苏提达来到曼谷的唐人街,参加当地华裔举办的“皇恩浩荡, 万民崇颂”盛大活动。哇集拉隆功身着深色西装,用红色的领带和丝巾点缀,与他相配的,是苏提达王后一身红色中国风旗袍,尽显王后的风范。据悉,苏提达是一位有中国血统的王后,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唐人街,精心选择的红旗袍尤其应景。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常常是教师为主导,不管是学生的阅读,还是思考,都紧随教师的脚步而行,明显缺乏自主思考能力,难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甚至严重滞缓了阅读学习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生态课堂的架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坚持过程,还需要教师设置具有层次性的目标以及具体的建构方案,除此之外,还要能够准确把握构建生态课堂的基本原则及有效策略,这样才能以小学生的视角出发,才能够充分满足其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