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童趣:“野性”十足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孩子们的节日里,娃娃们常常被家长领着,不是参加亲子活动,就是观看文艺表演。
  翻捡诗词会发现,古代的儿童尽管没有各种电子产品和电視节目,但他们拥有更接地气的童趣,更加亲近自然、“野性”十足。

上树千回,偷把长竿


  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爬墙上树的游戏,比试谁上树上得最高,以至于老人们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古代的儿童也上树。大诗人杜甫就在《百忧集行》里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我总感觉这个“千”是“十”字之误——一天之内上树十回就够淘气的了。
  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古人也干过用长竿偷捅果园里果树、沙枣树的事,体验偷吃的乐趣。在《清平乐》里,辛弃疾就说,“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白居易在《池上》里写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句描写的是南方水乡儿童的天真——偷就偷吧,还要带出幌子来。

“最喜小儿无赖”


  古代儿童酷爱初春时放风筝,清代高鼎的《村居》是名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明代徐渭留下了近三十首《题风鸢唐突》,首首童趣逼真,如“春风谓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故鸢天。”“只因一线引鸢孤,跑过村乡第几都。小可儿郎三五辈,坏将多少绿蘼芜。”
  孩童总是幼稚顽皮的,不懂得爱惜小动物。徐渭的组诗里,有一首描绘了用弹弓打鸟的顽童游戏:“新生犊子鼻如油,有索难穿百自由。才见春郊鸢事歇,又搓弹子打黄头。”
  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则描写了儿童式的狡黠——学垂钓还怕出声把鱼惊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清代袁枚的《所见》,则捕写了一个突然想噤声捕蝉的顽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在内蒙古托克托,流传着一句训子名言:“让你念书。你偏偏要放猪!”在古代,逃学去玩的孩子也多了去了。清代宋湘就在《忆少年》中说:“老屋柴门树打头,青山屋后水自流。受书十日九逃学,恨不先生命牧牛。”——书斋外有青山绿水,为何不让我去亲近?先生假如让我去放牛,才中了我的心意。
  “儿童逃学频来此,——重寻尽有踪。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南宋刘克庄也在《鸟石山》中同忆了自己逃学到山中偷玩的顽劣之事。
  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更是描绘了一幅有生机、有情趣的乡野画面。

把无聊之事弄出了生趣


  儿童往往觉得什么都好笑,什么都有趣。大人觉得无聊、小孩玩着有趣的事情,古人诗中没少描写。南宋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超》中写道,“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说的足大中午不睡觉的顽童捉柳花。
  古诗词里有各种“贪玩不睡”的孩童:比如半夜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炎夏追逐萤火虫,“数点流萤亭外度,儿童戏逐月边星”(宋代赵必常《小亭夜坐即景》)。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杨万里在《稚子弄冰》中写出了童真烂漫——心地单纯的孩子把冰块当锣敲,把无聊之事弄出了生趣来。
  古诗词里还写到儿童爱模仿的天性。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童孙来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劳动本是艰苦的,孩子们却在其中找到了乐趣。

“社日儿童喜欲狂”


  孩子们总是喜欢过节,喜欢热闹。苏东坡的《守岁》中写“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形容的是除夕守岁的儿童强撑着不去睡觉。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七夕节,大人们拜新月乞巧,唐代诗人施肩吾的女儿也学着大人“拜新月”。哪管它巧不巧呢。
  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是成年人和儿童的狂欢日,如陆游在《春社》里所写:“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童斗草来。”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记录了这样的美好傍晚:田头祭社的鼓声如雷,喝好了的大人们被歪歪斜斜地扶回家,娃娃们则尽兴地玩着斗草的游戏,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片狼藉。
  看起来,古代的孩子玩得更亲近自然,诗行里有清新的乡土气息,词句里有诱人的生活情趣。
  时代进步了,现在有了各种电子产品,有了手机和网络游戏。对于现在的弦子来说,这是幸还是不幸?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我们还能给孩子们这样的童年吗?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国人时尚又便捷的生活方式让世界艳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高铁网络、电子商務、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 ”成为助推中国实体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引擎,带来新的居民福祉,这也成为会内会外谈论的热点话题。“新新生活方式”  当2017年“淘咖啡”在杭州正式亮相时,大家意识到,无人超市真的来了。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码进店,出门时在“结算门”停留几秒,所有
腾讯视频《创造101》节目的地铁广告  带着“菊外人”的困惑,最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叫王菊的25岁女生,以及她正在参加的偶像女团竞演节目《创造101》。  所谓“菊外人”,是王菊粉丝和《创造101》观众所总结的一个名词,指不知道王菊是谁,却被“给王菊投票”的信息所包围的“路人”。  对于这些“路人”来说,当王菊在节目中说出“重新定义中国偶像女团”的宣言,他们多少会有些不知所措。毕竟,大多数人在
在古人看来,这口塘之于文庙的风水至关重要  站在历史长河中看事物,就像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或有头有尾,或有始无终。考古发掘工作,也就是讲述一个地方、一个地点兴废沿革的故事。  这个发掘地点,是明清金华府文庙正前方的泮池所在.距离金华府衙以西约150米。府署衙门占据金华子城相对中心的位置,子城本来是唐代以前的金華城,五代吴越国王钱槿在子城外加筑了一圈城墙,形成内、外城的结构,外城称“罗城”,内城便是
通往論坛分会场的通道  自2001年成立以来,博鳌亚洲论坛不觉已经成长发展了17年。在短短不到20年时间里,海南博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海岛小镇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会议中心和合作舞台,博鳌亚洲论坛也由一个前领导人倡议发起的亚洲事务对话平台,逐渐成长为当前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并朝着世界性的国际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平台迈进。  博鳌亚洲论坛为何能迅速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会议性质非政府国际组织?
经过几十年,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正在发生剧变  浙江省玉环市,大体分为南北两半,北边的一半与大陆相接,中间隔着一条窄窄的半月形海峡,像半个括号包裹着南边的另一半——那是个孤悬海中的岛屿,玉环主城区就在岛上。  1977年10月1日,在这条海峡最东侧,也是整个海峡最窄的位置,一座大坝竣工通车。至此,玉环市的南北两半连为一体。  郑坚是玉环市当地人,在玉环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跨
中轴线的复兴,不仅是对北京名城风貌的展示、对旧城古建筑的保护,也为市民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为游客呈现了一个传统与新兴业态相互混合、不断更新的新北京。  晨钟暮鼓,作為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报时中心,鼓楼、钟楼南北对峙。在这两座巍峨建筑之间的广场上,大爷们打牌,大妈们唠嗑,小朋友们轮滑,游客骑着共享单车穿行在胡同之中,充满了祥和、宁静的老北京味道。  钟鼓楼已有700年历史,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从元代
世界杯,中國球迷关注什么
讲中国故事不是一些浮光掠影的拼凑,或只是视觉风格上的追求,而要与中国文化有精神往来  2017年6月28日晚,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个放映厅举办动画电影《大护法》的点映活动,观众席坐满,大部分都是动画专业的师生。  影片开场,平缓起伏的重重山峦勾勒出一幅水墨山水的场景。映后一位学生说:“这让我想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年的水墨动画经典《山水情》。”  “虽然不是刻意致敬,但让观众产生这种联想既有偶然也是必
眼珠外鼓,耳朵外张,鼻子宽大无比,鼻翼侧面像是勾起的云朵,嘴角弯到耳根,显出恐怖狰狞的神色——有人说,这样奇异的青铜器是外星人的遗物。  一般来说,想要解开历史的谜团,为传说找到物证,依靠遗址考古最为靠谱。遗址就像是钥匙,能打开一把把生锈的巨锁。但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却完全不同,它倒像是上天抛到世人面前的一把锁,而钥匙,却不见踪影。  这是距今大约5000年的文明,和中原的商代文明在时间上平行,但
以“三大号”为代表的数百家旅蒙商主营茶叶、骆驼、羊及其他国内外贸易,用驼队踏出了另一条“丝绸之路”  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诸多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这个蒙古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市”,现今仍有昔日商旅与丝茶驼路留下的痕迹。  “通事行”和旅蒙商    明万历九年(1581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创建了这座城市,称为“归化”。1737年,即清乾隆二年,在归化东北,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