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水电站引水隧洞安全监测资料简分析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ss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大断面(开挖洞径18m,衬砌后洞径15m)引水隧洞安全监测资料的初步分析,一则表明监测项目设置的合理性、可行性,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二则表明处于初蓄期的泸定水电站引水隧洞运行工况良好,发挥出应有的工程效益。
  关键词:引水隧洞安全监测变形开合度渗压锚杆应力
  中图分类号:TV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016-02
  1工程概况
  泸定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为《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推荐的22级方案中的第12级梯级电站。坝址距上游康定县城约40km,距下游泸定县城约2.5km,距成都市约300km,库坝区右岸有国道G318线相通,交通较为方便。
  工程枢纽由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组成,河床部位布置挡水大坝,左岸布置一条、右岸布置两条泄洪洞,引水发电建筑物布置在河床右岸。最大坝高79.5m,电站总装机容量920MW;水库正常蓄水位1378.0m,死水位1375.0m,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库容2.195亿m3,调节库容0.22亿m3,水库调节性能为日调节。
  进水口型式采用岸塔式,设置拦污栅、工作闸门及检修闸门。进水口前缘长100m,顺水流方向宽度34m,塔高47m。引水隧洞紧接进水口布置,共设置两条,中心间距为55m,1号引水隧洞长1763.093m,2号引水隧洞长1867.021m,纵坡分别为i1=0.575%,i2=0.543%。引水隧洞采用圆形断面,开挖洞径为18m,衬砌后洞径为15m,末端25m通过渐变段与调压室上游边墙相接。
  2地质条件
  引水隧洞洞身围岩为闪长岩、花岗岩,总体上以Ⅲ类为主,进、出口部分为Ⅳ类。Ⅲ类围岩岩体主要呈微风化~新鲜,裂隙较发育,次块~镶嵌碎裂结构为主;IV类围岩岩体弱风化、弱卸荷,块裂结构为主。裂隙与不利结构面组合可能形成不稳定块体。本文以2号引水隧洞为例,分段描述其地质条件。
  第一段(进水口):桩号(引2)0-030.00~0+000.00,为岸塔式。进水口后坡主要为岩质边坡,高程1390m以上浅表层为崩坡积堆积,厚约2~5m,坡度40€啊?5€埃匀黄赂叽笥?00m,岩质边坡未见较大的控制性不利结构面,坡顶覆盖层边坡坡度较缓,边坡现状基本稳定。桩号0-030m以前长约40m的闸室前段属弱风化上段、强卸荷部分弱卸荷岩体,卸荷松驰明显,岩体完整性差,呈碎裂~块裂结构,地基承载及抗变形能力低。洞脸开挖工程边坡高约120m,高程1390m以下为基岩,以上为覆盖层,基岩属弱风化上段强卸荷(部分弱卸荷)岩体,岩体松驰卸荷明显,多呈碎裂~块裂结构。
  第二段(洞身段):桩号引(2)0+000~1+838.071,洞向由S24€?0′35″W转为 S24€?1′25″E再转到S75€癊,开挖洞径18m,洞身围岩为闪长岩、花岗岩。其中,桩号引(2)0+000~0+060段:洞室水平埋深40~100m,垂直埋深20~70m,裂隙发育,岩体弱风化、弱卸荷,块裂结构为主,围岩主要为Ⅳ类,成洞条件差。桩号引(2)0+060~1+838.071段:水平埋深100~400m,垂直埋深70~410m;岩体主要呈微风化~新鲜,无大的断裂通过,裂隙较发育,次块~镶嵌结构为主,围岩以Ⅲ、Ⅱ类为主,具备成洞条件。但岩体中小断层及长大裂隙发育,断层倾角一般40€啊?0€埃?~10cm,应注意不利结构面组合在洞顶易发生掉块和在洞壁易产生塌滑现象。
  3监测项目
  在1号、2号引水隧洞洞身进口段(桩号为:引(1)0+022或引(2)0+022)和出口段(桩号为:引(1)1+720或引(2)1+824)原设计共布置四个监测断面,设置多点位移计、测缝计、渗压计和锚杆应力计,对洞身围岩的变形、混凝土衬砌与围岩接缝开合度、围岩渗压及锚杆应力进行监测。施工期,根据对引水隧洞开挖后揭露出的地质情况,同时为了满足施工期的安全监测,对部分存在不利结构面的洞身段增加了多套多点位移计和两点式锚杆应力计;对引水隧洞出口段的安全监测项目进行了优化,取消了出口段原设计的测缝计和渗压计。
  本文主要根据进口段和出口段埋设的监测仪器数据进行简分析,进口段的仪器编号分别为M301~M306(三点式多点位移计),Rr01~Rr06(单点式锚杆应力计);出口段的仪器编号分别为M31~M36(三点式多点位移计),Rr01~Rr06(单点式锚杆应力计),J1~J6(测缝计),P1~P4(渗压计)。
  4资料分析
  4.1正负号说明
  论文中规定,多点位移计以向洞室空间位移为正,反之为负;锚杆应力计以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测缝计开合度以张开为正,反之为负;渗压计渗压以受压为正,反之为负。
  4.2初步分析
  4.2.1进口段
  (1)多点位移计
  从M301、M302、M303监测成果看,1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的围岩变形分别在0~4.6mm之间、0~1.3mm之间和0~10.6mm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均已趋于稳定、收敛;从M304、M305、M306监测成果看,2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的围岩变形分别在0~0.8mm之间、0~1.3mm之间和0~8.1mm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均已趋于稳定、收敛。1号、2号引水隧洞右边墙围岩变形较大,且量值基本接近。
  (2)锚杆应力计
  从Rr01、Rr02、Rr03监测成果看,1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锚杆应力分别在-1.2~108.3MPa之间、-2.3~18.0MPa之间和0~123.2MPa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基本趋于稳定、收敛;从Rr04、Rr05、Rr06监测成果看,2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锚杆应力分别在-2.7~27.2MPa之间、-10.6~3.3MPa之间和-1.2~31.2MPa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基本趋于稳定、收敛。1号引水隧洞左、右边墙锚杆应力较大,呈对称状态,且量值基本接近。
  4.2.2出口段
  (1)多点位移计
  从M31、M32、M33监测成果看,1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的围岩变形分别在-0.3~1.9mm之间、-0.4~2.0mm之间和-0.3~0.3mm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基本趋于稳定、收敛;从M34、M35、M36监测成果看,2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的围岩变形分别在-0.1~2.2mm之间、-1.2~1.0mm之间和-0.6~0.7mm之间,所属測点测值后期基本趋于稳定、收敛。1号、2号引水隧洞围岩变形较小,且量值基本接近。
  (2)锚杆应力计
  从Rr1、Rr2、Rr3监测成果看,1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锚杆应力分别在-1.0~62.0MPa之间、-4.2~21.9MPa之间和0~11.2MPa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均已趋于稳定、收敛;从Rr4、Rr5、Rr6监测成果看,2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锚杆应力分别在-2.3~41.6MPa之间、-4.2~33.9MPa之间和-2.2~9.1MPa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均已趋于稳定、收敛。1号、2号引水隧洞锚杆应力较小,且量值基本接近。
  (3)测缝计
  从J1、J2、J3监测成果看,1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混凝土衬砌与围岩接缝开合度处于微张开状态,测值分别在-0.1~0.9mm之间、0~0.5mm之间和0~0.5mm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均已趋于稳定、收敛;从J4、J5、J6监测成果看,2号引水隧洞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混凝土衬砌与围岩接缝开合度基本处于微张开状态,测值分别在-0.2~0.4mm之间、-0.4~0.3mm之间和-0.6~0.4mm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均已趋于稳定、收敛。1号、2号引水隧洞典混凝土衬砌与围岩接缝开合度不大,且量值基本接近。
  (4)渗压计
  从P1、P2监测成果看,1号引水隧洞左边墙、右边墙所受围岩渗压很小,测值分别在-0.03~0.12MPa之间、-0.03~0.09MPa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均已趋于稳定;从P3、P4监测成果看,2号引水隧洞左边墙、右边墙围岩渗压很小,测值分别在-0.02~0.05MPa之间、-0.03~0.02MPa之间,所属测点测值后期均已趋于稳定。1号、2号引水隧洞左、右边墙渗压基本呈对称状态,所受外水压力不大,对结构的稳定运行有利。
  5建议及结论
  (1)进口段
  1号、2号引水隧洞洞身围岩的变形、混凝土衬砌与围岩接缝开合度、围岩渗压及锚杆应力测值均较小,且量值基本接近;围岩变形、接缝开合度后期均已稳定、收敛;围岩渗压、锚杆应力后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2)出口段
  1号、2号引水隧洞洞身围岩的变形、混凝土衬砌与围岩接缝开合度、围岩渗压及锚杆应力测值均较小,且量值基本接近;围岩变形、接缝开合度后期均已稳定、收敛;围岩渗压、锚杆应力后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3)其余洞身段
  根据施工期增加的多套多点位移计和两点式锚杆应力计监测成果,显示出围岩变形和锚杆应力在后期基本处于稳定、收敛状态;位于桩号引(1)0+255左边墙、顶拱和右边墙大部分锚杆应力计测点测值出现超量程现象,建议后期应密切关注该部位的运行工况。
  (4)在引水隧洞设置的监测项目是合理的、可行的,监测数据是可信的。
  (5)鉴于水电站枢纽处于初蓄期,具备条件时(机组检修等)应加强引水隧洞的巡视检查,发现缺陷及时修复,确保引水隧洞处于良好的运行工况。
  (6)建议在后期的运行管理中加强监测仪器的维护,确保监测仪器处于良好的健康水平,更好地发挥耳目作用,为水电站枢纽的长期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述毕,胡传安,马增翼,等.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技术论述[J].云南水力发电,2010,(03).
  [2]中國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大渡河泸定水电站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监测成果分析报告[R].2011,4.
  [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勘测设计院.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第二版)[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为主要依据,从结合校园生活,实施习作教学、通过多元化生活,加强学生的实践、关注日常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习作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习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  一、 引言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是国家中职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然而教学模式的教条化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发,所以,有必要做好中职语文教学情景创设,这对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次研究基于情景教学的意义,重点探究了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情景创设  一、 引言  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情景教学的研究
摘 要: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语文的写作能力不强。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职;语文;写作  我是一名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我所面对的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高,语文的写作能力也不强。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于是我便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使学生在写作文时下笔有神、乐写和善写。  一、 培养学生要坚持积累写作的素材  我们中国是一个屹立在世界东
该文给出了在用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反应堆中子通量时,反应堆启动过程对径迹计数影响的修正公式,即所谓的,“三角修正”。该修正与反应堆功率上升周期和径迹探测器被辐照时间有关
研制了反应堆裂变率探测器-固体径迹探测器,并测量了微型反应堆不同位置的燃料元件内单位体积的裂变率,求得了反应堆总裂变率,进而计算得到反应堆的功率。并与其他方法测得反应堆
摘 要:从小学语文教改开始到深入,全国地区的小学语文都在紧跟课改步伐,无论是在教学观念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不断地完善与提高以适应当下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新课标的影响与指导之下,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经过。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创新意识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一、 引言  在新课标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记叙文阅读与写作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长期的教学中,因为读写分离、读重于写的缘故,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情况下出现“无本可依”的情况,进而使得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初中学生记叙文写作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教学;评价体系  一、 引言  在目前的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大致都有一块心病,即“作文难”。不少教
采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甲醇阳极电氧化的Pt-Ru-W/C催化剂。通过循环伏安和电流-电势极化测量,研究了甲醇在不同阳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t、Ru、W的摩尔比为3:1:2时,在Ar气中600~800℃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