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杖”的“植”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云:“植杖,指放掉手杖,拿起耘田器耕作。植,置。”此注不确。虽然在文献中“植”有时也可训为“置”,如《尚书·金滕》:“相璧秉硅”(孔安国传:“植,置也”),但此处“植杖”的“植”还是训释为“倚”或“拄”为妥。《汉语大词典》即释作“倚杖”、“扶杖”、“立杖”等意,因为陶渊明在文中主要表现了他的归隐生活乐趣,故而借用《论语·微子篇》中荷蔡丈人“植其杖而芸”的典故。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植,倚也”,即拄着杖之意。朱熹集注则谓:“植,立之也”,亦通。依笔者所见,凡遇“植”前主语为老者,“植”后宾语为“杖”时,均应训释为“倚”或“拄”。如《后汉书·逸民列传》载,桓帝时党锢祸起,外黄令张升辞官归里,道逢友人,叹息世乱,相抱而泣。时有隐士陈留老父者,“趋而过之,植其杖,太息日”云云,不由使人联想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两相对照,“植”作“倚”解再明白不过。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之九“盗侠”条云:“相传黎斡为京兆尹时,曲江涂龙祈雨,观者数千。黎至,独有老人植杖不避。”此亦“倚杖”之意。
  在古代文献中,“植”还可释作“竖立”(树立)、“建立”、“插”等意思。《汉书》卷七十六《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綮,植羽葆,鼓车歌车。”颜师古注曰:“植亦立也。”张衡《西京赋》有句云:“植发如竿。”“植发”即发髻竖立貌。又如《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载:“鲁肃……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同书《太史慈传》曰:“(太史)慈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各一,出射之,射之毕,径入门。”这两处“植”的宾语是盾牌、标靶,均为射击的目标,自然应是“树立”地面或“插”入堑壕中的。再如《宋史·魏胜列传》:“已乃植云梯,置孢石,四面合围。”云梯更是非竖立不可了。前引《酉阳杂俎》一例中,那位植杖的老人并不是什么隐士,而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江湖高人。老人对黎斡说:“老夫有一伎,请为尹设。”“遂入。良久,紫衣朱鬓(音骂,束在额上的巾),拥剑长短七口,舞于庭中。……食顷,掷剑植地,如北斗状。”剑抛向空中,再飞落而下,定然是深深插入地中的。
  上举数例“植”的宾语都为物体,有时“植”的宾语还可是人的风骨气节。如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降臣”条说:“后世不知此义,而文章之士多护李陵,智计之家或称谯叟(指谯周)。此说一行,则国无守臣,人无植节。反颜事仇,行若狗彘而不之愧也。”这里的“植节”意为“树立气节”。
其他文献
张伯驹先生,字丛碧(1898—1982),河南项城人,与袁世凯不但同乡,而且是袁的表侄。他父亲张镇芳先任河南都督,后任直隶总督。他七岁入塾,九岁能诗,幼有“神童”之称。年方二十,三千多卷的《二十四
在分析国内大功率拖拉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某一品牌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进行实际的田间作业试验,试验表明国内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变速器实际操作复杂易出错,且其燃油经济
姜兔葵暗恋鹿白羽,始于2017年一个春日的雨后傍晚。她拖着两只大大的行李箱在四望亭路上查看门牌号时,眼泪已经陕要滴落在眼镜片上了。鹿白羽就是在这时出现的,他像是拯救姜兔葵
建立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几点经验苑伟在当今的改革开放时代,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的知识财富。自[988年以来,郑州大学正式发表的论著就有5557篱,科研成果达
新乡市档案馆在档案利用工作中,以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以快速准确地满足广大用户的利用需求为目的,在档案利用率下滑的形势下,采取“用后追访”的办法,了解
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分化为成肌样细胞的能力,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作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经腺病毒介导的MyoD(Ad—Myo
张明本来就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次朋友结婚,便多喝了几杯,回家不久,胃痛起来,就从抽屉里找出4片去痛片服下。谁知,胃痛一点没去除反而加重了,疼得满头冒汗,在床上直打滚,家人只好将他送到医院诊治。  事后,张明不解地问医生:“去痛片,去痛片,名字就是去痛的,我怎么没去痛反而加痛了呢?”  是啊,张明为啥服用去痛片反而更“痛”了呢?  据有关专家介绍,胃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就拿张明的慢性胃炎来说吧,也分为
人类环境的改善,给飞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大量的飞鸟对于机场来说是一大隐患,为了克服飞鸟撞击飞机的事件发生,在这里提供相关驱鸟防鸟击的思路和方法。 The improvemen
<正>~~
期刊
今人陆昕、李树琴主编的《奇联妙对传世佳话》(学苑出版社)第72页,编者解释书中人物王老先生所出上联“鼻孔子,眼珠子,珠子高于孔子”道:  此联中“珠”借用了“朱”的音,“珠子”实则指“朱子”。孔子、朱子都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但孔子的名声当然远在朱子之上……  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中居然还有个朱子!这使我吃惊不小。我只知道,朱姓源于曹姓,周武王封颛顼之后曹挟于邾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是为邾子挟。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