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计算是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第一步,计算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计算就像是楼房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磚块才能平稳垒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们打好基础。但是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也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学生们对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黄金时期,那么可能会不仅没有培养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们也会放弃学习数学。本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前言: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部分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仅仅是教导了学生计算规律,然后就让学生们无休止地做练习题,这种方式太过传统,尽管熟能生巧,但是却让学生们逐渐丧失了计算的兴趣。要知道小学数学的所有教学内容中大部分都涉及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考察,如果因教师的教学让学生们丧失了计算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时期,学生们的数学水平提高将会非常缓慢,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一、计算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小学生们计算兴趣的培养与保持是培养学生们计算能力的第一步,学生们只有愿意计算,才能让学生不断计算,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切忌不要枯燥地讲解运算规律,这种方式表面上看学生们在听懂运算规律以后会提升计算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会让学生们越来越厌烦计算。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境的方式增加学生们在计算时的体验感,让学生们在学习计算和以后的每一次计算都能将算式代入到情境中,增添了计算的趣味性。
  本人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课时,给学生创建了一个有趣的情境。由于学生们的年龄较小,我在创建情境时考虑到学生们的认知能力,所以采用了他们从小就听过的《白雪公主》的童话情境。首先我询问学生们:“你们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吗?”学生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然后我又接着说道:“你们只知道白雪公主故事的一部分,我却知道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每天生活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学生们齐声说想,我开始说道:“有一天,白雪公主在家时,小矮人的亲戚们来串门,白雪公主数了数一共来了9个亲戚,白雪公主拿出了小饼干款待他们。天黑了,小矮人们终于回来了,你们知道现在屋子里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吗?你们要是能告诉我,我再讲接下来的故事。”学生们被我讲的故事吸引,给我肯定的回答后,我开始教学,并且在黑板上画出了小矮人的分布图,学生们认真的计算着,最后告诉我一共是16个小矮人,我也把后面的故事告诉了学生们,在这节课中学生们被我的故事吸引,激发出自身对学习加法的兴趣,同时也因故事保持了学习加法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二、计算题的趣味练习
  小学数学中所有的计算教学完成后都少不了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巩固,但是枯燥的练习题也会让学生们感到厌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们计算能力时,即便是让学生练习也要增加趣味性,学生们愿意主动练习更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游戏的方式,增添计算题练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欢快、紧张、刺激的氛围下,加深对运算规律的印象,从而达到练习的目的。
  本人在《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的教学中,通过游戏,让学生们快速记住了九九乘法表的乘除运算。首先我选择了12名学生,其中10名学生代表数字0~9,还有两名学生代表乘号和除号。然后我让学生们玩“萝卜蹲”的游戏。例如:我说数字5蹲,数字5蹲,数字5蹲完乘号蹲。代表数字5和乘号的学生需要快速蹲下并站起来,然后乘号需要说乘号蹲,乘号蹲,乘号蹲完数字7蹲。数字7无需再说话,只要蹲下并站起来,此时代表答案的学生需要快速蹲下,即代表数字3和5的学生。如果反应慢了,学生需要接受惩罚。在这节课中,我让每个学生都玩了这个游戏,学生们在这个氛围中,也快速记住了所有计算答案。
  三、注意错题的纠正
  学生们在做计算题时有错误在所难免,良好的错题纠正教学也是提升学生们计算能力的良好渠道。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们进行错题的纠正,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错题本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们建立一个错题本,把所有计算错误的数学题全部记录在本上,时时翻阅。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检查错题的方法,很多学生计算题做错并不是因为不熟悉运算规律,而是因为粗心大意,可能小数点标错,也可能进位进错,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检查学生们的错题,总结出学生们都最容易犯哪方面的错误,然后再重点讲解检查这方面错误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省。第三点是教师应当让学生重复做错题本上的错题,再做一遍错题可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避免再错,同时也能让学生发现以前错误的原因。
  结语: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总的来说就三个方面:其一是计算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其二是计算题的练习,其三是计算错题的纠正。教师只要把控好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福红.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19)
  [2]王永德.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1(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年龄,对于任何学科都有所涉猎,其中最难的就属于初中物理学科了,初中物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基础又复杂的一门学科,包含了许多有趣的实验以及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物理活动,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讲解和分析才能培养更多学生,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必须在不断的有趣的刺激中慢慢摸索,让学生对于物理有了更深的兴趣才会提
期刊
摘要:高职学校本身便是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体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更能够为其未来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目前,对于高职体育教学,应当重视转变教学模式,实施模块式教学,将高职体育的教学氛围基础理论、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三个模块,并重点围绕三个模块实施教学。本文中便就模块化教学在高职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体育;模块教学;岗位
期刊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探索意义的学科,但同时它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和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贯穿了整个生活,生活又包含了整个数学。而数学在小学课程中更是一门主要课程,但从目前的形势看来,小学的数学教学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小学生缺乏在数学中的兴趣,同时由于小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思想能力上的偏差,导致了许多小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呢?如何做到“减量”不“减质”呢?我认为可以
期刊
摘要:新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逐渐从传统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转变,进而推动了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情,文章将以高校韩语教学为例,试析慕课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开展,进而为推动我国韩语人才培养,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关键词:韩语教学;慕课;建议  引言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语言人才教育事业逐渐备受关注,尤其是韩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成为我国所关注的重点,这主要是由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时代悄然到来“互联网+”的出现令多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对教育领域而言,正确认识“互联网+”,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不仅对提升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而且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进一步发展。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互联网+”时代要思考如何才能构建新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针对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课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环节成为了重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优良的阅读态度和习惯,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综合水平,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更加直观和清晰的认识世界和社会,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阅历。笔者通过对当前存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拙见,希望能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期刊
摘要:面临当前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情境教学得到高中俄语教师前所未有的重视。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是比较科学、完善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俄语课堂教学;情境教學;运用  引言  情境教学是高中俄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途径。机械、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时代的发展。高中俄语教师要积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设置多样化的情境,完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期刊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身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相应双减政策,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切实将双减政策落在实处。为此,我拟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情趣,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策略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而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形成了学校在义务教育发展历史阶段的重点组成内容,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蓬勃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个课程。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这个学科的理论知识问题较多,再加之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而在近年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开始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了应用,将其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