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短论权作序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语】《穿行在教育中》是我省惠州市惠阳区教育局干部、惠州市人民政府督学曾有华的新作。这位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人,不但怀着一腔热情穿行在教育中,而且没有放下手中的笔,用心地记录教育中的点点滴滴。正如他在新作后记中所述,"不只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即使我们步履蹒跚,甚至跌跌撞撞,但只要用心穿行其间,就会有收获。收获中会有无奈,但更多的是快乐,甚至是幸福"。
  我刊的黄治中原总编辑,为该书作序。从序中可领略到这两位老教育工作者的那份深深的教育情结。现将老总编撰写的序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1. 短
  短,篇幅短,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短文现象很有趣。
  十年前,《羊城晚报》有个小栏目《街谈巷议》,篇幅短则数百,长则千字,大受欢迎,历久不衰。
  近年来,短信风行,微博风光,短文浪潮席卷天下。
  曾有人这样总结:马克思主义是一本一本的,毛泽东思想是一篇一篇的,邓小平理论是一段一段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句一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表达趋势显得越来越浓缩,而浓缩的都是精华。
  孔子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传世经典《论语》,虽说有20篇,但除去描述性的文字,真正属孔子的话就是那么一段一段的,一句一句的。
  《圣经》,作为宗教的经典,除去其中的圣经故事,其精华《诗篇》(150篇)《箴言》(31则)和《启示录》(22则)也是一段一段的,一句一句的。
  还有,在法国卢浮宫中数万件艺术珍品都是买了保险的,惟独油画《蒙娜丽莎》没有买保险。为什么?因为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有那么雄厚的资本去承担这个风险。这幅世界级的巅峰之作,也不过是一个女人的半身像和简洁的景物,画面也不大。但是,达芬奇足足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这幅表面看来并不复杂的杰作。
  这样说,当然不是要否认巨著,如《史记》《红楼梦》以及《清明上河图》等,都是毋庸置疑的不朽长篇。
  从美学的角度看,简约是美的内核。简约不是简单,更不是浅薄,简约是丰富内涵的简洁表达,是最高层次的美。
  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看,凡是广为传播的,被广泛接受认同的,都是简明的,深入浅出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经典名著,但它难于被大众广泛传播和接受。从某种角度说,它是一种学院派的经典,只能供专家去研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可以肯定,越是简明的、精短的,越受大众欢迎。
  一篇短文,也许难见分量,但百篇集结起来,就非同小可。
  短中见长,本书正是。
  2. 实
  写短文,是小学生的水平;短而不空,则是专业的要求。
  本书的再一个特点是:实。
  实的要义有三:实事,实感,实诚。
  本书的实事展现有多种形态,或针对问题,或直面困惑,或指向现象,或瞄准事实。比如:《有感于总理听课》,说的是新闻事实;《为何不能与常识同行》,指向的是被常识绊倒的困惑和“易知而难行”的问题。
  短言论的实事叙述要诀是要言不烦。因为短言论的实事大多只是立论的缘由,展开的引子,实感的源头。作者深知这短文之道。
  实感是短言论的主体,本书的实感展现可谓多姿多彩。有的顺着实事挖掘、提升,将实事的叙述与自己的感悟融为一体,如《心灵中的孝是最珍贵的》《大胆去实践》《也说春天》等。有的借实事逆向或侧向展开,言此意彼,如《赞赏感恩教育》《用心了,就无遗憾》《看新闻照所感悟到的》等。有的就同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立论,如《重提“减负”》《还要说说“减负”》等,前者主要是写给小学教师读的,后者主要是写给高中师生读的。对象不同,感言有别;一事多感,各得其宜。
  为文有实事有实感,再加上老实、真诚地表达,不无病呻吟,不故作高深,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就达到实诚的境界。这一点在本书中的集中体现是行文深入浅出,心平气和,娓娓道来,与读者平等对话,洋溢着一种亲和力。
  实事、实感、实诚之言谓之实言。本书中半数左右的篇章就是以“实言”为笔名首次发表的。由此可管窥作者的为文动机和心灵追求。
  刘向在《说苑·说丛》中有言:“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孟子说得更有高度:“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寡、实、诚,既是文品的追求,也是人品的高地。
  文如其人,本书作者有华君正是实诚之人。
  3. 识
  短而实且有识,堪称为文大家。
  识,内涵丰富,包括常识、见识、学识、卓识,才识、胆识。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谓有识;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必有识;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更有识。一篇文字只要有识,就可圈可点,如果有卓识,就更是难能可贵。
  本书之识,表现在或对常见现象进行人文拷问,或对偶见现象进行联想反思,或对被人遗忘的话题进行新视角的情理剖析。如《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三个字三种排列,包含三个观点,蕴含递进、因果等关系,仅从题目就识见其中。再如《话说春游》,从“春游”成为一个符号,联想到16年前中日韩三国中学生在夏令营中的较量和16年后的“跟踪采访”,再联想到日本中学生的“爬山”训练及反应,然后进行剖析:“‘出了事也不找学校’或许是日本的学校之所以会大胆组织学生野外活动的主要原因,而‘学生出了事我们担当不起’是我们不轻易组织学生外出的缘由。我想这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社会心理了。我们的国民的心理为何就沦落到这般地步呢?”这样的剖析无疑是既有卓识又具胆识的。
  识跟新与深密切相关。文中有见识、学识,甚至有卓识、才识、胆识,自然就有新意,有深度。
  有识,是本书的又一个特点。
  当然,本书话题的论述还存在可再掘进、再提升之处。
  如果将短、实、识再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精”——精当、精粹、精悍、精辟、精美,这是没有终点的追求。
  4. 勉
  写完前面三个字,文章本应煞笔。笔者原先的构思也只写前面三个字,最先的题目就定为《“三字”短论权作序》。但写完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必须再写一个字,于是将“三字”改为“四字”,续写了“勉”这一节。
  这个“勉”,既有勉力之意,更有勉励、互勉之义。
  这源于作者的一句话。作者说:这是他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后一本书。这让我耿耿于怀,一种包含惋惜、期待的情感挥之不去。
  有华君刚年过耳顺,精力旺盛,就此放弃自己一生的积淀、爱好与特长,马放南山,封笔花甲,实在让人扼腕。何况,有华君是一位快枪手,一篇千字文个把钟就可了结。如果每月写一篇,一年12篇,只需花费十来个钟头,十年加起来也只是十几天。(当然,实际的脑力付出并非这样简单量化的。)然而,十年下来就有120篇,第二本教育言论集就水到渠成。这既不干扰有华君享受天伦之乐,也不影响他别的兴趣爱好,比如娱乐旅游,相反,还有助于他晚年精神生活的充实。
  说这是他的最后一本书,实在没理由。
  本书中超过半数的篇章是在两份校报——《惠阳区实验小学》和《惠阳一中实验学校》的专栏上首发的,获得读者的欢迎和赞赏。如果突然中断或易名,想必会给读者留下遗憾。
  作为有华君的同年至交,我既然为他的第一本书写了序,就期待他的第二本、第三本书,期待着为他的书再写一二篇序言。这种期待,在阅读本书时不断得到强化。虽然我没有写序的嗜好,有华君也未必再让我写。
  读者有期待,笔者有期待。
  有华君不妨重温一段话:
  春天是花开的季节,秋天才是收获的时光,“春华秋实”表达的就是这一情形。这样说来,还要再去育苗,再去栽花,让春去秋又来,这样就会在秋天里收获更多的果实,去点缀那令人向往的金灿灿的秋天。是啊,我也很向往秋风里的春天!(见《也说春天》)
  这段话是有华君自己说的,说得很好,蕴含深意——秋光见春景,青山夕照明。让我们共勉吧!
  仿效有华君,试写这“四字”短章,权作序语。
  责任编辑 李 淳
其他文献
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探讨和分析外语学习能力发展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学习者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因素构成外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影响外语学习能力可持续
为建立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洋葱RAPD—PCR反应体系,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Taq酶、Mg^2+、引物和dNTP4种RAPD—PCR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模板DNA用量、扩
学校植物园规模并不大,其间却有两三株桑树。我跟班上的孩子们正在做着二十四节气的语文实践活动,惊蛰那天,上完一节惊蛰的课程,我们出去看惊蛰风物。植物园里的桑葚已经开始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急诊车祸外伤病人创伤性应激障碍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急诊入院的80例车祸外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研究了置换QB-环上的有限生成投射模,证明了QB-环可以通过有限投射生成子的外替换和内替换来刻画.同时,还研究了QB-环上投射模的消去性.
考虑含有两个方差分量矩阵的多元混合模型,将一元混合模型下的谱分解估计推广到多元模型下.给出的方差分量矩阵的谱分解估计在均方误差意义下一致的优于ANOVA估计,最后还讨论了
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可看作是一连串发生在某段时间、某个(些)地点、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即故事。电影是以声音和画面为媒介的视听艺术,声音和画面成为了影像作品中重要的叙事手段。成长叙事被认为:“以个体经历一个或某些事件,使得自身社会认知、心理、精神世界观发生变化等有关情节为线索的影片叙事”。本论文中少年被界定的范畴为:“十岁到十五六岁,是从儿童到成人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少年是电影创作中的常见主体,一般以
超连续格(超连续完备半格)可以由函数空间刻画,并且超连续格(超连续完备半格)在Scott连续函数空间下是封闭的,进而其相应的范畴均是Cartesian闭范畴.
研究了双稳时滞系统波前解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在拟单调条件下,首先利用抽象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建立了R上时滞反应扩散系统解的存在性和比较原理,然后运用基于比较原理的挤压技术
分布式测试系统通常由大量的分布于各测试区域的测试单元构成,各测试单元按照某一特定的时序完成测试任务,为保证各测试单元能够完成同步测试任务,需要保证各测试单元的时钟同步特性,并且随着分布式测试系统高速瞬态化测试的发展趋势,测试系统对各测试单元的时钟同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IEEE组织于2002年提出的PTP(精确时间协议)协议则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为了满足分布式测试系统中各测试设备对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