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COPD急性加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51667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COPD急性期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气短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仅为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33―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为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以吸烟人群高发,其特点为发展缓慢、发作反复且迁延不愈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经济、精神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成为达到患者死亡的第4位大疾病类型[2]。本研究选择我院6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对其中30例在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并对其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2岁~87岁,平均(67.2±3.1)岁;患病时间2年~24年,平均(7.5±1.1)年。干预组男23例,女7例;年龄54岁-86岁,平均(67.1±3.2)岁;患病时间1年~23年,平均(7.9±1.3)年。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入组患者入院后即行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止喘、抗炎、吸痰、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措施,使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将盐酸氨溴索13mg与0.9%氯化钠溶液5ml混合,氧气流量设置为7L/ml,作雾化吸入,1d治疗2次,一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3]:(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情绪表现,多与患者交流,行心理评估,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讲解COPD相关知识等,介绍雾化吸入治疗相关注意事项,促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雾化吸入治疗中护理:辅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逐渐调节吸入氧气流量,对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严格监测,辅助患者排痰,轻拍后背,促进痰液排出;治疗后护理:及时拍背,鼓励患者排痰,及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增加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并对家属及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禁止吸烟、酗酒。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患者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气短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分析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仅为80.00%,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与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对该类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给予高度重视,切实保障患者病情能在最短时间得到最大程度的扭转。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会出现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则会导致呼吸衰竭、驱氧雾化吸入是一种氧气驱动给药方式,可快速湿化呼吸道,缓解呼吸肌疲劳,促进痰液排出。临床治疗发现,患者均存在不良情绪,治疗配合度欠佳,严重影响治疗效果[4]。
  本研究根据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情绪特点,实施心理护理,疏导情绪,普及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提示通过针对性护理可拉近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减少纠纷的发生[5]。
  综上所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林永霞,凡兰桂.COPD并发呼吸衰竭17例针对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94-95.
  [2]郭学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33):99-100.
  [3]李淑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针对性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33):7377.
  [4]姚凯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中的针对性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505.
  [5]刘璐.针对性护理在COPD急性加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4):159-16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钢板与髓内钉结合治疗胫骨单踝伴同侧骨干中、远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5-2015.05期间在我院骨科进行诊治的106例胫骨单踝伴同侧胫骨骨干中、远段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54例患者进行双钢板治疗;治疗组54例患者进行钢板结合髓内钉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92.45%(49/5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差异P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检验结果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
【摘要】煨法是为能够除掉药物中的挥发油和刺激性成分,减少副作用以及缓和药性,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本文就中药炮制的煨法进行详细探讨,并详细分析几种常见的煨法。  【关键词】中药;炮制;煨法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30―02  1 煨法的含义  中药炮制煨法是把药物采取湿面、湿纸进行包裹,放置在加热中的滑石粉,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中协助执行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第一次下床活动协助执行率”的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环节,分析现有妇科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协助执行率低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而后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妇科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协助执行率由25.6%提高至82%。结论:品
【摘要】目的:探讨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50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电子喉镜下手术(50例)、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50例)和全麻喉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50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和全麻喉显微镜下CO2激光手术的疗效优于电子喉镜下手术,但前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声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选择无固定模式,需根据多因素来综合选择。  【关键词】声带良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