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核对结合掌上电脑在胸外科安全输血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工核对结合掌上电脑(PDA)应用于胸外科安全输血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输血患者520例,将使用人工核对的方法进行(2018年3~9月)的260例次输血操作设为对照组,将使用人工核对结合PDA的方法进行(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260例次输血操作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输血操作中的双人操作执行率、取血时间、输血时间及安全隐患发生率。

结果

使用人工核对结合PDA的方法进行输血操作后,研究组的双人操作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取血时间和输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人工核对结合PDA应用于胸外科的输血过程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双人操作执行率,确保取血和输血的时效性,并减少输血安全隐患的发生。

其他文献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世界广泛蔓延。疫情早期,中国政府及时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合作开展病原学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新型冠状病毒碱基序列与2002-2003年引起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79%一致性。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特点认识的逐步深入,研究人员开发出不同的诊断方法,并陆续推出适于当时疫情防控与救治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至今,国内相关的诊疗方案已有8
肝癌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其5年生存率仅为12.1%。因而明确肝癌高危人群,选择科学合理的筛查方法,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肝癌筛查所使用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今后肝癌早期筛查的方法选择和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50万年前,人科人属的物种出现在非洲东部的平原上,这些人类的祖先被认为是从人科南方古猿属进化而来。时间又过去50万年,这些远古的人类从非洲扩散开来,在亚洲、欧洲和非洲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PcrV蛋白作为一种转运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控靶点,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
目的:了解一起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聚集性疫情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4月期间安徽含山县陆续出现的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医院HIV/AIDS病例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在云南省某医院就诊的HIV/AIDS患者455例,分析不同特征患者死亡构成比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55例患者中死亡67例(14.72%)。男性、单身、同性性传播、首次就诊CD4值≤200个/μL、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未服用美沙酮、合并乙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的患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