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医院HIV/AIDS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908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云南省某医院HIV/AIDS病例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在云南省某医院就诊的HIV/AIDS患者455例,分析不同特征患者死亡构成比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455例患者中死亡67例(14.72%)。男性、单身、同性性传播、首次就诊CD4值≤200个/μL、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未服用美沙酮、合并乙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分别为19.91%、35.77%、26.79%、19.09%、25.85%、16.32%、42.86%和21.78%。男性(OR=2.301,95%CI: 1.592~3.653)、单身(OR=12.334,95% CI:6.691~27.236)、未进行抗病毒治疗(OR=2.884,95%CI: 1.093~6.265)、未服用美沙酮(OR=14.237,95%CI: 3.229~24.692)、合并乙型肝炎(OR=4.565,95%CI: 2.343~13.122)或丙型肝炎(OR=3.881,95% CI:1.401~6.745)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首次就诊CD4细胞数>200个/μL的患者死亡风险较低(OR=0.391,95%CI: 0.232~0.84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累计生存率高于不接受的患者(χ2=21.090,P<0.05)。

结论

男性、单身、首次就诊CD4值≤200个/μL,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未服用美沙酮,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是HIV/AI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学科之一是化学。对于高中化学,不少学生感到不好理解、难学。如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可以
期刊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世界广泛蔓延。疫情早期,中国政府及时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合作开展病原学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新型冠状病毒碱基序列与2002-2003年引起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79%一致性。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特点认识的逐步深入,研究人员开发出不同的诊断方法,并陆续推出适于当时疫情防控与救治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至今,国内相关的诊疗方案已有8
肝癌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其5年生存率仅为12.1%。因而明确肝癌高危人群,选择科学合理的筛查方法,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肝癌筛查所使用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今后肝癌早期筛查的方法选择和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50万年前,人科人属的物种出现在非洲东部的平原上,这些人类的祖先被认为是从人科南方古猿属进化而来。时间又过去50万年,这些远古的人类从非洲扩散开来,在亚洲、欧洲和非洲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PcrV蛋白作为一种转运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控靶点,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
目的:了解一起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聚集性疫情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4月期间安徽含山县陆续出现的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