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于22 ℃保存24 h分离制备悬浮红细胞及浓缩血小板的质量评价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全血于22 ℃保存24 h分离制备悬浮红细胞及浓缩血小板的质量。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广东省茂名市中心血站招募的6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果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的相关规定。将6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两组献血者均分别采用五联采血袋采集全血各400 mL,共计60袋全血。研究组献血者全血置于22 ℃保存和运输,并于采血后24 h制备悬浮红细胞和浓缩血小板。对照组献血者全血于22 ℃保存和运输,并于采血后8 h内制备悬浮红细胞和浓缩血小板。两组献血者全血均采用白膜法制备悬浮红细胞和浓缩血小板。悬浮红细胞4 ℃保存至储存期末(制备后35 d),采用Bact/ALERT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其进行无菌试验;并比较两组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水平、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储存期末溶血率,以及K、Na、Cl浓度。浓缩血小板22 ℃保存至储存期末(制备后5 d),采用Bact/ALERT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其进行无菌试验;并比较两组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FHb水平、储存期末pH值、黏附率、聚集率及K、Na、Cl浓度。

结果

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悬浮红细胞储存35 d后,均无细菌生长;两组浓缩血小板储存5 d后,均无细菌生长;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悬浮红细胞储存35 d后,其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水平、储存期末溶血率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的相关规定;两组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计数、HCT、Hb水平、FHb水平、储存期末溶血率及K、Na、Cl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5、0.51、1.18、0.48、0.72、2.86、2.07、2.40,P>0.05);③两组浓缩血小板储存5 d后,其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储存期末pH值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的相关规定;两组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FHb水平、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储存期末pH值,以及K、Na、Cl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0.16、0.56、2.43、0.36、2.50、1.85、1.75、0.32,P>0.05)。

结论

22 ℃保存24 h制备的悬浮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全血22 ℃保存过夜分离制备悬浮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的方法可行。

其他文献
1888年,德国Langenbuch成功完成首例肝脏切除术,标志了肝脏外科的诞生.随后,肝脏外科经历了不规则“盲目”肝切除、规则性肝叶切除、不规则局部肝切除、解剖性肝段切除等发展
期刊
为了拓展护理事业,寻求妇幼保健工作发展与护理领域的延伸,我于2005年10月~2006年4月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
自德国外科医师Langenbuch成功完成世界首例肝脏切除术后,肝脏外科经历了规则性肝叶切除、肝段切除及精准肝切除.21世纪,随着解剖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外科手术器械及检
期刊
目的分析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输血前血型血清学特征。方法选择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拟接受输血治疗的6 890例免疫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标准:临床诊断明确、病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完整者。应用试管法、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法、吸收放散试验等方法,于输血前对研究对象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检测。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趋势与全世界一样呈上升阶段.我国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城市发病率超过10%、城镇为5%~6%、农村地区约为3%,患者约6 000万[1]。
目的探讨天津市滨海新区Rh+献血者Rh血型表型的分布情况,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输血科留存的2 672份Rh+库存悬浮红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悬液红细胞均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血站;②血液经Rh系统中抗-D检测,确定为Rh+血型;③血液入库时,严格核对运输条件
1888年,德国外科医师Langenbuch完成了世界首例择期肝切除手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肝切除术已由传统手术模式逐渐向精准肝切除方向发展.rn2007年,Fan[1]报道了“以肝中
期刊
目的探讨未洗脱二甲亚砜(DMSO)冰冻复融血小板的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山东省东营市中心血站制备和保存的60份(每份为200 mL)未洗脱DMSO冰冻复融血小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复融后血小板原液组(n=60)。取复融后血小板原液组血小板10 mL与复融后的新鲜冰冻血浆30 mL,按照体积比为1∶3的比例混匀后,纳入血小板混合液组(n=60)。并随机选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HCC-LM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经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后的人肝癌细胞HCC-LM3的生长抑制率,初步观察姜黄素对人
目的 研究应用新型复苏液对海水浸泡伤小型猪的电解质紊乱纠正的效果.方法 取4月龄贵州Ⅲ系小型猪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A、B两组,每组各10只.使用单纯海水浸泡3h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