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学习的开展,是通过教师在学生学习开展之前设定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针对初中数学问题学习情境教学创设的原则进行简要归纳,再以通过问题创设研讨情境、形象化问题情境、冲突情境等策略,探究问题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 问题学习;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5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新要求。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目标设定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以发展,通过与教师、同学的探讨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一、问题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创设的原则
  第一,开放性原则。初中课程各学科的知识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主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首先应确保问题情境的内容与方式的开放性,为学生的思维成长提供足够自由的发展空间。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确保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关学科有一定的关联性,确保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二,认知性原则。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融合新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差异,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想适合的难度,促使学生以求知欲为推动展开自主探究实践,使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效结合,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启发性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得以发展,在相较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浅析问题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通过问题创设研讨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时期,在数学教学展开时,教师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问题的设置为学生构建合理的课堂研讨情境,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得到提升。此外,科学合理的研讨情境能够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而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初中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内容都需要以假设作为前提,通过实践进行验证,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研讨情境教学中,具有猜想性、假设性的内容是必要的前提。许多科学与数学定理,都是先提出假设,以猜想为前提基础,再通过大量的实践、计算加以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运用反证法,先假设某一命题相反的方向,再推论这一方向上的命题矛盾,使原方向上的命题得以成立。如证明质数有无穷个以及鸡兔同笼的题目等。
  (二)构建形象化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复杂的学科,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学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道具、图形等,将抽象性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减少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多边形的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模型道具,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各种形体之间特征的区别,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化,建立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之间的关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维度探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能力全方面发展。
  (三)创设完善的冲突情境
  教学中合理的冲突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固有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与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观念与意识不断发生转变。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当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的答案与实际答案存在冲突时,会从其他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寻找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内容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冲突情境,在进行x2=6x这一问题的解题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解题。如将两边同时除以“x”进行分解,得出x=6;或将x2=6x转换为2-6x=0,再通过分解得出x(x-6)=0,从而得到x=6、x=0两种答案。通过不同的解题方式所得到的不同的答案,促使学生针对相似题型进行主动的探究,从而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学习数学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乐趣的同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以发展,创新、探究能力得到锻炼。通过设问的方式构建研讨情境、形象化问题情境、冲突情境等数学情境,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付兴华.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53-54.
  [2]吴徕斌.基于问题学习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08):20-21.
  作者简介:段继峰(1981-),男,籍贯:山东济南,汉族,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伴随着高中教育的持续发展以及高中学生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出现的问题就是数学学困生数量不断增加。出现的这些学困生在智力方面和其他学生没有很大差别,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他学科是否学好,甚至对学生的升学带来很大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有关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的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
摘 要 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视角,针对童话阅读的重要性展开分析讨论。希望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童话阅读;儿童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40-01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以想象、夸张、拟人等手法去描绘奇妙的世界,阐释深刻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清晰认识到童话阅讀的
摘 要 小学语文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应重点对其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当他们有了兴趣,则就会主动去学习,进而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大幅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对相关教学策略展开展开积极探索,以获得更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
项目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到日常生活,据权威部门资料显示,笔记本电脑2007年单年销量为700万台左右,2008年近1000万台,2009年超过1300万台左右,增长势头强劲。目前国内用户手中持有笔记本电脑总量大约四千万台以上。2002年-2009年连续多年笔记本电脑增长率都保持在60%以上。笔记本的广泛使用造就了巨大的维修市场,而有足够能力维修笔记本电脑的服务中心
目的研究半导体激光和高压静电场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和内皮素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和糖尿病模型组42只。大鼠腹
摘 要 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构思是写作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所在,动笔之前的精心构思对整个写作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作构思包括审题、立意和选材等活动。本研究探索问题化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构思中的实践应用。问题化学习是一种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主体出发,从构思过程出发,学生据此可以确立中心问题,明确文章的立意,进而选择文章的题材,甚至是谋篇布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