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探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样做能更好地突破农村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给农村语文教育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为了更好地在农村教育中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本文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几个策略:目标明确,切勿盲目随意;夯实环节,力戒流于形式;开放适度,避免教条主义;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策略
  
  新课改给农村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农村教学带来了更大、更灵活、更富弹性的空间。尤其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样做能更好地突破农村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给农村的语文教育带来一次新的革命。但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是教条、机械地照搬照用,那只能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应在突出综合性的同时加强引导,避免盲目综合、无序综合。
  
  一、目标明确,切勿盲目随意
  
  “综”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使他们学会在各个领域合里学语文、用语文,在运用中提高语文的能力,教师就应加强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切合实际,有所侧重。例如,农村中学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普遍较强,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故而应着重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简单问题,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引导学生收集农村红白喜事、店铺开张中的对联。几年下来,收集最少的也达十多幅,有的学生按春联、婚联、寿联、开业对联等一一分类。有的学生留心观察并收集农村欢宴中的对联,发现这些对联很有讲究。于是他们按大门、头门、厨房门、侧门、后门等地方分类收集。堂屋侧门联“幸有素餐娱雅客,无珍味宴嘉宾”;厨房门联:“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方晓路难行”……还有的学生专门收集迎春联,男女寿星50至100岁的通用联,等等。我组织学生将这些收集来的对联编辑整理成《日常生活通用对联大全》,每当亲戚朋友遇红白喜事时,很多学生信手拈来,过过农村“小秀才”的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尤其适合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们应大力支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学习辨别是非曲直,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在具体施行时,教师要有所侧重,不能盲目随意,使农村的孩子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综合,在灵活生动的综合中提高,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二、夯实环节,力戒流于形式
  
  综合性学习丰富了农村中学原有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渠道,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根据以往的教改实践,在农村中学实施综合性学习一定要注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在综合性学习中,一定要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综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如在教学《春》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去春游,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用耳、鼻、手去全身心感受。再让学生各抒己见,口头表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春天。再次,放《春》这一课的朗读带。最后,回校后让学生从“春花”、“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感兴趣的专题,写几段文字,或分类收集诗句,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壁报。这一设计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也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却又有深度、有质量,很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归纳性、综合性,既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与兴趣,又能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三、开放适度,避免教条主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了语文学习上一场前所未有的语文学习的革命,它在内容的安排上有较大的伸缩余地,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各个学校既有选择的空间,又有创造的余地。但在实施过程中切忌“一刀切”而走入“教条主义”的误区。例如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4点要求,没有哪条是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也没有固有的框架、模式。学生在活动后有丰硕的成果,固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更值得关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如何?感情是否投入?合作情况怎样?处理事物都采用了一些什么方法?有没有科学、严谨、诚实的态度?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他们遇到困难时怎么办?我们在评价时,应重点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以有利于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
  神、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富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四、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这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不是瞬息可成、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更应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为学生的养成教育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
  
  以往的语文教学囿于一个较为狭窄的范围中,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课本是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课堂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农村中学潜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与利用。综合性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农村中学充分挖掘当地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及体验的联系方面,农村孩子不一定比城里的孩子差,特别是在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还会比城里的孩子丰富、深切。例如,在进行“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这一综合性活动时,我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融入美丽的大自然,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自然,在观察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当然,要想真正发挥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的作用,也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和做法,还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回家查资料受条件限制,学校设备也有一定的限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灿烂夺目。
其他文献
摘 要: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注意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探究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观察、思考、经历和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苏教版数学教材 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的兴趣 生活经验    我深深体会到苏教版课程标准教学教材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
一、引言    英国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一经问世即受到广泛好评。然而,由于此书中含有诸多双关语、藏头诗、典故和文字游戏,其翻译难度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当时就有卡罗尔的朋友认为此书不可译)。目前,在我国图书市场上,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中文译本多达二十余版,但每个译本既有令人叫绝之处,又有令人难
摘 要: 本文以例证的方法简要分析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和其对女性的那种既渴望又畏惧的矛盾观。首先概述了在父权意识影响下海明威的两性观,然后以海明威笔下不同的人物形象及其生活的不同时代背景和特征为论据来论述海明威笔下的两性形象及其突出的人物特点,即那些被摧毁了生活目标而陷入迷惘的主人公们一步一步发展成为面对艰难的人生不消沉、不退却、冷峻地与命运抗衡着的“硬汉子”形象,以及他们对不同女性的态度。  关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字母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字母词在语言生活中的使用须加以适度的规范,并提出了其他几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字母词 现代汉语 问题 规范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进程和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许多新事物、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入国内。这些新鲜事物需要用新词语来表达和描述,在对外交流及接触外来文明的过程中,有些词语原来没有,
北海老城作为北海文化旅游的突破口,对北海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本文对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开发提出一些构想。 Beihai Old Town as a breakthrough in the North
一、新课标人文性要求及鲁迅启蒙教学的意义2005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专门编写了一个“初识鲁迅”单元,收录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
摘 要: 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在此期间,他先后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这对西方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因此而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思想被称为“哲学史上的转折点”。本文主要简释其后期哲学思想:词的意义及用法,是词在语言实践中的使用,词和语句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能获得意义,并探讨这一哲学观和语境的关联。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言哲学观 语境    一、引
在平时教学中,课后练习常常是可有可无的尾声,布置学生回家写写,或是当堂喊几个人回答一下,也就完事了,这无疑是对课后练习价值的漠视和浪费。实际上,这些练习都是教材编者认为学习本文(单元)应把握的重点难点,或是通过学习应达到的一个目标。从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课后练习可分为技能型的,如写字、抄写词语等;理解型的,如就文中某一段、某一点设疑,谈体会等;拓展型的,续写或让学生找相关、相连的文章读一读等。
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优美的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好的文章亦有音乐般的韵律美和旋律美,生动的课堂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和结构美.无疑,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
我有幸参加了香港举行的“第五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交流活动”,在此次活动上,我听到的第一节课是来自台湾的吴淑芬老师执教的(托尔斯泰),教学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