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密信解开李大钊遇害之谜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惨遭反动军阀杀害。那么,是谁出卖了这位革命领袖?他又是如何遇害的?残杀烈士的凶手伏法了吗?
  成为北洋军阀眼中钉
  中共一大后,成立了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后又成立了中共北方区委,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
  革命形势日益高涨,李大钊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北洋军阀多次通缉抓捕李大钊,不但搜查了李大钊在北京的住所,还派兵到乐亭他的故居去抓人。
  “三·一八”惨案后,北京一片白色恐怖。1926年3月底,李大钊等人接受了苏联同志的建议,将国共两党在北京的领导机关迁入位于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俄国兵营内。
  为了抓捕李大钊,大批特务化装成车夫、小商贩,天天在苏联大使馆旁边的旧俄国兵营门口窥视,凡是兵营出来的人,都有特务盯梢。在李大钊身边负责交通工作的地下党员阎振山和厨师张全印,就是这样被特务秘密逮捕的。
  李渤海叛变投敌
  1926年9月的一天,京师警察厅侦缉处长吴郁文接到警察厅总监陈兴亚的命令,让他马上派人到北郊警察署审理共产党的案子。
  侦缉二队队长王景有和四队队长杨恩华带人赶到北郊警察署,看见警察正在拷打一个在街上散发传单时被抓捕的人。经过严刑拷打和“多方劝导”,此人招供自己叫李渤海,是中共地下党员。李渤海叛变投敌,将李大钊隐匿在东交民巷俄国大使馆的情报及其他党员名单供出。吴郁文、陈兴亚大喜过望,马上报告了张作霖。
  1927年4月5日夜,按照张作霖的密令,陈兴亚召集吴郁文等人秘密开会,制订抓捕李大钊的行动方案。4月6日清晨,吴郁文率大批军警直扑东交民巷使馆区。枪声响起时,李大钊正在里屋伏案办公,大女儿星华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妻子赵纫兰带着小女儿炎华在院内散步。听到枪声,星华惊吓得扔下报纸,扑进父亲怀中。李大钊镇定自若,安慰女儿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说着,他拉着女儿的手,走进兵营北楼二层东边的一个僻静房间,坐在一张椅子上,把女儿揽在身边。
  片刻间,屋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一群军警拥着之前被捕的阎振山闯了进来。一个便衣特务指着李大钊问阎振山:“他是谁?你认识他吗?”
  阎振山摇了摇头,说:“不认识。”
  吴郁文走上前来,冷笑一声,说:“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就是李大钊!”
  军警逮捕了李大钊、路友于、谭祖尧等30余人,还抓走了赵纫兰和李大钊的两个女儿。
  从容走上绞刑架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敌人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李大钊坚贞不屈,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在《狱中自述》中自豪地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敌人转而采用软化引诱的办法。张作霖的参谋长杨宇霆亲自出马,他以同乡身份劝降李大钊:“李先生,只要你肯为张大帅、吴大帅效劳,保你官职在我之上。”
  李大钊轻蔑地回答:“张作霖是狰狞之子,吴佩孚是狼狈之儿,我岂能为他们效劳。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李大钊被捕后,中共和各界进步人士千方百计进行营救。
  蒋介石给张作霖发来密电,要求“速行处决,以免后患”。
  1927年4月28日,张作霖下令杀害李大钊。李大钊神态慈祥,目光和悦,泰然自若,第一个从容走上绞刑架,牺牲时年仅39岁。
  旧警察无意吐实情
  李大钊牺牲22年后,他当年预言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国实现了。
  1949年2月2日,北平市公安局郊七分局局长朱文刚奉命带人前去接管国民党警察局外七分局管辖的功德林监狱。当他们走进一间大房子里时,朱文刚看见靠墙处摆放着一座庞大的绞刑架,便问道:“你们用这个洋玩艺处决过死刑犯?”
  一名留用的旧警察回答:“听说用它绞死过贵党首领李大钊,那以后好像再没用过……”
  朱文刚闻听,心中一惊,他对在场的旧警察厉声命令道:“你们把它给我看好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动,听见没有?”说完,朱文刚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往市公安局汇报。
  局长谭政文听了朱文刚的汇报后,马上报告了北平市委书记彭真。彭真立刻意识到,杀害李大钊烈士的绞刑架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物,应当妥善保管。他指示谭政文,由市公安局文保组的民警配合市政府文物接管组的同志,把绞刑架从功德林运送到北平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这座绞刑架是北平市文物接管组接收的第一件文物,被编为0001号,摆放在历史博物馆陈列室最醒目的位置。
  密信指出凶手
  杀害李大钊烈士的凶器被意外发现,引起市公安局民警追查杀害烈士凶手的念头。1951年6月5日,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侦查处长冯基平收到一封来自铁道部公安局的绝密信函,信中写道:
  “本部房产管理所中统特务分子阎振郎反映:原李大钊同志被害之主谋人,即当时张作霖之侦缉处长吴郁文,化名博哉,现住在北京鼓楼湾菖号,希望迅速调查处理为荷。”
  冯基平马上叫来副处长狄飞,把信递给他说:“你来负责这项工作,一定要抓住杀害李大钊同志的凶手!”狄飞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调查科侦查员温振海。
  第二天,身着便衣的温振海骑着自行车直奔鼓楼地区。在鼓楼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从户口底册上查找到一个叫吴博斋的人。登记显示此人69岁,汉族,北京密云县人,无职业,住在旧鼓楼大街四号。温振海心中暗想:“吴博斋”与密函中提到的“吴博哉”谐音,只差一个字,年龄也差不多,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温振海决定前去探个虚实。
  来到旧鼓楼大街四号房前,房门没有锁,温振海借口找人走了进去。他看见屋里有一张床,床上歪躺着一个老头。老头很瘦,满脸病态。温振海走上前去,关切地问:“老人家,您病了吗?身边怎么没人伺候您呀?”
  “唉!老了,活不了几天了。”老头一边唉声叹气,一边用异样的目光死死盯着温振海。
  温振海从老头的目光中察觉出他不是一般的人。为了不打草惊蛇,他退了出来。从老头的邻居处,温振海了解到,这个老头就是吴博斋。
  为慎重起见,狄飞又安排侦查员查阅了接管的敌伪档案,提审了在押的国民党北平市的中统、军统特务,证实吴博斋就是吴郁文。
  1951年6月20日,吴郁文被抓捕归案。吴郁文对策划、抓捕李大钊的罪行供认不讳,人民法院根据他所犯罪行,判处其死刑。
  之后,杀害李大钊的主要凶手陈兴亚、雷恒成、王振南等相继落网并伏法,这是对李大钊等革命先烈的一个告慰。(吕丽妮荐自《中国1927—解密80年前中国政局的历史谜团》 中共党史出版社)
其他文献
11年前,雇主把刚出生几个月的女儿丢给了保姆韩玉香,留下一张仅剩10元钱的银行卡便人间蒸发了。11年来,无论日子如何艰难,韩玉香和父母都悉心照顾着这个被遗弃的女孩。“保姆姐姐”的善举和大爱引来赞誉如潮……  雇主狠心遗弃亲生女  2004年臘月二十八那天,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水富村村民韩新平家里一派喜庆气氛。并不富裕的他们,提前杀掉准备春节吃的老母鸡,来款待一位陌生的客人。这位客人就是在外地当保姆的
家训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它在个人的修身、齐家、立德、立功、立言、接人待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汉代起,家训随着朝代演变逐渐丰富多彩,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诫子书》《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在過去,读书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整个家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古代家训中,有关训诫后辈读书的内容非常多。  提及古人教诲后辈读书的
這是一部深入研究1844年中国遭遇摄影术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的拍摄活动的摄影史著作。全书呈现出自1844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初,20位西方摄影家在中国摄取的历史影像,非常独特地展现出百年中国许多重要的历史细节。全书图文并茂,血肉丰满,深入浅出的文字与极其有价值的图片呈现了1844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在中国的影像活动及其历史意义。在几百张珍贵图片中,有的是首次在国内展现。  作者:南无哀 
近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宣布1月24日为International Day of Education(國际教育日)。决议由尼日利亚和其他58个会员国共同通过,表明了坚定不移的意愿,支持为所有人提供包容、公平和优质的教育。  该决议呼吁所有利益攸关方,包括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组织、民间社会、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私营部门、个人等关注国际教育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教育专门机构,将与主要教
〔摘要〕分析当前图书馆新读者入馆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总结目前图书馆入馆素质教育服务的应用现状,通过引入互联网 服务模式,揭示了服务模式的内涵及运行机理,尝试构建以资源推广和平台整合为视角的图书馆新读者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新的服务模式,对联动平台建设中所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针对服务模式下不同平台对接的问题,设计一种实现不同类型异源异构平台的互接入技术。阐述了新读者素质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思路,
拥抱全新人生,彰显“后浪”力量。  6月,属于莘莘学子的收获时节。在学年步入尾声之时,他们收获了知识、友谊、难忘的经历,满载而归,拥抱盛夏,开启全新的旅 途。  对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6月尤其刻骨铭心。他们有的步入高考“战场”,为十年寒窗画上圆满的句号;有的斩获心仪offer,即将步入海外高校深造。不论踏上哪一条道路,少年们昂扬进取、朝气蓬勃的风貌,都以其强烈的感染力,为这个夏天平添了青春的朝 气
今天我想讨论改变世界的话题。很多人会问我是怎么创立企业的,或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但是,今天我想要讨论一个不一样的问题:不是“怎么去创立”,而是“为什么创立”,这是使命的本质。  今天我想说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相信你的使命”。  2004年,我之所以创立Facebook,是因为我觉得能在网上和人联结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那时候,互联网上有很多网站,你可以找到差不多所有的东西,如新闻、音乐、
〔摘 要〕创新性地将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应用于我国的盐湖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对该领域技术创新团队的合作网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网络的拓扑结构并进行量化构图,直观高效地反映出我国盐湖资源技术创新团队的全局状态。判断并分析了创新团队的层次结构、成员状况,以及知识交流与合作情况,通过确定在该领域的关键学者及其研究方向,发现学术科研团队中隐藏的各种关系,探索我国盐湖资源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盐湖资源;
能够在专业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其职业生涯往往是“无趣”的。他们从职业之初开始做一件事情,反复磨炼,没转行,没跳槽,无职业規划,不和人竞争……突然有一天,他们声名鹊起,就成了高手。  小野二郎,就是这么一个人。2011年,日本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寿司之神》,说的就是他的故事。  小野二郎二战后回国,开始学做寿司,就这么一直做了60多年,现在已经91岁了。他的寿司店在东京银座地铁站旁边,只设十个坐席,每
〔摘 要〕在“互联网 ”时代,政府官方微博的有效运作和管理对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作为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其政府官方微博的建设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以新浪微博认证的地方人民政府官方微博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收集和汇总江西省11个设区市人民政府的官方微博在2016年第二季度期间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分类和评估,并提出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