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旱种降低水、陆稻锰素吸收提高锰素利用效率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揭示覆膜与裸地旱种对水、陆稻锰(Mn)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以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淹水种植方式为对照,设置覆膜和裸地2种旱种方式,研究了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对M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陆稻中旱3号覆膜旱种的产量较对照显著降低9.0%,而水稻覆膜旱种的产量较对照无显著差异,陆稻和水稻裸地旱种的产量分别较水种显著降低11.7%和8.0%。旱种使稻株的含Mn量、稻米中的含Mn量和Mn素累积量均减少,而Mn素物质生产效率、Mn素籽粒生产效率和Mn素收获指数均增加,旱种还使M n素在稻株穗部分配比例增加,在叶片和茎鞘中的分配比例表现不一。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生育后期稻株含Mn量提高13.1%~20.6%,Mn素累积量较少5.2%~9.6%,Mn素物质生产效率和Mn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Mn素收获指数增加。水种时中旱3号稻米中Mn含量明显低于武香粳99-8,而旱种时则表现相反。表明旱种稻株对Mn素吸收利用因种植方式和品种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其他文献
一个经济体的持续健康运行是由经济体实施的发展战略、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制在于这三个要素的配置失当.我国进入中等收入
比长基线场是长度计量标准,是对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测距精度和仪器常数检定的重要基础。比长基线场的科学管理是测距仪检定精度和可靠性的根本特征。本文对比长基线场的精度管理、环境管理和检定管理等进行初探,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为探明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合理机插株行距配置、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物质生产特征,以大穗型品种甬优2640、甬优8号,中穗型品种武运粳24号、宁粳3号和小穗型品种淮稻5号、淮稻10号
作物水分敏感系数是指导有效灌溉和优化配水的关键参数,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对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空间统计建模,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分别基于 Mor
为了给寒区犊牛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该文设计并建造了一种温室型犊牛舍。以传统犊牛舍为对照,对其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舍外平均气温为-17.3℃、相
为更进一步了解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性,该论文对可逆变色竹塑复合材的温度与光响应及热学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对变色时间的影响、变色复合材料的曝晒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水盐度和灌溉量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三种灌溉水盐度(电导率 EC):0.35(淡水)、4.61(微咸水)和8.04 dS/m(咸水),分别以 FW、BW 和 SW 表示;两个
构建了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发电成本和环境影响的双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应用模糊支配将双目标函数转化为单个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模糊支配的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并对模型进行求解.
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插值方法的研究对流域尺度作物耗水时空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海河流域162个国家农业气象站3a(2003-2005年)旬值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