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激光治疗CSC病变106例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原发部位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如果视网膜色素上皮出现局限性损害,其屏蔽作用受到破坏,渗液即可通过破坏的色素上皮进入视网膜下腔并在该处积存,使视网膜向前隆起,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因而出现中浆症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荧光素渗漏点。以往采取微血管扩张药物静脉注射,疗程长,复发率高,我院于2004年采用氩激光光凝治疗97例(106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本市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 方法 对温州市中心血站2009年1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1.66%,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1.39%;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1.24%,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7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7例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DVT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287例手术患者术前37例检出DVT,发生率为12.89%。DVT组年龄40岁以上各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患者(P <0.05),术前卧床时间30d以上比例最高(P <0.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西药抗炎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可吸收明胶海绵为支架,利用牙体本身种子细胞、诱导分子、加MTA封闭诱导,临床冠部牙髓再生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可能性。 方法 选取临床上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130例,去除冠部感染牙髓,保留根部活的牙髓,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支架加MTA封闭,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覆盖,观察症状转归情况、牙髓活力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症状好转情况,术后1个月牙髓活力情况,实
期刊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多发的、难治性疾病,随着关节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方法,对治疗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疼痛性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有良好的疗效,为使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达到预期效果,术后对其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2008年8月1日~2010年7月31日收治的48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常规骨科术后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对两组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131I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甲亢的疗效,探讨131I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甲亢的可行性。方法 对62例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复发或疗效差的儿童及青少年甲亢患者进行131I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研究。结果 131I治疗后随访3~7年,62例儿童及青少年甲亢患者中30例痊愈,22例明显好转,10例甲减;36例合并突眼患者中,16例突眼基本恢复正常,8例缓解,10例无变化和2例加重。结论 对A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 对初诊初治全血细胞减少2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因中造血系统疾病占80.2%;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9.8%;而在造血系统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为多见(占17.4%),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巨幼细胞性贫血(MA)紧随其后分别占16.1%、14.4%、14.1%。非造血系统疾病中各种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全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腔内导管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5月~2006年3月间应用腔内导管电凝术治疗34例38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侧行导管电凝加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5侧行导管电凝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配合分支曲张静脉环形缝扎术。结果 全部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3~16个月无复发,5例术后胫内侧麻木,4~7个月麻木感消失。结论 微创导管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
期刊
随着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胰腺炎已经由最初的禁忌证逐渐成为适应证,然而其手术时机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我们于2005年5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28例,全部成功进行LC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患者血清IL-18和IL-12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23名1型糖尿病患者和26名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IL-18和IL-12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观察对象血清中IL-18和IL-12的含量。结果 1型糖尿病组血清IL-18和IL-1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组血清IL-1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