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小学数学教育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下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并提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是一门属于逻辑性思维极强的学科,所以,目前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均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的独立思考能力,则是指在不借助外部帮助的前提下,通过思考者自身的探究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1.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目标的重要要求之一
  按照国家教委有关规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囊括三个方面:(1)全方位培养在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智力;(2)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习并掌控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将提升独立思考能力转变为自主学习等。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范畴中的重要教学目标。
  2.培养小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能力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站在育人的角度上而言,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技能,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首要基础则是必须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按照课堂的实际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现象
  1.主动型独立思考能力不足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考试中,众多教师均是将学生在考试测评中的实际成绩作为参照物来判断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否达标。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课堂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只能按照教师的节奏走,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难点,也没有机会去独立思考,同样是按照教师或课本去学习,这足以表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进一步造成了学生主动性思考能力欠缺的情况。
  2.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不足
  因我国目前是应试教育体制,大部分学校、教师及家长都只能重视学生考试成绩是否上升,从而完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为了达到提升学生成绩及升学率的目的,进而给学生大量布置课外作业,这样一来,不仅加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更难以进行独立思考,也就直接产生了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的现象。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相关举措
  1.建立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民主式教学环境
  通过上述分析可了解到,接受式、灌输式等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严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之所以这样,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教学氛围枯燥,一切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想让小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富有生机的数学教学环境。比如,在计算2 2 2 2 2=10这一题时,就不能完全依赖教师讲解,而应当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组探讨,自由发表答案,鼓励学生善于利用多元化的算法进行解题。当学生在提出4至5种算术方法以后,教师再进行一定的点评,写出答案。
  2.选择有趣、联系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
  经过相关调查显示,有89%的小学生认为当下的数学学习内容是单调无味的,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而事实上,数学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出新鲜有趣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例如,当教师讲到10以内加减运算时,可按照每个数字的特殊性,利用学生的手指进行运算;而讲到100以内加减运算时,可利用小木棍、火柴等相关道具,来加强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创造富有活力的校园课下数学文化探究模式
  校园课下数学文化研讨模式是需要建立在以校园为空间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教师为主要人物,以加强智力培养为手段,以多元化的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具备特别表现方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探讨模式。而转化到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就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组成多个课下数学活动小组。在每个小组中,设置1~2名联络人,负责组织小组活动。而小组所讨论的数学内容应当是小组成员集体开发及挖掘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按时、不定期地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启迪、检查和引导。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育进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采取有效举措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丰化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现代交际,2016(3):204-205.
  [2]程艳萍.试论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中国培训,2015(9):233-234.
  [3]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育,2015(3):24-25.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该在把握学生成长需求、改善教学方法、肯定学生成长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提高现有的教学质量。在研究中就从童心的把握、实践的开展、游戏的运用、正面的激励这几个角度出发,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沟通方式、思想态度、教学方法与手段有着直接性的联系
<正> 八十年代的小说界,万花竞放,异彩纷呈。在小说家族中,又增添了不少新的成员,纪实小说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小说观念,并以自身鲜明的美学特质,赢得了广大读者。 在新时期的获奖小说中,有一些其实就是纪实小说。如:《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奶奶的星星》(史铁生)、《父亲》(梁晓声)、《燕赵悲歌》(蒋子龙)、
我国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科是中学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价值。就初中生物教
在平日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笑话:一个苹果重20(千克)、老师身高165(分米)、在医院挂一瓶盐水大约需要10分钟,一瓶娃哈哈果奶的容积是100升,一个班有500名学生,一辆小轿车载12人……学生的回答让我们哭笑不得,但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生活实例无不与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切地说,没有数我们就无法精准地描述生活,因而目前对学生的数感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什么是数
摘 要: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以愉快、友好的态度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一种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在教师面前不感到紧张和压抑,充分自由地开展学习讨论,发表看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教学效果  在教师行业,常听到一句话:“给学生一颗好心,不给一个好脸”。现实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把它奉为教书的真理。不少
时代在进步,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创新,但向45分钟要效率始终未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
介绍了JPEG标准、JPEG2000标准及其相比JPEG标准的改进和优点。通过对JPEG标准压缩流程及算法的分析与研究,得到JPEG标准压缩的基本原理:利用人类的视觉特点对亮度分量的精度敏感,而对色度分量的精度迟钝,将RGB颜色模式转换为YCrCb颜色模式;基于视觉特点来抑制高频部分使用离散余弦变换和量化来实现;应用完全可逆的熵编码即霍夫曼编码使比特序列更小。
为解决MAGOMAT-M卸盘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因滤棒塑格卡盘而导致设备频繁停机的问题,对MAGOMAT-M卸盘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用机械刚性限位代替弹簧软性缓冲接触定位,并更换塑格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教学水平,而如何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应用则是一个难题,为此,结合教学
针对光纤通讯模块人工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Lab VIEW平台设计一套自动测试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及功能,着重讨论了软件部分的编程设计。经实际使用表明,自动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