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的活动,由多个环节组成,而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提问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说,好的提问能够激活整个教学氛围,促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故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巧妙利用课堂提问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19
  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借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行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的策略和技巧,利用恰当的问题和适当的问题组织方式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决定了其课堂注意力只能维持在10到20分钟,而提问这一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是一种延长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巧妙利用提问促进教学呢?
  一、恰当设计设问问题
  设问是教师根据自身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及教材内容分析而制定的教学问题。设问既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是教师依据教学实际情况需要灵活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提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的激发性。问题设置的一个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能在学生的答案里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教师提出来的问题最好包含“为什么”“怎么做”,让学生对问题能够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其次,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教师的问题是依据教学内容来制定的,以及教师希望通过问题的回答考查学生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经验,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学目的设置问题,增强问题的针对性。最后,教师问题的设置要注意层次性和选择性。一篇课文会涉及到多种知识点,其中包括重点、难点等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因此,教师的问题也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进行选择。比如说,教师应该抓住关键点进行设问,抓住那些貌似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进行询问,抓住那些容易引起误解的知识点进行询问,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了解。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将问题提前准备,并在教案中明确注明,避免课堂教学出现随机应变导致的教学混乱现象。
  二、掌握发问技巧
  发问就是教师将设计好的问题向学生提出的过程。虽然发问这一过程从形式上看只是教师简单的提问,但是,其中隐含着许多需要教师特别注意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发问的技巧。比如说,教师选择在什么时候将自己准备的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因此,这就涉及到了发问的时机问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提问时机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当然,当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课堂气氛开始沉闷时都是比较适合提问的。前文已经提到过,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而提问题就是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巧妙通过提问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需要注意灵活变换提问的方式。一般课堂提问都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但是,依据课堂学习气氛和问题类型,教师也可以把问题分配给小组或是全班,变换回答问题的对象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把握叫答策略
  如今,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体现公平的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遵循公平的原则,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在叫答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均等的回答机会。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把握叫答策略呢?其一,教师可以按座位依次进行叫答。自然这样的叫答能够有效保证学生获得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依据座次进行提问就无法有效通过问题获得学生的情况的反馈。因为,学生依据教师的叫答顺序也许会提前做好准备,那么,教师就无法从学生的随机应变中得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容易造成需要回答的问题的难度和回答问题的学生水平不相配的情况。其二,教师可以通过点名让学生起来回答。教师点名方式能够有效保证需要回答的问题的难度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水平相匹配的情况,从而有助于增加对所提问学生的检查,增加问题解决的针对性。自然,教師在运用这一个策略时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回答机会,不能单纯只把问题抛给适宜回答的学生或是尖子生或差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情况,问题的难度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等灵活的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
  四、科学的进行听答
  教师对问题的设问、问题的提问时机以及选择学生回答问题都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同时,听答也是影响提问效果达成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听答的规则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有耐心。部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喜欢打算学生的回答。这样一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学生在课堂回答的过程中本来就十分紧张,而如果教师又再接着发问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停滞,影响学生答案的组织和后面问题的回答。此外,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要巧妙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帮助回答者明白自己回答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其他同学对此问题进行补充回答,从而有效提高问题解答的质量。最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以后教学提供借鉴,并以学生的回答为依据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认识,为将来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其发散性思维发展比较好,因此,语文教师在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不断深化对教学提问的认识。教学提问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面对小学生灵活跳跃的思维,面对教材知识的丰富性,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依据教学分析合理设计教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时机进行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不断激发自身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热情,有效引导学生延长注意力保持时间,为教学争取更多高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互文性作为语篇的一个特征,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本文旨在通过对体裁互文性定义简要概述的基础上,以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为例,指出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裁互文性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体裁互文性 语篇 英语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18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并影响着社会的诸多领域.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探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与价值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849年,我国太湖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损失。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并结合现代大气科学原理对此次水灾的成因进行探析,认为造成此次水灾的原
眼科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包括挂图等时比较深在的眼科解剖结构描摹十分抽像,难于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因之教学效果总是不甚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
竞争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固有经济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将向WTO所有成员开放,全球性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竞争的激化使得国内企业面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慢慢显现.教学形式、知识的局限性、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提问的形式、多媒体的应用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学龄期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学龄期癫痫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
在疼痛科应用以问题为导向带教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本文将对以问题为导向带教模式在疼痛科的实践进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心理护理不仅能稳定患者的情绪,而且还能减少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信心.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
随着夏季的过去,秋季水果即将纷至沓来。在石门水果市场,蜜橘和柚子早已显现身影。一般来说,11月份是橘子大量上市的季节,现在上市的蜜橘都属于早熟品种。目前在石门市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