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姐妹小说中的女性群像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勃朗特姐妹的小说,从社会、家庭两个方面分析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女人的现状,最后指出小说中所憧憬的理想女性的形象。
  关键词:勃朗特姐妹 女人 地位 社会 家庭
  “一个女人之所以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定女人在生活中的地位的,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所谓的‘女性”’(西蒙·德·波娃)。
  勃朗特姐妹在她们的小说中刻画的各种女性形象,便是维多利亚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她们没有财产继承权、没有话语权,可是在这个由男人说了算的父权、夫权社会里,她们却是在抗争。
  一、社会中的女人们
  十九世纪的英国,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逐步壮大,妇女也要出门做工,才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城市,妇女除了在工厂做工外,更多的人选择为阔人家做佣人。
  在这两部小说中,女仆要么是“呆板、苛刻的老太太”,要么是“轻浮、愚蠢”的年轻姑娘。她们都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识字不多。而读过书的女人则选择做家庭教师,但是,也并没有受到什么尊重。
  安妮·勃朗特的自传体小说《阿格尼斯·格雷》中的女主人公阿格尼斯·格雷两度作家庭教师,她所得到尽是社会偏见和歧视。阿格尼斯·格雷在第一家——布卢姆菲尔德家作家庭教师时,布卢姆菲尔德先生一出场就对初次见面的女教师横加指责,而后扬长而去,根本就不给她解释的机会;在餐桌上,他除了跟她的太太抱怨厨师的刀工外,自始至终没和格雷小姐说一句话;在被解雇时:女主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她身上,而她却默默承受。
  除了女仆和家庭教师,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比较早的“职业女性”。
  第一类是教育者。在小说《阿格尼斯·格雷》的结尾,阿格尼斯和妈妈终于成功开办了自己的学校,实现了她们姐妹在现实生活中未竞的事业和愿望。小说《怀尔特菲尔府的房客》中海伦在成功出逃后以出售绘画维持生计。
  此外,还有一类女人值得提:《简·爱》中有一个名叫Celina Varens的女人,她是一个演员,也是罗切斯特的情妇,在与男人鬼混时被罗切斯特逮个正着。这与以“禁欲时代”闻名的维多利亚时期是完全格格不入的。
  二、家庭中的女人们
  关于爱情与婚姻,勃朗特姐妹对富人家的女孩子观点及描述基本一致:一场一场的舞会、一次一次的串门喝茶、一顿一顿的家宴和一桌一桌的纸牌,还有那数不清的散步和闲谈……而她们做着一切的目的只是猎获有财产的单身青年,包括女青年。容貌、财富与地位在富人的爱情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普通牧师家的女儿,三姐妹对爱情的理想与憧憬却是不尽相同的。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浪漫而激情四射,几乎所有熟悉《简·爱》的读者都记得那段著名的宣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错了!……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在那个时代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宣言;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惊天动地,超越生死。“……他(希斯克利夫)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多么爱他;那并不是因为他漂亮,美丽,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成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阿格尼斯与Mr.weston的爱情像开在路边无人问津的樱草花,自由且不失芳香,历经风霜仍可灿然开花。另一方面,她在教育过程中努力给她的学生灌输她的爱情观:“我认为只要征服一个人就够了;除非双方彼此倾心,要不就连征服一个也嫌多。”
  三、女人眼中的女人:理想中的女人
  勃朗特三姐妹的小说中的“好女人”的形象与传统的,甚至是同一时代男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很大的不同:故事的结局、女主人公的命运以及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等对传统都是个挑战。
  (一)“读者,我嫁给了他”——敢说话的女人
  《简·爱》和《阿格尼斯·格雷》中,故事的叙述者、故事的主人公以及小说的作者都为女性。它们一出现,便引起了批评界的关注。
  “敢说话”,或者是获得话语权,是这一时代和千百年来众多女性的渴望。勃朗特姐妹小说的主人公不仅能说话,所说的话惊世骇俗,而且还因为能说而获得爱情和幸福:简的爱情是在一次一次的舌战中赢得的。她的那番关于爱情的宣言被评论家们和读者推崇备至;凯瑟琳的话同样的惊世骇俗:“……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痛……”对于因为财产、门第、阶级偏见等原因而难以获得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大量的中产阶级的妇女们来说,这些话语无疑表达了她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二)毁灭与重生——反传统的女人
  简依靠信念、人格和才华赢得了爱情、婚姻、幸福和财产,凯瑟琳嫁给了林顿可她敢于面对自己的爱情;格雷也是在办了一所学校经济能够独立后才嫁给了温司顿先生;海伦则是再婚。勃朗特姐妹给她们的主人公都安排了比较理想的结局。这令那一个时代的及至以后的女性读者们感到满意和欣慰。
  勃朗特姐妹小说的主人公打破了男人们为她们设置的樊篱:温顺,贤淑、漂亮,而后重新塑造了她们自己新的形象:相貌平平,可是有才华、坚强、独立、自尊。
  (三)两性关系中的主动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压抑的勃朗特姐妹,在其作品中表达她们对两性关系中女性的主动权,这是很大胆的。
  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第一次遭遇,便预示他必须得到简·爱的帮助,而后发生的事情验证了这一切:简不仅有好几次救了罗切斯特,而且到了故事的结尾,他则完全依赖于简了,作者还让简得到了一笔遗产,以便让她在罗切斯特面前完全占了主动权;在《阿格尼斯·格雷》的最后,温斯顿先生追随阿格尼斯到了她的学校并向她求婚;而吉尔伯特则入赘到了海伦的家并永久地居住在那里;希斯克利夫在凯瑟琳死后也要随她而去…性别关系在勃朗特姐妹的小说里直接颠倒了位置。这样的安排应该不仅仅是巧合。即使她们自己不是故意如此安排,至少这反映她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
其他文献
患者,男,63岁,农民.因左腹股沟包块不能回纳伴腹痛、腹胀、呕吐4d于2002年2月12日入院.在劳动过程中包块突出.既往腹股沟区无包块病史.入院时查体:T36.6℃,P96次/min,R22次/m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以其独特的人文性、主观性,在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难以真正发挥其学科特长。本文在探讨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改革高校语文教学评估体系、提高高校语文教学质量做了简要阐释。  关键词:学科特性 教学评估 课程改革 评估体系改革  一、语文不同于工科性、理科性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  常见的课程评价标准是设计相似甚至相同的表格来进行相同变量的统计评比,所有学科都使用同一张表格或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麻风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63例麻风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及结论 63例麻风患者瘤型麻风35例,为麻风主要临床表现型,麻风样反应3例,易引起误诊、误治;
约翰·济慈是英国著名的诗歌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歌作品有很大的影响。济慈提倡一种真善美的诗歌特征,但从道德角度来看,他的诗歌又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对于这种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可是大多时候,我们却忘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挥汗如雨”地给学生讲了很多,可是学生做起阅读题来却依然不会。致使学生越学感觉阅读题越难,年级越高阅读题目得分越低,而语文成绩也随之越低。可是我们在教研或者备课的时候还常常说要教会学生阅读,可我们实际上却把学生教得越来越不会了,阅读题对很多中学生来说是语文里最难的题目。  究其原因,首先
<正> 导师时振声教授从事肾病研究多年,学贯中西,造诣深厚,颇有建树。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变化治疗慢性肾病,看似平淡,实则精妙。现整理如下,以公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