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抑工商”国策与“重商”社会观念的对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农抑工商”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国策,这是由其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决定的。但是“重农抑工商”作为一种政策和作为一种思想是有区别的,重农不一定抑工商。本文以丰富的史料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工商业作为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它并没有因为封建统治者的“抑工商”国策而衰落,相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唐代,“重商”观念在学术界和民间日益增强,与“抑工商”国策形成对立。
其他文献
当需求随机时,通过比较包含一个制造商与多个供应商的上游段实施VMI前后的收益,首先建立Stackelberg博弈的价格补贴模型,但是该模型中,制造商自身的最大收益与供应链整体最大
钢琴演奏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演奏者的思想意识提出了很高要求,良好的舞台表演意识是每个演奏者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关乎演奏质量的关键要素.在具体演奏环节,每一个演奏者都
一、媒介融合的发展背景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所接触的媒介已不再只是传统媒体,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介已极大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使得媒介间的交叉和融合成为
2002年修订的我国《水法》确定了我国流域管理的基本模式,流域管理机构作为水利部派出机构存在。这一模式无法解决部门间涉水管理权的冲突问题,需要改进。国外三种主要的流域
选取34名初中数学优差生为被试,采用任务转换实验考察其注意转换中的线索效应和准备效应。结果表明:一般转换代价出现了线索效应和准备效应,特定转换代价仅出现了线索效应,优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