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袍马褂、旗袍长衫是如何被挤到历史角落的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阅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老相册和历史画报,比较一张张画面上人们的穿衣打扮,你会发现:长袍马褂、旗袍长衫,慢慢地被挤到了历史的角落,越来越多的人身穿中山装、背带裤、布拉吉。那时的报纸、广告上,也不再是刺绣旗袍的明星花旦,而是换成革命演员和群众劳模,或是英姿挺拔,或正在劳动现场,身穿军装和劳动制服,一片热火朝天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然,你也许会情不自禁回想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欢迎解放军进城的群众人山人海,他们手举大红花,挥动小红旗,将道路两旁围得水泄不通。在人群中,有的穿着侧面开襟的大长袍,有的穿着西装旗袍和马褂长襟,这基本上是城里人的打扮。还有的上身穿着中款的对襟短衣,下身穿长裤子;有的穿左边开襟的短衫子,领子上结着盘扣,这些一般是从农村来的。解放区的干部穿中山装、列宁装,解放区的群众穿军便装、工装裤,他们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旭日的光芒,带来了生机和力量。于是,这样的穿着打扮很快在全国成为时尚。
  早先,所谓的时尚被称为“摩登”。摩登那得在上层社会里找:男士一身西装,衣料上乘,做工精整,底下西裤皮鞋;女士一身丝绸旗袍,刺花面料,竖领盘扣,收腰紧身,侧开襟的下摆延及脚面,脚下一双高跟皮鞋,走几步婉转婀娜,多少风韵,多少优雅,就都在这婉转婀娜里了。这样的穿着,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和小姐,不然也是哪位名媛明星,一般百姓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置办这些奢侈品?但是,解放后就不同了,劳苦大众开始走上大街,高声说笑,向世界展示他们朴实的本色,劳动者由受剥削受压迫阶层成为社会的脊梁。身穿工农装,更是思想积极、追求进步的表现。西装啊,旗袍啊,那些旧社会剥削阶级的专利品,被迅速淹没在一片朴素的工农装的大潮中。
  女孩子脱掉旗袍长襟,欢天喜地穿上花格子上衣和背带裤,将一根大粗辫子梳成左右两根麻花辫,发梢扎两只蓝色的或红色的蝴蝶结。走起路来辫子前后甩动,蝴蝶结上下翻飞,别提有多活泼、多好看了。人们不再迷恋烫发,这个早就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产物,已经被革命和进步的发型代替了。妇女们也不再把头发向脑后挽成一个髻,而是学着妇救会女干部,把长头发剪成齐耳式,短头发垂下来,耳朵两边用卡子一别,神气得就像女干部一样!
  如果哪个男同志再像以前一样留个大背头,或者中分,用发蜡打得油光锃亮,准有小孩在他屁股后面追着喊“小分头,四两油”。这样可不行,电影里小分头可净出特务汉奸,你要是不想被别人笑话,就赶紧去剪个偏分的“博士头”,又清爽又英俊。关于为什么叫“博士头”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是因为“拨”和“博”是谐音,这种发型剪完后,每天只需用手一拨拉,也不用精心打理,就很自然很潇洒的缘故吧;或者还是哪位学识渊博的博士也和咱们的发型一样呢?
  小伙子穿黑色中山装,天儿凉的时候,再围一条蓝底白格子围巾,又俊朗又文气,不知道会迷住多少年轻的姑娘。这样的造型,成了小伙子心目中的理想打扮。
  另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旗袍,它曾是一个时期女性眼中的“最美”。想一下,在生活水平好一点儿的人家,哪家有爱美的姑娘、新媳妇,不知道平时省吃俭用,逢年过节也学学有钱人,给自己置办一身象征“美丽高雅”的旗袍呢?一年辛辛苦苦攒到头,终于买到了做旗袍的料子,但是定做旗袍的店面生意太红火了,得把布料送到店里量好尺寸,提前订做。老板平时都是伺候大户夫人小姐的,一瞧你那一身衣服,就知道是土包子图新鲜,再也不想拿正眼瞧你第二次。干脆不花这份冤枉钱,拿回来,跟着墙上电影明星的海报,自己量尺寸裁剪。镶边,盘扣,开襟,好不容易做好了,赶紧穿上身试试。腰是细了,人也挺拔了,但走路时,脚也不敢迈开了。但是你不能不动啊,还要赶猪上圈,还要收粮食扫院子。拿起扫把,刚一弯腰,咔嚓一聲,开襟从胳肢窝一直通到大腿。趁着没人看到,快些回屋换上咱那松宽的工农装。这才明白,旗袍适合的闲情逸致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咱劳动人民要劳动,要参加轰轰烈烈的大生产,怎么能让那样的衣服来束缚手脚呢?
  再加之新中国成立初,全国经济水平低、物资匮乏等现实原因,可能就使得朴实无华的工农装最终成为长袍马褂、西装旗袍的“终结者”了。
  (摘自经济科学出版社《趣说中国六十年:依衣往事》 )
其他文献
《2014年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样本)研究报告》是由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法治周末报社和中国青年报社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的。报告认为,在2014年度的企业家犯罪案例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官商勾结、群体腐败现象严重,企业家因卷入官员腐败案而接受调查。  国企企业家涉腐犯罪增多  这份报告选取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25日期间的426起企业家犯罪案件作为分析样本。在这426例案件中,国企企
期刊
如若往前追溯,那么蒋介石风流好色的特性,其实早在他的少年时代就显露了端倪。据台湾出版的《蒋家王朝》一书记载,1894年春天,蒋介石七岁时来到溪口镇蒋氏本族人所设的蒙馆就读。蒋介石才智聪敏,学业倒也精进。只是他往往在教师授课时心猿意马,目光不时盯向窗外老师蒋周益家的庭院。他间或被一群在花丛间戏耍的女孩子深深吸引,其中蒋格外喜欢一位梳乌黑发辫的高挑少女。姑娘比蒋年纪稍长,但活泼风趣。蒋介石很喜欢这个姑
期刊
曾见过李苹香的照片,19世纪60年代,上海已有照相馆。妓女总是敢为人先,不少人留下玉影。照片太陈旧了,看不清什么背景,李苹香静静坐在木椅上,光线从侧面柔和地照过去,面容清秀婉约,她的目光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脸上没什么表情,似乎陷入了沉思。照片上是手写的一行字:天韵阁主人小影。  “天韵阁”是她的居室名,她把天韵阁打造成了文艺沙龙,青楼中的文艺沙龙,别具一格。1901年李苹香沦落风尘,时年21岁。由
期刊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敬畏?  “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親”,“愛”是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中,著名导演冯小刚称学汉字就要给孩子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文化传承需要繁体字,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并增加到小学课本里。  冯小刚首先以“亲爱”二字举例,认为简化以后
期刊
在自然界当中,黑寡妇是指一类有剧毒的蜘蛛种群,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澳大利亚红背蜘蛛。在每次完成交配后,雌性红背蜘蛛就会毫不留情地吃掉自己的雄性配偶,为孕育虫卵积储营养。在人类社会当中,也有这样一类群体,她们被称作“黑寡妇”,顾名思义,她们就是那些谋杀亲夫的已婚女性。  南希·黑索,一生总共嫁过五个男人。这五任丈夫当中的后四任,都不幸死在了“任上”。但南希又和美国司法史上其他的诸多“黑寡妇”们有很大不同
期刊
我曾反复思考是叫“投资人的10大谎言”还是“风险投资家的10大谎言”,最后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更经常说谎,也更善于说谎。如果你能应付他们的谎言,那么什么样的投资人对你来说都不在话下。  1.“我对你的公司很感兴趣,但是我的合伙人没感觉。”他的真实意思其实是:不行。说这句话的风险投资家在告诉你他是个好人,是个聪明人,他觉得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别人”不这么认为,所以不要责怪他。这只是个借口;不是其他合
期刊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本田公司管理层就做出决定,试图在美国摩托车市场占得一席之地。美国市场历来被少数强大的品牌摩托车公司主导,如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还有一些欧洲进口品牌公司,如凯旋汽车公司。本田公司的战略是:生产可以与竞争对手匹敌的摩托车,然后以相当低的价格来销售(当时日本的劳动力非常便宜)。他们理应能从欧洲摩托车进口市场抢走10%的份额,但是,后来的事实却是,这种做法几乎把本田公司给毁了
期刊
我近年常在中美之间旅行,看到听到并观察到,中国人对于那个“熟悉”的美国,其实存在着非常多的误读,就像美国人对中国存在很深的误解一样。  真相之一:美国人喜欢广阔的空间  美国人习惯于广阔的空间和个人主义的行事方法,没有集体行动之说。  尽管美国和中国的国土面积几乎差不多,但中国的人口却是美国的4倍之多。即使是最大的美国城市,比如纽约,也完全不像上海、北京那样拥挤。  交通,特别能反映美国人重视“个
期刊
没去过扬州的人,想象中的扬州是这样的:江南水乡,枕河人家,粉墙黛瓦……可惜,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人们对扬州的印象还停留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里,又或者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对,也不对。诗词里的扬州太古老,古老到就连仰头想象,那月色也苍凉,仿佛檐角滴落的雨水都带着淅淅沥沥的隋唐气味。  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江北烟光里,淮南盛事多”,在杜牧的诗
期刊
人体里面有两种神经,一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控制,另一种则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去控制。  这其中,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去控制的神经叫做“自律神经”,自律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人的脸色有时发红有时苍白,其实和这两种神经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人感到“羞愧”的时候,副交感神經开始工作,面部的血管开始扩张,血液流量增加。因此,人的脸就会变得通红。  相反,当人大发雷霆或感到恐惧的时候,因为交感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