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四个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本校“‘和畅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的引领下,笔者充分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遵循“细节以至习惯,习惯以至行为,行为以至品德,品德外化修养”的规律,引导孩子们以“静”、“净”、“敬”、“竞”培养良好习惯与个人修养,达到“自律”、“自理”、“自尊”、“自强”的目的,形成“好学、团结、友善、向上”的班集体。
  关键词:和畅班级;班級文化;修养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86-1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可见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感染力。同样,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种文化来引导同学们共同前进。笔者认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目前,我班正在开展建立一个图书角、制定一张分工表、守护一块绿植园、形成一个轮岗制的“四个一”活动,其目的是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创造条件。
  一个图书角搞定“静”的修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阅读不仅带来教室环境的一份安静,也让学生的内在心灵获得了一份宁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午的自习时间成了学生们在书中咀嚼、畅游的享受时光,告别了喧哗、吵闹声,每个人手捧“书卷”,凝神默看,旁若无人而又自得其乐,被眼前的一幕震惊的同时,我恍然大悟,原来看书是会被“传染”的呀!记得班级图书角刚建立的时候,同学们带的书并不多,喜欢看书的也是寥寥无几。后来,一些学生禁不住好奇心的驱动,三三两两地开始借阅起来,眼看图书不够借了,大家倒也自觉,纷纷出借自己心爱的书籍,班级图书一下子充盈丰富起来。就这样,你借我也借,班内顿时掀起了一个小小的看书热潮,本以为大家的热乎劲也就热乎那么一阵儿,没想到看着看着居然还都“上瘾了”,一到中午自习,就迫不及待地想看书,一看书就心无旁骛了。更令人惊奇的是,每天的图书借阅、归还是那样的有条不紊,一到放学,书架上又是整洁如初,这归功于轮岗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的同时,也离不开每个人的自律。“书香”真的能带来熏陶,正是沉醉“书海”的这份“静”心,让孩子们变得更加从容、有礼。
  一张分工表换来“净”的修养
  古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然而集体需要协作,明确具体的分工便是最佳的合作。针对教室里的脏乱差现象,我决定进行值日岗位竞聘,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值日制度,并取名“劳动优胜值岗组”,在集体认同岗位荣誉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共同制定工作不合格者淘汰制。这项举措刚实行的时候,我还在心里暗暗担心,万一学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坚持不去怎么办?孰不知人心都是向善向美,看着越来越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学生的工作热情越发高涨了,所有成员每天自觉自愿,人人力争维护好教室卫生。正所谓习惯成自然,不要小看习惯的力量,自从教室变整洁后,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再也舍不得让自己的周围便脏乱了,一个“净”字深深刻进了大家的心中,融进了大家的行动里。
  一块绿植园赢得“敬”的修养
  “草木有本心”,严春友在《敬畏自然》一文中指出,万物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我们要以虔诚之心体察自然的智慧和美丽。说实话,当初和学生约定带绿植进教室完全是出于美化教室,净化空气的考虑,希望教室的一点绿意能换来学生的新鲜感,增强学生的精神活力。没想到绿植一进教室便引来了生命话题的讨论,孩子们都表示舍不得自己植物枯死,要精心照料,望着一个个信誓旦旦、严肃认真的眼神,我第一次从孩子们的眼睛中读到了“敬畏生命”。从那以后,他们总会定时地把自己的植物拿出去浇水,还时常互相提醒、互相照料这些小植物,没事的时候经常会过去看看,在缓解学习的疲倦之余,享受绿意给自己带来的欣喜,看着他们悉心照料的样子,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他们对“小生命”的珍视和虔诚的呵护。再后来,遇到学生争执打闹的时候,我就让他们看看小植物,对于弱小的植物我们尚且懂得爱护,为什么不能善待我们自己的伙伴呢;遇到学生灰心泄气的时候,我还是让他们看看小植物,这么弱小的植物尚且懂得顽强生长,我们为什么要退缩放弃;遇到学生心情烦闷的时候,我就教他们去和自己的绿色植物对对话,学会倾诉自己的心声。在与“生命绿植”的相处中,在我的不断引导下,孩子们也开始学会了尊敬,尊重他人,更是尊重自己。相信一个“敬”字一定已经在无形中溶进了孩子们的心中,升华他们的内在品格。
  一份轮岗制培养“竞”的修养
  古罗马名士奥维德说过:“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着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可见一定的竞争可以激励我们,让我们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班级成员的进步离不开合作的同时,自然也离不开竞争。“鲶鱼效应”给予我班竞争机制的建立极大的启发:班级要营造成熟的人才流动环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用武之地。基于此,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小老师、值日大班长、图书长等职位的竞争轮岗制。这是一项发动全班共同参与的一项制度,竞争的条件是平等,不以成绩论短长,只要努力向上发展的学生都符合竞选的条件。竞争的程序是:先小组合作竞争,胜出的小组中再推选该组中最近表现突出的成员。在合理良性的竞争机制下,孩子们每天都兴致勃勃,斗志昂扬,不怕任务重,只怕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迎难而上的同时学会了自强。力争上游的班风、“竞”的学风让每个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悄然地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积极向上的种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个人修养原来简单到只需要一个图书角,一张分工表,一块绿植园,一份轮岗制。笔者相信,只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只要能长期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
其他文献
少儿时期是开发智力、创造力与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少儿美术教学应以发展个性为目标。美术的个性化教学可以把知识和情感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自主
<正> 在经济生活中每天都要产生成百万项决定。这些决定主要与宏观经济领域有关。虽然人们往往把宏观经济领域的决定都视为“政策性”决定,我们仍然必须把一些经济决策与经济政策决定区分开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经济政策是经济生活的内在特征,这是因为在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之后,国家必然对经济加以组织。在这里,国家贯彻经济政策是它力求有计划发展经济的自觉活动。不存在“中立的”经济政策。国家根据自身的目标对各种经
阅读教学夯实的是语文基础,发展的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是探究能力,在教学设计时应处理好三种关系: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正确处理课内与拓展的关
海南省1985-1993年经历了4次较大的脊髓灰质炎(脊灰)流行,年发病数分别为725例(1985年)197例(1989年;64例(1990年)和65例(1993)年.历年流行的野毒株均为脊灰I型病毒.对历年来分离的病毒株先用PCR-RFLP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毒株,再将这些病毒株
常听到一些同学唉声叹气地说,自己有这缺点有那不足,将来长大了怎么办?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年轻人有这样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完全没有必要悲观。美国的富勒生来一双斗鸡
我校音乐教研组使用人教版音乐教材已经四年了,在长期以来的教研活动中树立了新的教材观,尊重与理解教材,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材,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该版教材在贯彻、执行
本文以邢红兵(2007)建立的小学语文教材形声字为基础,对所有形声字的构成部件的功能进行统计分析。 This article based on Xing Hongbing (2007) to establish primary lan
新课改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以崭新的课程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为学校和教师留下了广阔的自主创新空间。尤其是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武汉市教科院、江
逆反思维是一种反常规反习惯的思维方式,它能打破条条框框的局限,反其道而行之,开创先河独辟蹊径,拓展思维空间,开拓视眼,提高运作效益。在企业营销中,灵活运用逆反思维,精
目的 :观察脑室穿刺外引流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2例重型SAH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病人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