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wudai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提问,问题设计凸显目标意识,深入浅出,适度反馈,可以积极启发学生展开思考与质疑,引导学生展开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策略
  一、有效提问的基本特点
  1.问得清楚。教师提出的问题清晰,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回答;问题能够恰到好处地指出需要学生回答的基本观点,如果问题表述模糊,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困惑。教师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能够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一步步地回答。
  2.目的性强。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明确提出问题的真正目的何在?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意识到提问能够引起不曾预料到的具备一定价值的知识点。
  3.言简意赅。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言简意赅的,冗长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在理解上的混乱;一次只能提问一个问题,多个问题罗列在一起,容易引发学生思维方面的混乱,使学生很难把握好准确的答案。
  4.发人深思。教师设计出好的问题,能够发人深思,特别是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是可以引发学生较为强烈的反应与积极的思索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找准“敲门砖”,抓住“两个点”。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当旧知识与新发生碰撞之时,学生便能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这就是学习动机。而教师创设的新颖重实效的有效提问,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敲门砖”。“敲门砖”找到了,教师通过对学生采取有效提问的方式,这正是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有效的外部刺激,在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展开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两个点”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只有抓住这“两个点”,开展有效提问,才能再进一步去验证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两个点”的实际理解与掌握的程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设计问题要体现“坡度”。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降低对重点与难点问题理解的坡度,提问要做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以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而摘到自己想要的果子。比如教学《变色龙》,可以采用“梯度提问法”: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坡度,全班学生都能回答)他善变体现在哪些方面?(坡度小,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他虽然善变,但他始终都没变的是什么?(坡度适中,半数学生能答)什么因素左右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坡度大,少数基础好的学生答出)这样的问题设计从易到难,拾级而上,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生进行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摘到自己想要的果子,都有所收获。
  3.讲究提问与等待的策略。教师提问学生,应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全部学生都有被提问到的机会,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想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在等待的过程中去思考问题,组织出更具有灵动性的答案。
  4.做一名善于倾听的“老师”。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讲解,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要善于做好“听课笔记”,将学生回答的“亮点”与“出错点”进行汇总,给予适度地反馈。反馈时既要认可学生回答的“亮点”,也要注意对其“出错点”中合理性的部分予以肯定,让学生加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深切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重视。
  5.问题设计要凸显目标意识。课标就是旗帜,树立课标意识,问题设计才能不偏离原则和方向。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前,教师需要考虑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还应该考虑提出这样的问题具体缘由何在。课堂提问突出目标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学习《捕蛇者说》时,老师可以紧紧围绕“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教学目标,设计这些问题:“永州之野产异蛇”中的“异”体现在了哪些方面?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想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文章主人公的上辈都死于捕蛇,自己也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可为什么还不肯去更役复赋而继续捕蛇呢?这些问题的设计紧密围绕本课主旨,学生从中了解到作者“揭露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罪恶”的写作意图。
  三、提问之中的注意问题
  1.提问的问题要“好”。好的问题能够使用明确与直接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容易被学生理解,引起学生思维方面的活动,并能解决疑难与发人深思。
  2.提问的问题要“统筹兼顾”。教师的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提问目的、哪方面的问题能恰到好处地实现这些目的、提问可以在多大的范围之内实现等。
  3.提问要体现“别具一格”。也就是说,将提问看成是可以充分了解一个班级之内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想办法来进行解决,并不是对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的有效检查。提问应该在班级之内对问题进行平均分配,恰到好处地保持学生思维方面的活跃性。
  总之,有效课堂提问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语文课堂的殷切呼唤。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
  [2] 李志厚.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教育导刊,2004(9).
  [3] 赵红星.刍议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8).
其他文献
在高中新课标语文教科书必修4第三单元中,有一篇课文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它选自埃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如果要正确而深刻解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必须先要了解弗洛姆和他的《爱的艺术》。  弗洛姆是德国(后加入美国籍)著名的精神分析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从精神和宗教等多角度去研究人的心理。《精神分析与宗教》《爱的艺术》等论著都是他心理理论的体现。在弗洛姆的心理理论中,他认为人
期刊
【摘 要】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关键词】教育即生活 生活化作文 探索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
期刊
2011年,教育部颁发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在义务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成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过近30年的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已经为教育界乃至大众所普遍接受。但素质教育在一片叫好声中,却难以落到实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素质教育仿佛只是一只贴有改革标签的“新瓶”,里面装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旧酒”。  素质教育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尴尬局面呢?下面,笔者结合在
期刊
【摘 要】很多学困生连小学的算术都不过关,进入初中后,又将如何面对初中学习呢?而初中数学教师又作如何指导?让学困生顺利进入初中数学学习中,这是很关键的,否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能让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这是教师最想解决的问题,其实,只要每位教师一开始就多一点耐心和细心,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学困生”的成长,他们会转变为初中优秀生的。  【关键词】农村 学困生 学好数学 入
期刊
人事干事是学校的工勤行管人员,作为管理人员,人事干事与其他管理人员有着不同的职责,在学校事务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学校人事干事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人事干事是校长的参谋者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更离不开学校对教师的培养。为此,学校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各尽其能,发挥“人”的整体效能。那么,作为人事干事,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成为校长
期刊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以及当前青少年成长中凸显的严峻问题,对学生的美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尝试性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方式与方法  基于当前教育转型的背景,素质教育呼声嘹亮,应试教育竞争激烈,基础教育改革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期刊
一、缘起  根据教材的编排,学生在三年级到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系统地学习分数,六年级的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分数的知识,还教学与分数密切联系的比和百分数。由此可见,有关分数的知识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分析原因  教材上对分数意义的呈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分数在很多时候又表示两种独立
期刊
【摘 要】古诗文学习对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升学应试,还是在未来成长中,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古诗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就此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几点基本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古诗文 基本策略 阅读  古典诗歌和经典古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也是为学生注入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  初中文言文教学,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
期刊
【摘 要】所谓的课堂师生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关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思想就包括建立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及课堂师生情感交流中的表现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知识。  【关键词】课程改革 师生互动 新思路  正如同大仲马在《双城记》中写道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变革,课堂间的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熟知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要将这种教学方式真正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因“情境”而精彩,还需要教师结合各自所教的学科特点和基本学情进行创造性地探索。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恰如其分地创设教学情境,大幅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思考  情境教学,简单地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