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 润物细无声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向西飞驰,窗外,闪过一片片黄土地,干洞的黄沙河床,还有那光秃秃的黄色山梁……江南早已是百花争艳了,而这里,山头上不见青绿,似乎被春姑娘遗忘了!
  已是晚饭时分,我们几个去餐车用餐。老姜拿出2个玉米而窝窝头,让我们带去请厨房里帮忙热一下——他年前患了糖尿病,只能吃些玉米、荞麦之类的粗粮。
  餐车里熙熙攘攘的,空气中飘逸着饭菜的香味。找到座位后,我拿着窝窝头进了厨房。大帅傅听我说叫来意后,为难地摊开手说:“你看,就这2只炉子,要供应这么多人川餐,实在是不好意思!”他说的是实情,我只好怏怏而返。眼看老姜啃一口冷窝窝头,喝一口白开水,我们几个都有点不忍心。我埋怨道:“早跟你说,你身体不好,路上饮食不方便,劝你不要来,你偏不肯听。这么吃苦受累的,你这足何苦呢!”老姜笑道:“有好长时间没看到会宁、榆中那些受助的孩子们了,怪想的。他们之中,有不少同学面临着中考、高考,我不仅要给他们发放助学金,还得亲自去给他们鼓鼓劲,加加油,他们的冲劲会更大些。”听了这番发自肺腑的话语,怜惜之中,我们不免对他更增添了几分敬意。
  老姜就是姜达敖,退休前原是欧亚华郁企业的党支部书记。这位荣获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的“最具爱心行为楷模”,其实并不是什么大款——他年收入不过12万左右,比他财大气粗的多的是;在慈善捐款的排行榜上,捐款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不乏其人,他根本挨不上边。然而,可贵的是,自1991年以来,20年间,他把自己的工资、奖象外加子女的孝敬,几乎全都用于资助全国各地的弱势群体,资助总数已达250万元,受助人数有1600多人。至今,他仍长年资助着95名特困生,27个特困家庭,还一年三次慰问当地4个敬老院250个孤寡老人:北京、甘肃、陕西、吉林、四川、深圳,到处留下了他雪中送炭的脚印……在无锡市“灵山杯”十大公益人物颁奖会上,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给老姜颁奖时,颁奖词是这样几句话:“也许,你的捐款数量在排行榜没有列在首位,却在人们的心上排在首位;虽然你耗尽了自己的全部收入,但是,你却是这个城市最富足的人。”
  2002年3月,姜达敖从《现代快报》上看到一篇报道:曾为南京十大利税大户之一的南京铁合金厂由于种种原因而停产了,职工们陷入困境。1958年的省劳模臧永龙年老病重,不忍拖累厂方,强撑着不去医院看病;老技师胡金荣家米是1斤、2斤地买,油是1两、2两地打,身无分文时,只好到粮店赊米度日;患糖尿病的女工赵莉琴没钱,看不起病,只好把土一畚箕一畚箕地运到7楼顶层,种草药治病……看到这些,老姜的热泪忍不住往下掉:这些老工人,当年曾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如今又为共和国的改革承受着巨大的牺牲!他挥泪写了热情洋溢的慰问信,连同5000元慰问金,请报社转送给这三个特困的老工人,而后又亲自到南京慰问。当他握住省劳模臧永龙因工受伤至今不能伸直的双手时,深深的怜惜之情使他决定长期资助他们。他把自己在社保局办妥的每月600元养老金捐赠给这三个特困家庭,每家200元,按月寄去,以聊补少米之炊。每当盛夏酷暑,老姜另给每家多寄360元,让买些瓜果饮料消暑降温;每当春节前夕,他又揣着1500元钱,带着金华火腿、色拉油、绍兴黄酒等年货,上门走访这三个特困家庭。几年来,老姜对这三个特困家庭的资助从未间断过。去年7月,臧永龙病故前还对他儿子说:“我要去一趟宜兴看看老姜,再对他说一声谢谢……”
  其实,跟南京铁合金厂特困职工一样对老姜怀着感恩之心的大有人在,近有宜兴陶瓷公司和商业系统的下岗职工,远有本溪钢铁厂的特困工人、遭受水灾或海啸的难民……一笔笔捐款,带着人性的关爱,温暖了多少特困的家庭;一次次救助,似无声的春雨,滋润了多少干枯的心田……
  2003年初夏,老姜夫妇在国家杨凌示范区污水处,理厂施工工地上听说,附近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有些贫困学生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锅盔,每顿切下2片到食堂里蒸一下,打点不用花钱的“公共菜汤”凑合着,一个锅盔要吃很长时间……他俩心里酸酸的,立即与该校领导联系,从水建学院、资环学院挑选了13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享受他俩赞助的专项助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连续4年。其中有个来自渭南的学生叫雷婉宁,家乡遭了水灾,母亲又跌断了脊梁,真是雪上加霜,再也无力供她上大学了。无可奈何之中,她含泪递交了退学申请。没想到就在她濒临崩溃之际,班长通知她下午去参加一个捐资助学仪式……捧着老姜夫妇发给她的1000元钱,她热泪盈眶地说:“这真是及时雨!如果没有你们的资助,也许我只能怀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学校,回去照料我那瘫痪在床的母亲,或外出打工供弟弟上学……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赞助,而是两颗仁慈的爱心!”第二年,怀着对雷婉宁这个特困家庭的关爱,老姜千里迢迢地来到陕西渭南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走访了她家。这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小镇上4000多人只有一口水井。这里土是黄的,墙是黄的,喝的水也是黄的,老姜拿出带来的数千元礼品,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有,一家人比过大年还要乐呵。雷婉宁说:“从姜伯伯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社会上还有像姜伯伯那样关心他人的好人,有朝一日我们强壮了,也要想着他人!”
  如果把学生比作花朵,那花的事业是美丽的,果的事业是甜蜜的。老姜则是一片绿叶,在党的阳光下进行着光合作用,孕育着花和果,同许多好心人一起,孕育着神州大地上的万千学子。除了西北农科大学的13名特困生,还有中国对外经贸大学18名优秀的特困生接受他每人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转眼4、5年过去了,这2所大学的受助生中,大部分已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当了大学教师,有的被英国路透社、香港汇丰银行录用,也有的进了大使馆……看到受助学生一个个成为栋梁之材,老姜心里比什么都高兴。他让这些大学生跟高塍镇上受他资助的32名中小学特困生、北京希望工程的10名中小学生结对签卡,开展“结对手拉手,爱心代代传”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孩子们苦学成才。这些天南海北的贫困学子因他的牵引而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开始了“爱心接力”。令人欣慰的是在他的感召下,受助学生张铎在大学里就把自己勤工俭学的部分收入用来资助与他结对的小朋友,到西北支教后常用微薄的薪金资助班上的特困生,一些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也努力资助跟自己结对的中小学特困生。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王正富说:“老姜啊,你不仅用爱心为贫困学生撑起一方希望的天空,而且用爱心塑造了更多的爱心!”
  高塍邱新村农民杜水华,2001年做瓦工活时不慎从高空坠落,跌断了中枢神经。成了事事都需人服侍的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祸不单行,同年5月,他那27岁的独子突遭车祸身亡,儿媳改嫁,家中只留下杜水华体弱多病的妻子、80岁的老娘和一个未满周岁的孙子。这一连串的打击使杜水华痛不欲生。就在他跌入人生最低 层,且几次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不定时,姜达敖带着3600元钱和慰问品,来到水华床头,含泪牵手抚慰说:“水华啊,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千万别往坏处想啊!有共产党在,有人民政府在,有我、还有那么多关心你的人在,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咬口生姜喝口醋,振作起来。以后有难处就打电话告诉我。”自此以后,每到阴天下雨,水华和妻子总会接到老姜打来的问候伤病的电话,让人心里暖烘烘的,两口子往往激动得泪眼模糊。
  2002年春节,村上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杀猪宰羊。可对十十水华家来说,这是他瘫痪在床、失去爱子、儿媳出走后的第一个春节。已是大年三十,他家什么年货都没有,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悲痛的哭声。就在此时,一声喇叭响,一辆轿车停在了他家门口,车门打开。老姜拎着大包小包,走进杜家,握住杜水华的手说:“老杜,我来和你一起过年了!”他送来了龟、肉、烟、酒等年货,还送来了价值上下元的皮火衣、老杜激动地说:“这天寒地冻的,姜大哥,你不在家吃年夜饭,却跑来给我送年货,我家里没什么好招待你的……”老姜笑着说:“老杜,泡杯热茶,我们多谈谈就行了。”他像兄长般地问长问短,临走还硬塞给老杜600元钱,说:“好好过个年吧,有什么难处,给我打电话。只要有我老姜吃的,就不会让你老杜饿着:只要有我老姜穿的,就小会让你冻着。”
  老姜觉得老靠“输血”也不是办法。要支持他自己“造血”。为了让水华彻底脱贫,老姜建议水华开一间小商店。老姜很快与镇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联系,从领取营业执照、进货渠道及资金来源等,一一为他奔走协调落实。老姜还无偿送去5000元作为开店的启动资金,并深情地说:“水华啊,一定要有信心,把店开好,活出个样儿来!”
  5000元,这笔钱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笔不敢奢望的数日,水华不禁再一次流下激动的泪水。临别时,水华摇着轮椅送他到利’口,真有下言万语却说不出口来,只是一个劲地挥手,心里在默默呼喊着:“姜厂长,谢谢你!恩人啊,愿你一生平安!”
  8月18日,水华的小店开张了,小小烟杂店给这个苦难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出于感激,杜水华把小店命名为“爱心商店”——这原来是像姜达敖一样的诸多好心人为他支撑起来的一方新天地呀!在这里新天地里,杜水华不仅恢复了生活的热情,而且接过了老姜的爱心接力棒——汶川地震后,这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硬要捐献200元钱,向灾民献上他的一份爱心……
  2006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公益事业功勋人物颁奖大会”上,老姜和“2005感动中国”的人物丛飞分别荣获“中国爱心老人”和“中国公益事业终身贡献奖”两个特别奖项。当他听说丛飞生前捐出300多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却没有给父母和女儿留一分钱,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了3名生者。“这么好的人,我要是早点知道,能帮他一把就好了!”后不久,老姜从媒体得知丛飞的父母和女儿陷入生活困境的消息后,感慨万千,决定伸出援手,让好人终有好报。他立即委托公司驻广州办事处的负责人带着钱物前往深圳市罗湖区看望丛飞的家人,并表达了想认丛飞的遗孤为干孙女、资助她长大成人的美好心愿,这让丛飞的父母非常感动。
  丛飞周年祭的前一天,姜达敖来到了丛飞的家里。他给丛飞的父母买来了一台电脑。让两位老人闲时可以上上网,提高点生活质量。他给小叶娜送来了芭比娃娃、福娃。还有一些宜兴的土特产。小叶娜高兴得搂着姜爷爷笑得好开心。他送给丛飞父母的折扇上题着他的感怀诗:“有限积蓄无限情,怜贫惜孤济苍生。枯枝返青弱苗壮,共织盛世艳阳春。”捧读着这真切感人的诗句,丛飞的父亲说:“好,个个字都是和谐的音符!”他情不自禁地舞动扇子,跳起“二人转”来……
  在丛飞的墓碑前,姜达敖深情地说:“丛飞,我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看望你的。你虽走了,但你的爱心感召着大家,一个‘爱’字把我们连结到一起。从此以后。你的女儿就是我的干孙女,我会每年资助她一万元钱的生活和学习费用,直到她长大成人,你就放心吧!”
  2008年初,雪灾突然袭来时,华都企业一个厂房里堆放着北京奥运会订购的价值3000多万元的应急饮用水设备。如果屋面被大雪压塌,压坏了这些设备,重新制造都来不及。老姜带领党员骨干顶风冒雪爬上屋顶铲雪,连续于了一个星期,终于化险为夷,保住了厂房,也保住了这批设备。厂里奖励他1万元钱,他转身就把这笔奖金交到市慈善基金会,让他们用于救济灾民。他在报纸上看到云南曲靖受冻雨袭击,灾情较重,立即到无锡市慈善总会交了1万元捐款,让他们寄到曲靖救急。
  “5·12”大地震震惊了世界。第二天,老姜率先到市红十字会捐款1万元,又在中组部发出交特殊党费的号召前率先交了5120元特殊党费。四川东汽职高在地震中被毁,有18名学生离开了故土,来到江南水乡,就读于宜兴技师学院。老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捐资1万元发给他们作助学金。捐助时,他看到这些孩子一个个眼神呆滞,神色黯然,心痛地对带班老师说:“孩子们突然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母校,有的还失去了亲人,心头的创伤还在流血,在这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里,更需要爱的抚慰呀!”这位奥运火炬手几次去看望他们,勉励孩子们以奥运精神来面对灾难,学好功课,开创未来。学期结束时,他跟他的爱心徒弟张志坤一起捐资1万6千元,给孩子们作回家探亲的往返路费,还另外拿出3600元带着孩子们到大超市选购土特产带回家过年。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拎着老姜送的各种年货坐下来晚餐时,有谁知道,他悄悄地去了医院——他患了糖尿病,血糖高达30多,就在他给孩子们捐款、购物,安排晚饭时,医院里已几次打电话来催他去住院治疗了……新年前,他因糖尿病住院不能出行,他委托我前往灾区看望孩子们,大年初一给孩子们每人发200元压岁钱,一条棉被,还给正在建房的叶霜家里送上2000元帮助重建家园。给刚失去父亲的叶丹家里送上1000元慰问金。在地震一周年之际,他亲临灾区放发他捐助的慰问品。并到这些学子的家里看望他们的家人。叶霜的父亲激动地拉着老姜的手说:“这些孩子能遇上你,真是三生有幸啊!”如今,孩子们已完成了学业,成了宜兴利通电子公司的员工,而且全都加入了市民政局组织的宜兴市义工团。在陶都人民的关爱下,这些来自灾区的学子不仅治愈了心灵的创伤,而且长大成人,从老姜手里接过了爱的火炬!
  春节前,老姜身在病床,心系灾民,他发出倡议,号召亲朋故友和厂里职工春节时少上几道菜,少买一条烟,捐点钱让灾民过个好年。在他的感召下,大家纷纷响应,连医院里的病友、医工、他资助的残疾人都捐献了爱心红包。他筹集到119个爱心红包,他自己出资1万多元,买了100多条棉被,让我随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四川灾区春节慰问团一起到四川慰问灾民。今年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无锡有100户志愿者与汶川灾民结对助困,志愿者代表们出发时,老姜亲临现场给他们授旗,旗上书写着8个大字:“情系灾区,风雨同舟!”他还出资买了150套360。旋转式电热水器托运到灾区,他自己于5月11日飞抵灾区,把电热水器发放到汉旺小学学生和德阳灵山新村的灾民手中。
  有一次,姜达敖在去吉林资助孤儿学校返回时,在飞机上突发眩晕症,天旋地转,满头冷汗,差点儿丢了老命。回来后经医院检查,右脑血管轻度梗塞。我问他:“在眩晕时,你想的是什么?”他答道:“完蛋了,我这一‘走’,那些受助生怎么办?不就突然‘断奶’了吗?我把保险箱的密码告诉了身边的朋友,万一有意外,由他帮我去兑现承诺……”我的心被震撼了,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涌。这位爱心老人,对弱势群体真的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了!也有人说:“世界上穷人那么多,就算你是比尔·盖茨,你能救得过来?”老姜说:“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百颗、千颗、万颗爱心汇聚起来,力量不就可观了么?每个人只要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就是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啊!”
  这名普普通通、质朴善良的“爱心老人”,以自己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的爱心善行和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传承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呼唤着社会道德向善的良知,践行着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为我们在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上点亮了一盏心灵的明灯,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把内心的善和爱,化作温暖的春风,吹绿海角天涯!
其他文献
无锡市滨湖区慈善基金会从最初的“筹千金、助千户”送温暖活动,到现如今以扶贫济困为宗旨,紧紧围绕“助学、助残、助老、助医、助孤、社会公益”等领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先后探索建立了“情浓夕阳、慈善扶老”、“安康通”居家援助服务、“爱心冠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爱心慈助公益服务进社区”等救助品牌。  滨湖区慈善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逐步扩大救助覆盖面,把有限的善款用到最迫切、
“林英潮会长心里装着慈善工作,装着咱们慈善工作人员,更装着那些至今仍挣扎在贫困苦难中的弱势群体,唯独忘记自己。他为慈善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不息呀。”总会的工作人员们共感共识地称赞自己的会长。“老林,年纪不小了,身体又不好,刚动了大手术,应当悠闲着点,身体要紧啊。”濮阳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教科同志深情地关心嘱托着,可他嘿嘿一笑,也动情地说:“不当这是自己的家呀,一听到看到那些困难群众,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想怎
打开《慈善读本》,看着《感恩的心》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是谁给予了我生命?是谁给予了我温暖?是谁给予了我希望?是我的母亲啊,面对这一切无私的给予,我能不铭感于心吗?  我的母亲是地道的农村人,不识字,然而对我的爱,却令我刻骨铭心。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一家八口人靠几亩薄田度日,劳力又少,老的老、小的小,生活的重担都压在父亲一人身上,常常缺吃少穿。父亲起早贪黑地干活,母亲想尽办法不让我们兄弟挨饿,有
国际施乐会,英文名称为Oxfam International,是独立的国际发展及人道救援机构,致力于推动民众力量,消除贫穷及导致贫穷的不公平状况。国际乐施会在世界各地以务实及创新的方法,协助贫穷的人们改善生活及持续发展。他们积极回应人道危机,提供救援,并协助恢复生计。他们推行公众教育及倡议运动,协助贫穷人发声,以改善本土及全球的扶贫政策。  乐施会的起源  乐施会是跨越种族、性别、宗教和政治界限,
2009年 8月,衡阳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的主任王文军博士收到了远在深圳一家中外合资公司的黄晓慧小姐的来信。黄晓慧在信中写道:“王教授:您好,还记得我吗?我是晓慧,2008年12月底,我在您那做的手术,现在也有八个月的时间了。您的那最后一刀,结束了我八年的所有痛苦,脊柱侧弯,曾经让我生不如死,一个本来漂亮的女孩子,因为脊柱侧弯,不能穿漂亮的裙子,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每天都只会有无休止的痛
编者按:2014年9月24日,由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孙培新率领的河南省慈善总会调研团踏入红旗渠畔,对林州慈善总会进行为期四天的深度调研。王长顺先生以《善端》为题,以“微博”的形式发表了大量生动的报道,本刊特精选其中部分内容,为读者展现林州慈善总会的工作,切实感受林州慈善精神。  2014年9月25日,为响应林州慈善月,梅平商贸有限公司开展“一日捐”活动,梅平商贸有限公司是林州市慈善总会的“慈善公益
不久前偶然从初中母校门口经过,看着熟悉的校门,围栏还是那片围栏,教学楼还是那座楼,只是已褪去了当初光鲜的外沿,门前的几株小树已变成一抱粗的大树。睹物思旧,记忆又漂回到初中时代,一段模糊的往事渐渐地清晰起来。  当时正值5月末,上初三的我已经结课到了总复习冲击中考的关键时刻。那年的天气反常的炎热,太阳好像等不及盛夏的到来,肆无忌惮地释放着他的能量,把本不该这个时节的热浪泼洒在大地上。路上的人们有一些
女儿放学回来,神情痛苦。原来,她的同学王飞撞着了她的右臂。当时女儿的右臂就抬不起来了。去了学校医务室,校医说是肌肉拉伤。整个晚上,女儿的右臂不能动,连作业都没写。   我很担心,忍不住埋怨:“你们校医也太不负责了,怎么不给你上药呢?不行,明天我要带你去医院。你告诉王飞,让他负责医药费。”女儿立刻展开了笑容:“没事的,妈。我们班也有同学肌肉拉伤过,三天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女儿的右臂仍然很
读了《慈善读本》中的《我的天职就是爱》这篇文章,我被主人公特雷莎姆姆的爱心所震撼,被她全身心的爱都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她那一幕幕真实的感人事件所震撼。她是一个平凡的修女,却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坚持帮助穷人学习、做事。  印度人特雷莎是一个修道院的普通姆姆。她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奖章和奖金19万美元,全部捐给印度贫穷的人和麻风病患者。她走访了摩提吉这个贫民窟中的许多家庭,发现了许多家庭中的孩子都没有
在一个秋阳和煦的午后,笔者来到罗源湾畔的味中有食品有限公司,采访了张雪钦总经理。她现在除了经商之外,还担任县工商联(商会)副会长、县政协常委。她是个大忙人,但脸上没有倦意,挂着的是甜蜜的笑。她说,我的生活是充实而美好的,经商是一种快乐,从政也是一种快乐;慈善,也是我快乐人生的元素。  捐出第一笔钱  张总祖籍浙江,父母在上世纪中叶徙居罗源谋生,摆地摊、挑货郎,硬是养活了三个孩子,撑持起一个家。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