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是“在做中学”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个人一直把生活当成教育,认同前人所言的“在做中学”,也因此十分反对读死书的考试主义。
  我童年失去母亲,在家里总是捉弄弟妹,把欺负他们当有趣,哪怕挨打也还是像狗一样,改不了吃屎的习惯。为避免在家里惹事讨皮痛,我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外头乱跑。先是在自己的小镇跑透透,跑腻了,就跨出到东西南北的他乡,又跑熟了,就再跨出更远。向东十多公里靠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沙蟹,各种昆虫,还有野果;往西靠山略微近些,那沿途的野地,又是另一个天地。我在这样的悠游之下,认识了很多动植物,也看到了各种不同地景下的农夫和渔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后来我长大了,喜称童年的那种情形,叫作“用脚读地理”。我觉得在这一段“用脚读地理”的时光,我除了学到不少东西之外,也培养了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经历,对小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可惜的是,没有一个大人赞成小孩这么做,大人认为那是一种放荡。但事实上,这段经历无形中一直影响着我。
  师范学院毕业后,我去偏远山区当小学老师,那三年也是非常难得的经验。它让我真正认识到什么叫作“穷苦”:学生家里没有电灯,写作业都得点煤油灯,晚上写啊写啊,累了打瞌睡勾下头,头发被灯烧了才惊醒;一家人用同一条毛巾,看起来像抹布,结果全家大小都患了结膜炎,早上醒过来,眼睛都睁不开,原来是眼皮被结膜炎的分泌物黏牢了……穷苦的生活,给他们带来的问题之多,一言难尽。记得小时候,我跟爷爷说我去爬山,累得“气喘如牛”。爷爷回话问:“你看过牛喘气吗?别太夸张了!”这回看到学生家的工作生活,我总算真的看到“气喘如牛”的人啦!
  当了三年的小学老师之后,我又服了两年兵役。退伍后,碰巧“中国广播公司”宜兰分台在招考电台记者,我好奇之下去应征,没想到被录取了。地方台人员不多,我除了采访之外,还得去主持上午七点到八点时段这一小时的闽南语节目。我给取了节目名称,叫“鸡鸣早看天”,片头音乐找的是法国古典音乐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类似鸡叫的一段。另外我还协助《兰阳之声》里的《街头巷尾》的采访录音。当时,“中广电台”在全台湾有十个分台,绝大部分都是用国语联播。我难得抓住这个机会,就想好好发挥一番,让宜兰县的人尽量认识宜兰的天地。
  当时我还想到一个重要的理念,我认为一个播音员,哪怕是女性,纵然她的声音有如夜莺那么美妙,但是让听众连续听上三个月也会感到厌腻,所以应该呈现各种不同行业的人的声音。再者,什么是播音室?不应该只有由两道隔音板密闭起来的小小空间,才叫播音室吧?应该是麦克风走到哪里,就录到哪里才对。这样的想法,突然让播音室变成像天与地那么广大。循着这样的理念,在我的节目里,每天都有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人被介绍或受采访的声音出现,节目也因此变得生动起来。我不由得更加卖命,背着有擦皮鞋箱那么大的手摇录音机,骑着一部破烂的90cc摩托车,可惜还是没能跑遍宜兰县的天边海角。有些山区没通电,村民是用蓄电池启动收音机收听广播。有一天,我收到那里寄来的一封信,问我为什么没介绍他们。我赶紧去询问管辖该处的乡公所,才问出路来。单单人踏出来的小山路,我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找那个小村落。
  除了地点和人物之外,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三星乡柯林地区的洪灾,造成不少人员及畜禽的伤亡。我一样冒着风险,争取时间赶到灾区采访录音报道;那时还没有电视,我就尽可能把现场的声响录成背景效果。那一天,遇到被救起的灾民,看着一家人只剩下奶奶和四个小孩的惨状,我几乎都讲不出话来。这样的事经过报道之后,引起很大反响。我在隔天的节目开头就告诉听众,让他们听一段很珍贵而温暖的声音,接着,听众所听到的就是像一大把小石子撒在瓷盘上的声音。我知道听众听了之后一定感到纳闷,于是赶紧说明,一位老奶奶带着七岁大的孙子,抱着一支填满铜板的竹筒扑满,来电台找我,说她的孙子想要把他扑满里的钱,捐给那四个在洪灾中失去双亲的小朋友;节目开头听到的声音,就是剥开扑满,抓一把铜板撒在瓷盘上的声音。这样说明之后,即刻唤醒了听众的爱心,捐款、捐米、捐棉被和衣服的,叫整个电台忙翻了。
  说了这么多以前的经历是想说明,我不认为在我的小说中所呈现的人、事、物等是知识;如果是知识的话,用点功到图书馆都能找得到。我说的,是活的东西。这种东西只有在生活中,从现实经验里才能学得到。
  所以,我也认为没有飘浮在脑际之间的所谓“灵感”。创作小说需要依据生活的经验,再从合乎人性的行为出发去构思,加上想象,建构一环一环相扣的脉络。
  高一时,我因撕毁学校的公告,被退学了。在家里跟继母又处不来,最后一个人离家出走到了台北,在一家电器店找了个修理电风扇的工作,经常得去全台湾最有名的叫作“宝斗里”的风化区干活。在修电风扇的时候,有空闲的小姐会聚过来看看,顺便也聊聊天,熟悉了之后,她们便会向我吐露流落至此的辛酸。这一段听闻让我认识了她们的不幸,但除了为她们抱不平,我也还是无能为力,对她们一点帮助都没有,于是更觉得自己的渺小无用。我深深知道,那个时代的妓女没有一个是自愿的,都是被迫的,或是牺牲自己,挽救家里的困境。
  后来,我站在她们的立场,写了《看海的日子》,写被出卖和受歧视的妓女白梅,写她努力追求做人最起码的尊严。有学者批评,说古今中外写妓女的作家很多,少有人把妓女写得像天使,太浪漫了,不合情理。怎么一个妓女,她選择嫖客的种子怀胎之后,回到坑底山区的生家,当地的村民不但没歧视她,反而还欢迎她?于此可见,那些学者连什么叫作阶级感情也不知道。好在,也有大前辈文评家和多数读者肯定这篇小说。
  我来举个实例:台湾过去有个矿区,采矿的男人到了四十岁之后,差不多都害了砂肺,因而守寡的妇女不少,造成原来就贫穷的人家陷入更穷苦的生活,最后逼得只能把家里的女儿卖给别人当养女,而后再被养家卖去当酒家女、妓女。过后,她们偶尔回来时,许多寡家有女初长成的人家,都会悄悄来拜托她们,看看她们的女儿是否也可以出去谋生。这就是当时穷苦人家的真实生活。《看海的日子》里,妓女白梅勇以为生、养两家生活,又坚强地争取最起码的尊严。她都做到了!她的肉体被玷污,灵魂却是圣洁的;在小说里,将她从精神层面上提升到天使似的地位,这有何疑问?
  所以,面对这样的批评,我只有安慰自己,至少问心无愧。那些学者书是读了不少,可惜连社会学里面提到的所谓“阶级感情”一词都读漏了。不过,穷人的互助及互相认同的行为和感情,是从穷苦中求生存的现实经验中得来的。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或是马克思针对以劳工阶级为首的著作《资本论》,也是从真正的社会生活观察中得来的。
其他文献
艾丽丝·门罗作品套装  作者:艾丽丝·门罗  出版社:译林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大师艾丽丝·门罗七部代表作品完整收录,短篇小说艺术绽放异彩,平静生活表面之下风波诡谲,从女性角度切入女人的生活与心态,温柔的剖析她们的爱与欲、痛苦与悲欢以及想追求的渴望与向往。  莳花集  作者:呀呀 绘  出版社:湖南美术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知名插画家呀呀的最
期刊
上海博物馆最近正在举行“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位于二楼的第二展览厅内汇聚了如让-莱昂·杰罗姆(Jean-Leon Gerome)的《弄蛇人》(The Snake Charmer)(你也能在萨义德《东方学》(Orientalism)的封面上找到这幅画)、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的《读书的莫奈夫人》(Camille Monet
期刊
“星星画会”是70年代一抹亮色。与“星星”有关的日子,那是情感渴望自由,灵魂相信未来的时代。三十年后,带着“星星”时代的伤痕,李爽从尘封的报纸和传说中走出来,从“中法史上最浪漫的爱情故事”里走出来,用她的私人札记《爽》展示了一个艺术家淡化伤痕、修复自我的过程。  26岁那年出狱后,李爽移居到法国结婚,一颗年轻的心怀揣着伤痛、期盼与不安,开始她在法国的艺术生涯。时至今日,她仍以中国画家的身份亮相于法
期刊
出版发行行业,是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大多数线下书店选择了暂停营业,图书电商是仅存的亮点。但是,由于快递员工复工、交通限制等因素,目前电商的运力还没有完全恢复,那么出版机构和电商该如何应对?在目前的环境下,图书电商如何做?我们整理了目前出版业的做法,并给出我们的建议。  出版企业:营销向线上转移  出版企业的销售从线下书店,转到线上书店,已经是长期趋势。针对目前的疫情,国有出版企业加快了销售向线
期刊
十年前,如果有人辞掉工作,背上家当出门长期旅行,一定会被绝大多数人看作是“不务正业”的疯狂举动。而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学毕业后暂缓进入社会的脚步,或是辞掉城市里繁忙的工作,了无牵绊地踏上一段长长的旅程。这样的举动,已经从不被多数人所理解的“逃避现实”的荒唐行为,变成了时下逐渐被世人接受的“间隔年旅行”。而孙东纯,绝对算得上是中国推动“间隔年(Gap Year)”旅行概念的标志性人物。  
期刊
我的心,我的眼,看见台湾  作者:齐柏林  出版社:圆神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2013年,齐柏林所拍摄的台湾第一部空拍记录片《看见台湾》终于完成,令人惊艳、感动、心疼的的台湾,撼动了所有观影者的心。许多片中看不见的故事,也都收录在本书当中,包括许多贵人相助的缘由、筹拍过程及拍摄现场的幕后故事、第一次空拍电影所遭遇的辛苦等。  塔里的男人  作者:亚拉文·雅迪嘉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
期刊
台妹时光  作者:陈雪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陈雪书写自身年轻时候的往事,回忆她遍及台湾小乡镇与城市的足迹,故事场景集中在野溪、路旁面摊、小吃店、卡拉OK店等地。她深刻的文笔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 “台湾味”深刻的观察。  十字路口  作者:Wm Paul Young  出版社:大乐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生活独来独往的安东尼,某日醒过来,发现自己置
期刊
我在小学四年级以前,受的是日本教育,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湾光复。但光复只是政治上的,在文化上,因为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长达五十年之久,所以文字和语言的光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光复四年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败退到台湾时,人生地不熟,心里有来自双方面的恐惧。为了自身的安全,即刻实施所谓的军政时期,颁布以安定为由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动不动就是死刑的法律,把整个台湾的空气弄
期刊
过去贫困的农业时代,绝大部分百姓不识字,因而被称为“文盲”。还好凭劳动生活不怎么需要用到文字,仅靠语言即能传达、沟通、争吵、言笑和敬神祷告等。他们从出生到死亡,一辈子都使用同一种语言,比起极少数识字的人,他们的语言活很多。  从时间上来看,语言的历史有上万年,而文字的历史,就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三千八百年。到了近代农业社会转型,文字才普遍起来。我不是否定文字的价值,而是希望大家不要
期刊
你常做梦吗?四种最常见的梦是被追赶、坠落、在学校与性。因为梦,让平凡的人生增添了许多滋味,其实梦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无谓,也不尽如弗洛伊德所论,皆与“性压抑”或潜意识有关。梦,其实非常科学,也非常实用。  梦境是演化程度极高的脑部功能,一种特别清晰的意识形态。  ——科赫(神经科学家)  讲到做梦,不能不提提脑子。脑,是宇宙已知最复杂的系统。而脑中最让人迷惘、在意、还不完全清楚运作奥秘的,无疑是“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