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我不是一朵漂浮的花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ianjusd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星画会”是70年代一抹亮色。与“星星”有关的日子,那是情感渴望自由,灵魂相信未来的时代。三十年后,带着“星星”时代的伤痕,李爽从尘封的报纸和传说中走出来,从“中法史上最浪漫的爱情故事”里走出来,用她的私人札记《爽》展示了一个艺术家淡化伤痕、修复自我的过程。
  26岁那年出狱后,李爽移居到法国结婚,一颗年轻的心怀揣着伤痛、期盼与不安,开始她在法国的艺术生涯。时至今日,她仍以中国画家的身份亮相于法国艺术界。离开中国三十年,仍葆有对民族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她说:“我不是一朵漂浮的花,我是一朵有深深的文化土壤和强壮须根的花。”
  《爽》:70年代私人札记
  《爽》记录了李爽从出生到26岁离开中国这段时间的故事。70年代末,李爽与黄锐、食指、北岛、芒克、阿城等文艺先锋们骑着自行车,积极参加各种地下文艺沙龙。后来她成为“星星画会”创始人之一,也是唯一的女性成员,1979年和1980年组织并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星星美展”。
  1981年11月,24岁的李爽由于和法国外交官员白天祥在北京外交公寓同居,而被以有损国家尊严等罪名逮捕,并判处劳动教养两年。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与邓小平会晤中提出此事,李爽才获得释放,并在几经周折后被批准去往巴黎。这段爱情故事为法国艺术界广泛关注,经法国电视台报导并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称为“中法史上最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打开了文革后中外通婚的大门。
  2000年李爽重病,甚至心脏停止跳动了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李爽遇到了超越常人所能理解的一些经验,从那以后她发现,成就人生的焦点不是向外扩张而应该回到自我。“过去的焦虑和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撞击都是徒劳的应该停止。人应该专注在我们目前正在做、正在想的也是唯一的一个实现上。那是一个非常强烈的经验,把我的人生观一下子转过来了。我发现我们并不孤独,我们的世界不是一个唯一的实相。还有另外许多与我们有关的实相,与我们历史有关的,与我们的祖先有关的林林总总都同时存在着。这个经验导致我写这本书。”
  “我用了好多年去释放,那是对记忆和痛苦的疗愈及道别。幼年时不懂社会为什么对弱者这样,儿童期的孩子没有理性和逻辑分析能力,所以把受到的虐待误解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日后潜移默化就会对自己产生强烈的不自信。但人有一种往上往光明走的本能,在我们的血液里有这样一种很自然的东西。所以当人可以‘放下’的时候,我们才有力量看见那个我们‘持着’的痛苦与欲望到底是什么东西。今天我会说,所有吃的这些苦,精神上受到的这些凌虐,抛掉时间用自然法正负共存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变成一种强化光明人性的燃料和动力。也可以是相反的。”
  在绘画状态里写书
  李爽和先生白天祥曾在法国出版过一本书叫《C'est du Chinois》,中文名是《法文是中文》,内容是关于中国人说法语、法国人说中文的幽默趣事。李爽本人也在《文艺欣赏》中发表过一些中篇小说。但在《爽》之前,她从不觉得自己能写作,幼年的自卑感还在,似乎写作是一些真正大作家才能做到的事情。
  目前,李爽正在着手《爽》英译版的发行,她本人对这本书也很满意,好像一些灵感从天而降,无拘无束地蔓延开来。对画家李爽来说,写作的经历与画画的经历很像。“画画时,如果作品使我满意,通常我不会发现我在画画,那种投入让我感到我自己就是颜色,就是画笔,就是画本身。创造过程几乎不通过大脑,如交响乐在顺畅地跳跃。写书的过程也是这样,我可以几个小时不停笔,文字像小溪流淌,一旦我使用理性就觉得很吃力,像在挤一管空牙膏。如果我在绘画状态里写书,就会特别顺畅。”
  然而,70年代那段痛苦的回忆毕竟潜伏在内心里。绘画是视觉语言,悲喜的情绪转换成抽象的色彩与线条,不会直接刺激回忆。写作则不同,笔触反映情绪而文字直接刺激回忆。《爽》书的笔触间仍留有愤怒、谴责与伤痛,她可以停笔,而回忆还在继续。写作这本书非但需要勇气,还需要些定力与毅力。
  李爽说:“写作时遇见情绪波动,我会停下。对我可以真放下的事,我会轻松地一笔带过。”当李爽停下的时候,她最喜欢的是牵着她的马“基督山伯爵”,到森林里骑上几圈,“因为我是一个特别会用骑马来消解所有情绪的人。骑马这种行为是要你和马变成一个人,存在危险,所以最容易让人处于活在当下的一种状态。”
  对于回忆,“我可以说我放下了,但不能说我完全放下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说我刚刚发现自我。但当你意识到人需要去发现自我的时候,你已经步入强大了。因为你可以说我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一个被迫害的,不再是一个无辜的人。任何人任何外界任何政教都无法再来牵着你的鼻子去兜圈儿了。”
  传奇是因为没有追求传奇
  年轻的时候,李爽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后来发现,不喜欢名字原来是不喜欢自己。面对人生中无以言说的错误和挥之不去的苦闷,李爽从软弱与自卑感中走出来,渐渐找回强大的自己。面对暴力,她用爱去回答,不计较结局。
  在中国的故事,李爽用自己的名字“爽”来概括。而在法国的故事,李爽打算用“爽后”二字来总结。她开心地说,自己在法国的故事也很精彩,甚至为自己是个老出故事的人而觉得好笑。在接下来的第二本新书里,她会把法国的经历写进去,不会像第一本那样面面俱到,意在与读者共同分享她成长的故事和过程。
  关于她与白天祥的爱情,李爽说:“我认识他是命中注定。每个人的爱与恨都是彼此的命中注定,团聚或是彻底解放,那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我不相信有偶然这种东西,我也不相信有报应,我更不相信生命可以被分成好的和坏的。我相信生命并不完美,生命是在变革中追求像是完美的一个感觉。因为完美后的生命还是要变迁的。”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传奇。你看,生命的神秘和奇妙就在这里。当你只想玩命去追求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无法获得这种奇妙的感觉。每一个人内心都愿望自己生存的世界真善美,但那些自觉弱化的人只敢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去坚持追求一点点,真的像我这种一根筋走下去的人不多,因为需要一点‘傻气’。传奇本身是因为传奇的人自己没有去刻意追求传奇。我想我是一直要走下去的。”   混合艺术家的愿望
  关于李爽的画,“星星”时期的作品更有特色性和识别性,表现了一些愤懑、焦灼的个体。近些年的肖像画则专注于精神性的领域。她说:“我可能是唯一一个以精神维度来画肖像的中国女人”。李爽画作中的女人拥有小巧的形状优美的嘴,修长的鼻子,漂亮的斜吊着的眼睛和椭圆形的脸,全部拥有一种内在的专注和凝视。
  迄今为止,李爽在西方参加了61次群展,举办了31次个人展览,作品被许多国家地区广泛收藏,有的收藏者跟随并热衷于她的作品长达30年。今年12月,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在北京第一次举行艺术历史性拍卖,李爽“星星画展”时的代表作《红与黑》出现在拍卖会上,她希望这件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重回中国的博物馆,弘扬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
  事实上,李爽在法国的知名度不仅仅限于爱情与油画,她早年就已在法国服装、瓷器、首饰等设计界才华横溢,爱玛仕(Hermes)、克里斯托夫勒(Christofle)、吉安(Gien)等顶级品牌都推出过她的设计产品,一直备受欢迎。同时她也是法国皇家陶瓷业几百年来唯一的中国设计家。目前,李爽正在景德镇做一个自己品牌的瓷器,想把她曾给外国人设计的最美的东西带回自己的祖国。
  “我是一个混合艺术家,我不会约束自己,也不会给自己设定一条狭窄的路。从这个角度说,我是一个豪放的艺术家,我心里有一盏灯,灯照不到尽头,它却会引我走向我觉得美好的作品中。当然我还是一个画家。我从12岁就知道自己是一个画家,所有这些产品都是从画衍生而来的。我最大的愿望是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追求一个死后的天堂,我们要把那个遥远的高高在上的天堂拉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天堂就在人间。我想为这个天堂尽一点力。”
  在法国,李爽每隔15天就会有一些追求者,到她这里来上课,学习传统道家驻颜术。十几年来旅行世界的经历让李爽意识到,我们国家有自己土生土长的东西,它很美很悠久,也曾经非常辉煌。忠于自己的根,是李爽一直坚守的原则,“我在法国住得再久,我也是黑头发,小眼睛,瘪鼻梁。我走到哪儿,我还是中国人。”
  发现自己,才会信任和爱上自己
  对李爽而言,“发现自己”是一个生命课题。“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画自己的像。如果把我三十多年的画切开来看,每个时期的画风很不一样。如果完整地再串起来看,整个过程又像一气呵成,每一笔都息息相关。我觉得我的画是寻找自我的一趟旅行。当发现自己的时候,你将不想变成也不再羡慕任何人,你会爱上自己。”
  “几十年来,我一直用画来表达我对宇宙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世界带给我的一种感受。我很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不追赶什么东西,我在繁杂的事情面前依然会想起我姥姥的话,我姥姥说,如果你想快,就要慢下来。”
  “我从外界寻找自己的过程中,做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的确所有的智慧都是从回到原点也就是‘自我’这条路上才可以逐渐出现奇迹。这种奇迹就是你可以彻底放下,对生命和世界怀有一种极大的慈悲,达到释放自己,也可以释放他人,就可以原谅。当你原谅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便那些痛苦的东西也是有必要的。”
  对李爽而言,这一生最爽的事就是灵感临在的时候立即投入创作,“我不太顾及结果,我的一生之所以有很多传奇,应该归于我不注重收获,而注重经历,过于重视收获就会忽略创作时的那份喜悦,很吃亏。人生并不是奋斗,人生是实现自己,人生是活得有质量。如果我能把每一分每一秒的精力都投注于当下,那的确很爽快!”
  七年前,李爽搬到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古老乡村里居住,窗子对面是一个罗马时期的教堂,隔壁是她的菜园和花坛,每天她都要给自己时间去骑马、爬山、看日出。在对幸福的认可中,她目前处于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刻。对李爽那整整一代人而言,苦难消解后的逍遥自在是一种境界,发现自我、认同自我才能彼此相忘于江湖。
其他文献
把头抬起来,放眼望去,同样的产业,两岸在吵的事情完全不同。  比如电影业,大陆热火朝天的议题,除了本地电影屡创票房纪录,连好莱坞也不能不注意这块大饼,积极叩关。谁要所谓不同出身的电影,适用不同竞争规则,外商当然卯起劲争取合拍,期望能有更好的发行优势与分帐条件。  如哈麦《解读中外合拍五大新趋势》文中指出:“合拍公司总经理张恂在中美合拍影展上告诉外媒,合拍需要转变思路了。‘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年,
期刊
常言道:狂傲不羁,离经叛道,此乃真性情也!  诚如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以其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主角人物的对白声称:“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从他作品里往往令你第一眼就能看出,这位作者热衷描写纵情声色的疯魔程度,毋宁极为狂妄放纵、糜烂下流,却又如此简单真实、趣味横生。观诸他笔下那些混吃混喝的主
期刊
邵琦近年来关于艺术的思考结集成为《书屋小记》出版了,体例类似于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书画圈的朋友往往拿其与《石涛话语录》相比,所谓当局者迷,专业往往成为障目之叶,善意的赞美却大大低估了它的当代价值,这也是我更倾向于将该书推荐给普罗大众的原因所在。  全书三百多篇“微言”,用一种谈及文学、史学、哲学的思辨来讲艺术,尤其是艺术的本质。内容简介冒着千夫所指的危险——“对当代艺术标准的根本性批判”——却并
期刊
除了终身茹素的修练缘分,多数我们是计不清这一生何餐何饭终究与鱼相见几次?对于嗜食此味的人来说,说不定只怕终其一生与之相见饭桌比好友知己还更多呢。  那日见一道鱼料理菜谱用杏仁茶煮桂鱼,这对我来说可太新鲜有趣了,顺道查了一下这桂鱼与鳜鱼除了同是鱼还有何牵连,查起鳜鱼竟是诗意连篇,更体会料理杏仁鳜鱼的浓情蜜意了。  杏仁鳜鱼果然肉细汤浓,意寓绵长,特意邀来的一位每餐无海鲜不欢的饭友,他说自己留学前是不
期刊
世界喧闹,欲求一心清静,我有良朋:音乐与书籍。音乐能令人忘记本我,书却能令人忘记身处何方。  阅读,因不同书物生不同天地。常叹吾生也晚,无缘与古人同游,也因此而挚爱碑帖。一册在手,纸香墨飞间恍见大汉天风、盛唐华光,一字一乾坤。一直以来,欠这个“好友”太多,今天来为他略作述一二。  我们通常所说的“碑帖”,其实多是对古代书法作品的泛称,是取其广义的概念。碑与帖有时被混同,如碑帖的鉴定只称“校碑”,碑
期刊
蜈蚣阁是闽台民间盛行的民俗表演阵头,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南民间除了信奉道教、佛教,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王爷、开漳圣王等等。在这些民间信仰祭祀时,都会有十分盛大的迎神踩街活动,有许多民间舞蹈只是在这样的祭祀活动中才会出现的。  传统上,“装阁”是祭祀才会出现的造型舞蹈。“装阁”又称“阁阵”,通常由十几块至几十块木板连接组合而成,每块木板长约两米,宽约半米,
期刊
文学史上早慧者众,尤其是诗人。美国诗人席薇亚·普拉丝(Sylvia Plath)16岁就出版第一本书;智利诗人聂鲁达20岁便发表知名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诗人的早慧仿佛已是一种不成文的默契,那股灵光难以压抑,唯以诗句作为凭依。来自台湾,出生于1989的年轻诗人林禹瑄,15岁开始写诗,17岁便一举夺得“台积电青年学生文学奖”新诗首奖,20岁即出版第一本诗集。她素行低调,但才华的光芒掩不住
期刊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狄更斯用最简洁最精炼的语言,为《双城记》这部世界名著开了一个不能再好的开头,也为后世所广泛引用。对于当下的中国图书业而言,我们无法断定这就是书业“最坏的年代”,但至少算是“不好的年代”,数字出版的加速推进让传统出版多少有些如履薄冰,阅读率的下滑也让出版从业者战战兢兢,不过对于童书出版而言,这的确可以算得上是“the best of times”,最好的年代。  
期刊
艾丽丝·门罗作品套装  作者:艾丽丝·门罗  出版社:译林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大师艾丽丝·门罗七部代表作品完整收录,短篇小说艺术绽放异彩,平静生活表面之下风波诡谲,从女性角度切入女人的生活与心态,温柔的剖析她们的爱与欲、痛苦与悲欢以及想追求的渴望与向往。  莳花集  作者:呀呀 绘  出版社:湖南美术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知名插画家呀呀的最
期刊
上海博物馆最近正在举行“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位于二楼的第二展览厅内汇聚了如让-莱昂·杰罗姆(Jean-Leon Gerome)的《弄蛇人》(The Snake Charmer)(你也能在萨义德《东方学》(Orientalism)的封面上找到这幅画)、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的《读书的莫奈夫人》(Camille Mone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