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英美火炮发展:精确打击时代来临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误的趋势
  
  早在上世纪末,美国陆军就已经提出转型计划,并着手建设未来目标部队,其主要特征是实现“机动与火力一体化”。然而在转型的道路上,支援火力装备发展相对滞后成为陆军的一块心病。炮兵曾经是美国陆军的主要火力支援手段,然而,炮兵在波斯尼亚和阿富汗战争中的表现不值一提,在新近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依然表现平平,甚至连十字军战士计划也于新世纪之初被终结。为此,有军事专家分析,倘若没有有效的改革措施,曾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主角的炮兵部队将走向没落。
  在美军作战条令中,师属炮兵是作为主要火力支援力量而使用的。但在伊拉克战争中,快速机动部队所配属的炮兵比美军历史上任何一场主要战争中投入的炮兵兵力都要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美军进攻速度太快,而不是炮兵补给太慢。自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美国在历次局部战争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精确制导炸弹,空中火力在进攻战斗中已当之无愧成为主力。
  
  美军炮兵逐渐被冷落
  
  正如美国陆军在国家训练中心(NTC)发现的那样,数字化部队进行的大规模训练演习表明,一支装备全部或大部分可行性装备的部队可能放慢(而不是加快)其作战节奏,原因是作决定时所涉及的因素过于复杂。尤其是火炮的反应能力受到了影响。目前,美国陆军野战炮兵营有3项正式任务:反击、封锁和近距离支援,但经常执行近距离支援任务。美国野战炮兵未来发展综合中心副主任萨姆·科夫曼称,在NTC,虽然野战炮兵营“能够出色地完成射击前准备和旅长要求的任何任务(如反击),但却无法很好地完成直接支援任务”。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至少在训练中,步兵指挥官更加依赖建制武器系统为其提供火力支援,尤其是迫击炮。
  美国引领了世纪之交的新军事革命,其作战模式和作战理念也越来越深的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北约国家。许多国家的武装部队编制管理只是口头上说要联合作战,但基本上还是被政府推向美国式的“转型”过程,没有“火炮作战”,只有地面、海上和空中作战。英国国防部装备能力和纵深目标打击项目主管理查德一阿普尔盖特准将评价道:“依靠单一支援力量(指空中打击力量——编者注)的国家正在将自己推入死角。理想的状况是以可以承受的价格维持一系列武器装备,以提供对付各种未来威胁的手段。但很显然,将有许多国家仍然难以负担每一个方面,这将限制了其近程和纵深作战能力,相应地也减缓了其作战节奏。”
  诚然,炮兵内部或步兵与装甲部队之间在协调预备和近距离支援火力指挥上存在许多困难,但是在海军、陆军和空军之间进行更大范围的作战协调,肯定要更加复杂。如果连空地一体化作战的协调都能解决,步炮、炮坦协同又有何难呢?
  
  英国人的视角
  
  如果按照美国和英国的模式发展,那么世界火力支援武器将面临挑战。英国负责陆军发展与条令的主管乔纳森·贝利少将认为,传统身管压制火炮和多管火箭发射系统仍然是最出色的间接火力支援武器。英国国防部装备能力、纵深目标打击项目主管阿普尔盖特准将则表示,地面火炮在未来25年内仍然大有前途,因为火炮具有适时性的特点,效果和射程有保证。虽然空中平台具有精确打击能力,但是却不能持久,而且空中平台打击的目标数量有限。目前,在利用空中力量争夺制空权还是支援地面的问题上,指挥官仍存在争论。
  贝利少将称“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组织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欧洲平原上的大规模陆战进行,为此,双方都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火炮。但是从那时起,火炮的优势和作用已经不如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现的那么明显了。在冷战时期的局部战争中,大部分坦克均毁于地雷或反坦克导弹,而非坦克和野战火炮。冷战中后期,虽然火炮的数量依然庞大,但北约火炮的相对效能正快速减弱。高价值目标(前苏联陆军的坦克部队及其支援单位)全面机械和装甲化,火炮缺乏精确打击这类目标的手段。”类似M-107式175毫米自行火炮那样的武器系统,虽然有足够的射程,但射速低、射击精度不够,不能有效杀伤敌纵深范围内的装甲部队。M-270式多管火箭炮系统的引入是为了更有效地执行反炮兵任务,而并不是用来攻击高价值机动装甲目标,因此炮兵控制战场的手段此时显得非常缺乏。
  贝利少将说,在冷战后期,人们认识到精确制导弹药(PGM)也许可以使火炮在更远的距离上攻击敌后续梯队或装甲部队,从而使火炮重新获得战场支配权。这一时期,诸如M一712“铜斑蛇”半主动激光寻的反装甲弹、M-895“萨达姆”传感器引信弹药和多管火箭炮系统(MLRS)BLOCKIII阶段末制导弹药火箭弹等项目纷纷启动。但是,冷战结束后,大规模装甲部队的威胁消失,火炮精确制导弹药项目也因此或搁浅或取消。
  相比之下,空军的精确制导弹药却被保留了下来。尽管从那时起,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火炮的精确打击能力不仅仅可以用来反坦克,也可以在其他很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在随后的多次冲突中得到验证),但炮兵依然没有引入PGM项目,原因是“空军足以胜任这项工作,我们为什么需要PGM化的炮兵”?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火炮的用途和效能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2002年年初,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地面部队决定由空中力量和迫击炮进行支援作战,传统的身管压制火炮则被弃置一旁,炮兵在战场上的地位和作用跌入了最低谷。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事情似乎有了转机,相对宽阔的战场环境和相对较低的战场压力为野战火炮展示其效能提供了机会。尽管炮兵的作战形式与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大致相同,在许多方面也与二战后的战争形式相似:美国陆军装备的M-109A6自行榴弹炮(与早期M-109A2自行榴弹炮相比性能大幅度提高)和英国的AS-90式自行榴弹炮(唯一一种在伊拉克战争中亮相的新型野战火炮系统)在情报收集、监视、目标捕捉和侦察等关键性能方面有明显提高,但其使用的弹药基本上全是“傻弹”(无制导弹药),与过去半个世纪相比并无根本性差别。换言之,炮兵的作战形式和作战效能并没有质的提升。
  尽管如此,贝利少将仍然认为“野战火炮的效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参加伊拉克战争的英军指挥官将AS-90式火炮和为炮兵提供观瞄数据的“不死鸟”无人机列入五种重要“制胜”装备)。贝利指出,地面步兵部队“一直强烈需要近距支援,炮兵发射的大量弹药使他们震撼,同时也使他们高兴”,火炮在执行近距支援、反炮兵、袭扰、照明、烟幕和压制敌方防空系统等任务中的传统价值和优势应当被重新评估。在作战行动中,火炮的一些性能有待进 一步加强,例如,火炮的机动性需要与其支援的地面部队相当;自行榴弹炮由装甲提供的防护能力在城市作战环境中非常有用;轻型火炮必须全部能够由直升机空运,以便在整个战区内快速机动,提供灵活的支援火力。火炮的特性
  英国负责陆军发展与条令的主管贝利少将认为,与其他武器系统相比,火炮除具有24小时全天候作战能力外,还有许多突出的特性:
  可获得性(产生效果的时间)海军舰船一旦遭遇潜艇威胁(甚至只是可能的警告),就不得不机动规避,而无法为陆上战场提供持续火力支援;空军飞机可能因执行重要战略打击任务而被突然召回;而且空地协同需要复杂的联络和执行程序。但是对于炮兵部队而言,火力支援是他们最主要最核心的任务,而非“副业”,现代火炮系统可在2~5分钟内做出反应,“无需预约”即能提供持续不断的火力支援;同时,一定数量的火炮能在瞬间打击数百个目标,覆盖相当广泛的战场;效费比尽管制导炮弹价格不菲,但相比于其他平台和作战系统而言,多数情况下火炮仍然代表着一种相对低廉的打击手段;在机会成本方面,火炮可能是打击3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的最廉价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覆盖范围广。考虑到左右炮兵连的射击范围,一个辖3个炮兵连的炮兵营至少可以覆盖正前方100公里的范围,如果将炮兵连拆分成分队排部署,其覆盖范围将更大。尤其是现代高射速火炮使一个炮兵排发射的弹药重量至少相当于冷战时的一个炮兵连。
  持久性炮兵部队可在一处阵地持续部署长达数月之久,这是海军舰艇和空军战机难以做到的。装备4门火炮的炮兵排(每门炮每10秒可发射3发炮弹,每5分钟执行一项射击任务)每小时可打击12个目标。一个炮兵营(6个排)每小时可打击72个目标;持续性火炮能够产生持久或连续的打击效果。另外,火炮在执行完一次射击任务后,可直接重新开始。各种传感器的运用以及火控计算机的出现使射击诸元的估算误差降到了最低限度。此外,制导炮弹的出现也将在根本上改变弹着散布随射程增加而增大的状况。这些因素使得现代炮兵的精确打击能力人为提高。
  存在性自行榴弹炮一旦部署,即是一种可用且可见的威胁,可以对敌军产生压迫和威慑,这些特性同样适用于低烈度作战行动。地面炮兵火力支援拥有极火得灵敏性和机动性,因为他们可以跟随部队前进,而不像飞机一定要有机场才能行动,而且一旦部队前出到了作战半径以外就无法实施支援。火炮可发射多种类型的弹药,遂行多种作战任务,具有效果的多样性。
  
  火炮的未来
  
  美国陆军野战炮兵参谋长梅普尔斯上将称,“我们已经看到空中力量塑造战场的惊人能力,当然,我们需要做得更好,以获得战场上各种火力支援手段的完全综合能力。其中火箭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伊拉克战争中野战炮兵发射了约450枚陆军战术导弹(ATACMS),这些导弹与空中力量形成一体。火箭炮为机动部队快速推进创造了条件。”机动部队也认识到火力支援可以增强部队的机动性。梅普尔斯上将引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的一个例子,“我们遇到一支善于伪装的敌人,他们藏匿在地下,空中力量无法发现和打击他们。我们缺少一种机动打击能力,一种迫使敌人从地下隐蔽部或山区走出来,将自己暴露在空中力量的攻击范围内的打击能力。”
  空中打击战术适合对付大规模部队,而不适合小规模的敌方零散部队。正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第3步兵师沿幼发拉底河前进那样,对作战部队最大的威胁是在高地之间前进。由于敌人在最后时刻才暴露自己,所以必须非常快速地应对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火炮提供必要的压制火力或特殊作用。一旦双方部队遭遇,“迫击炮在战术突击中尤其有效,在接触战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迫击炮与直瞄武器配合使用可获得最大杀伤力。”身管火炮在部队遭遇以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部队战术突击创造条件。
  美国野战炮兵未来发展综合中心副主任科夫曼称,在近期内,作战时使用何种火力手段或武器平台将取决于实际情况、战场情况和期望获得的杀伤力。目前,直升机不但可进行夜间或纵深作战,还可以在城区环境中作战,这是直升机的固有优势,但直升机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防护力太差,这将导致作战风险的增加。
  科夫曼认为,身管火炮的主要功能将是继续加快作战节奏,跟上机动部队的前进速度。据报道,伊拉克战争中,在第3步兵师向前推进的过程中,M 109A6自行榴弹炮的火力支援作用突出。自动化火控系统(AFCS)使其可以迅速停车和进行射击,然后再赶上前进队伍。这样,机动部队就能保持20---40公里/小时的前进速度。对于将要装备的未来火炮,美国表示他们更注重行军和战斗转换的速度以及射速,而不是绝对射程。
  美国陆军为发展目标部队而进行的分析认为,陆军需要射程为30~40公里的火炮,这也是M 109A6自行榴弹炮、XM-777E1轻型牵引榴弹炮和未来战斗系统(FCS)火炮等155毫米口径身管火炮发射增程弹的射程;对于超过40公里的地面目标,将使用未来的制导犁多管火箭发射系统(GMLRS)进行打击,该系统的射程超过70公里;对付稍近距离的目标时,则选择网火精确攻击弹药(PAM)。通过数字化和实施单兵现代化项目(如“陆地勇士”),未来战场上将会有更多的观察员,虽然他们并非炮兵观察员。但毫无疑问,在网络化的作战体系里,单兵所获得的信息也将为炮兵部队所用。
  未来的野战炮兵营将装备多种类型的火力平台,集多种能力于一身,而不是目前的“通用化”火炮方案。科夫曼认为:“当你拥有更多的、具有更强目标定位能力的传感器,并与合适的火炮和弹药有效配合时,就可能轻松完成所有3项任务——网火系统执行近程打击任务,发射PAM(精确攻击弹药);网火和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HIMAP,.S)“塑造战场”;FCS火炮执行中距离间接火力支援任务。科夫曼称:“要实现这种能力,未来目标部队作战指挥系统(OFBCS)是关键。将来不会有火力指示中心(FDC),也不再有现在的节点分层体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信息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射击任务将自动进行,直到被终止。由网络根据目标类型、推算的传感器目标定位误差、计算撞击误差和轨迹,自动选择使用何种武器对付何种目标。射击过程采用人员在线控制,但仅限于效果协调中心(ECC)。”所有需要的数据都将存储在作战指挥系统中,福特和波音公司仍在研究其系统构架。作战指挥系统软件将在FCS通讯硬件上运行,利用美国陆军现役陆军作战指挥系统(ABCS)的相关部分。现役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AFATDS)的功能将 能够满足作战指挥系统的部分需求。
  在英国,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与美国有相似之处,即火炮的绝对射程并非那么重要,火炮的数量也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能否根据需要集中“毁伤效果”(而不是集中火炮数量)。这就要求单个弹丸具有足够的精度和效能。英国从现在到未来10年的目标是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如机载“硫磺石”反坦克导弹、“宝石路”-IV激光制导炸弹和“风暴之影”巡航导弹,以及陆基GMLRS火箭弹和间瞄射击精确攻击弹药(IFPA)等。
  IFPA可能是一种采用传感器引信的精确攻击弹药,可以用身管火炮或火箭炮发射,对付硬目标和高价值目标。该项目目前仍在进行投资平衡研究。为此,英国方面正在评估是否由光纤导弹(例如欧洲导弹公司的独眼巨人光纤制导导弹)或非瞄准线武器来完成对高价值目标的精确打击。候选方案可能是美国LAM,或在以色列IAI公司哈比无人机基础上研制的远程弹药。这些方案的关键部分包括目标捕获系统、火控和联合火力协调系统。对于后者,可通过应用新兴的联合效应战术瞄准系统(IETTS)实现。按照联合火力倡议(OFI),该研究工作正在与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的工作同时进行。
  在平台方面,英国陆军的AS-90式自行榴弹炮和105毫米轻型火炮将一直服役到2020年左右,尚未确定的轻型机动火炮武器系统(LIMAWS)和LIMAWS火箭炮作为补充。后者为Insys公司研制的多用途轮式火箭炮,配装有一部6联装多管火箭发射器。
  阿普尔盖特准将认为:“英国未来进攻空中支援(FOAS)研究中考虑的远程巡逻弹最终将会广泛使用,预示着多种巡逻武器系统将投入使用。它们不但可以投放弹药,还可以用于通讯转播和为特种部队提供再补给。这些能力集中在一起就可以有效对付防空系统。然而,他们需要‘价廉物美’的系统,而不是全能系统。”预计FOAS将是一种远程打击系统,是一种“基于能力”的创新型系统。该系统包括有人平台和武器,可以从陆基、海基和空中进行攻击。
  贝利少将也认为:“我们在选择未来的弹药时,应该发挥更多的想像力。在复杂地形里,如果我们不知道敌人在何处,是否就有充分的理由使用集中或‘地毯’式轰炸?如果你只有精确弹药,你就不能杀伤和压制敌方大规模部队。进一步讲,又如何对不确定的敌人实施压制呢?”关于精度,贝利少将提醒说“一些人错误地将精度局限在点上,其实它应该被看作是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的特定程度的效果。因此,除精确弹药外,我们还需要精确面杀伤弹药(具有精确的弹道下降段或发射模式)和精确后勤。”
  “本质上讲,火炮未来的作用仍和现在一样,即火力和机动。然而,火力的获得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获得最理想的系统。这一系统包括情报、监视、目标捕获和侦察(ISTAR),而无所谓哪一个传感器发现目标。”
  贝利少将说:“设法破坏敌人的观察所或传感器一直是炮兵的一项任务。敌人的传感器正逐渐向空中发展,因此,高价值目标可能包括空中目标,尤其是它们侵入你的领域时。攻击UAV可能会需要派出我们的直升机,也会有UAV与UAV的交战。我们需要跟踪战场空间内的每一个目标,那么由谁来负责确定那些高价值弹药?无人机,巡航导弹,还是其它?什么系统能够对战场上的每一个目标提供三维标记呢?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困难又是什么?”结语
  贝利少将说,有些目标可能用海上火力攻击最合适,每一种武器都有自己的作战领域,这些领域相互交叠,指挥官的技能就是决定在某一时间使用何种武器最合适。优化作战力量是关键。不但要决定哪种系统有效,而且要确定其使用是否得当。由于这些原因,未来战争中,宽带通讯将成为指挥官最大的限制,而不是弹药补给。
  火炮再一次证明了它们在城区、沿海和沙漠等各种作战环境中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武器。贝利少将总结称:“阿富汗战争中,观察员骑在马上与B-52式轰炸机电子连接这种方式的用途非常有限,不适合高强度战争。尽管火炮的发展10年前就停滞不前,但如今仍是一种有效的武器,而且可以很快跟上精确打击的时代,空军已经对精确打击的价值和优势作了精彩演示。在未来10年里,世界许多国家的陆军部队将会装备PGM,这不仅可以增强武器的性能,而且也是火炮发展的出路。”
其他文献
如果说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拉开了精确制导武器大规模使用的幕布,那么世纪之交的数次局部战争则宣布了防区外打击时代的到来。美国空军为此专门开发的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IASSAM)标志着以往精确制导的空地导弹+普通无制导航弹的装备使用模式的终结。近几年来美国空军的装备动态表明,美国空军试图将其装备的大量无制导航弹改装为可防区外发射的精确打击武器。普通航弹要实现防区外发射并准确命中,必须解决制导方式和
期刊
据英国简氏《国际防务评论》报道,2005年美国国防预算为白宫安排了多达3亿美元的总统直升机购买经费,英国/意大利的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的EH-101直升机成为中标产品。这只不过是美国历年来数十亿美元军火进口的“冰山一角”。  美国的军火出口历来是全球之冠,自身的军火库也被本国武器所充斥。近年来,美国军队借“反恐”为名在世界上大打出手,持续不断的军事行动使美国的军火商接到了一叠叠订单,赚得杯满钵满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正兴起新一轮军事变革浪潮。这场新军事变革不仅引发了军事学术领域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革命,也促成了各国军事力量的大动荡、大调整、大发展。为确保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强国地位,泰国亦不失时机地推行具有本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加快军事理论、编制体制和武器装备改革步伐,力图把握机遇、抢占先机,全面提高部队未来作战能力。    适时调整军事战略思想    泰国的军事战略是根据国际战略格局、
期刊
张宏飞 编译  编者按:本文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评论》杂志《中国趋于成熟的海军力量》一文。作者是美国海军艾里克·麦克瓦登(EricMcVadon)准将,目前担任美国外国政策研究所的东亚安全事务顾问。他曾在美国海军服役35年,担任过多个作战及政策计划职务,包括太平洋舰队的P-3C反潜机中队指挥官,美国海军司令部战略、计划和政策部门副主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海军武官。作者认为,中国海军目前仍处于成长壮
期刊
夏瑞佳 赵春霞 编译    编者按:本文编译自《今日军控》,作者拉杰什·M·巴斯鲁系印度孟买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作者站在印度的角度认为,面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个完全不同的核对手,印度核战略模式的选择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挑战。是扩充核武库来夺取核优势还是保持低规模的核力量来确保核安全?本文从核战争内在规律出发,充分考证了印度所面临的各种现实威胁,从而提出了最低核威慑战略的基本思想。通过了解印度的核战略选择背
期刊
于 君 编译    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汲取了经验和教训的中国将军队现代化和职业化建设置于优先地位,这为其最终建立专职特种部队创造了适当的军事、政治条件。同样,中国在海湾战争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刺激了特种部队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并为未来的发展特别是特种部队所需具备的能力方面指明了方向。    特种部队的创建    中国第一支专职特种部队创建于1988年。当时中国正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在经济上,中国开
期刊
空中加油机因能够加大战斗机、预警机和运输机的航程,延长其续航时间,因此有“空中加油站”的美称。一些主要国家军队不仅仅把加油机当作提高作战飞机效能的手段,而且拓宽了空中加油机的使用范围,防空、运输、搜索救援等活动中也大量使用加油机。近年来,外国空中加油机技术又呈现三大发展动向:由单机之间的加油发展到40多架飞机之间的编队加油;由一般条件下的加油发展到复杂天气条件下的加油;由昼间加油发展到可以夜间加油
期刊
编者按:日本陆上自卫队第1空降旅是日本目前唯一的伞兵部队,它拥有很强的快速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堪称日本陆上自卫队手中的一张王牌。而它同时又是一支颇有些神秘色彩的部队,外人对其真实情况知之甚少。在日本自卫队越来越不安分守己的今天,我们就更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这支被日本视为精锐的部队。  1985年8月12日,日本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SR客机在长野县南佐久御巢鹰失事。当时首先空降到达空难现场、并从头
期刊
程 松 编译  发展历史    A-50系列预警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69年  20世纪60年代,红色苏联的空中预警和控制力量是由9架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图126(北约称其为“苔藓”)空中预警与控制飞机组成的。图一126在1962年1月23日首飞成功,1965年开始进入苏联国土防空军(VP-VO)服役。这架可搭载15名技术人员的飞机装备了Liana雷达系统和各种当时
期刊
北京时间9月1日,横跨浩瀚的太平洋上,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远洋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远航编队,先后抵达夏威夷珍珠港和美国西海岸的重要军港圣迭戈,并与美国海军举行了海上通信、机动、搜救等一系列演习、演练,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当今世界,海军编队远航并不是新鲜事,两军间的海上联合演习演练也早已司空见惯。然而,中美海上演习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眼球?它的看点究竟在哪里呢?  远航,这是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