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身水肿伴乏力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结肠癌1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全身水肿伴乏力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MM)并发结肠癌的表现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就诊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的1例以全身水肿伴乏力为首发表现的MM并发结肠癌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男性,全身水肿伴乏力3个月,诊断为IgG-λ型,Ⅲ期B组。患者经多药联合化疗后病情缓解。2020年11月患者出现腹痛,行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示(降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伴灶性区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行PET-CT检查示结肠多节段肠管骨髓瘤浸润可能。2021年4月1日行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半结肠)中分化腺癌。患者定期复查,病情稳定,且骨髓象示MM完全缓解。

结论

MM并发结肠癌时,若及时治疗,短期效果好,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伊沙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IRd)方案在真实世界中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4例接受IRd方案治疗的M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24例患者中包括复发难治患者5例(复发难治组)和硼替佐米诱导有效但因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转为IRd方案治疗的初治患者19例(转换组)。结果24例患者中位治疗4个(2~7个)周期,完全缓解(CR)8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6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
目的探讨脂质体多柔比星强化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20例应用脂质体多柔比星强化预处理方案allo-HSCT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移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白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7d(13~23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22.5d(最短13d,最长>90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慢性GVHD分别有2例和1例;出血性膀胱炎8例,EB病毒血症15例,巨细胞病毒血症8例,败血症1例,急性肝损
目的探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应用达雷妥尤单抗为主方案联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的IgD型MM进展伴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4岁女性,经骨髓穿刺及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诊断为IgD型MM,先后给予V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RD(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和ID(伊沙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2020年6月患者出现多发皮下结节,评估病情为疾病进展伴多发髓外浸润,给予达雷妥尤单抗 PAD(脂质体多
目的加强对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RS-T)的认识,提高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和2019年11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2例MDS/MPN-R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二代测序分子克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76岁女性,突变负荷从高到低依次为DNMT3A、JAK2V617F、SF3B1,羟基脲治疗后贫血好转,血小板计数改善,临床过程呈惰性。例2为66岁男性,病初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羟基脲治疗后贫血加重,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miRNA-2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55例MM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者资料。MM患者中初诊未治20例,完全缓解(CR)15例,临床复发20例。收集所有受试者血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NA-21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miRNA-21相对表达水平与MM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血红蛋白、清蛋白、t(4;14)突变、13q14突变及预后的关系。选择MM细胞株
目的探讨CLAG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收治的30例复发难治AML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中,1例因治疗相关死亡未进行疗效评估。可评估的2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7例(58.6%),部分缓解(PR)5例(17.3%),未缓解(NR)7例(24.1%)。低危组1例,获得CR;中危组CR率高于高危组[68.8%(11/16)比41.7%(5/12
目的探讨家族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家族遗传、临床、治疗及转归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9年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家族性W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及随访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WM患者中,4例起病表现为头晕乏力,1例以反复低热及异常出汗为首发表现,1例因肺部感染住院发现;其中有2例患者的兄弟诊断为WM,另有2例患者的兄弟体检时发现IgM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6例WM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51~70岁)。6例W
目的系统评价C-KIT基因突变与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预后的关系。方法以"KIT""AcuteMyeloidLeukemia""Children"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KIT""急性髓系白血病""儿童"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0月1日。文献经过严格筛选后纳入分析;根据基因检测明确有无基因改变,分为C-KIT突变组和野生组,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联合来那度胺治疗CAR-T治疗后3级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例CAR-T治疗后3级难治MM接受人源抗BCMACAR-T联合来那度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复发难治MM输注鼠源抗BCMACAR-T,持续完全缓解23个月后复发,采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抗CD38单克隆抗体3级治疗,病情继续进展。用人源抗BCMACAR-T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后28d
目的探讨以淋巴结、皮肤及骨骼受侵为首发表现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9月收治的1例以淋巴结、皮肤及骨骼受侵为首发表现的ALK ALC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以淋巴结、皮肤及骨骼均受侵犯为首发发现,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原发系统性ALK ALCL。先后给予CHOP及CourseAV1方案各1个疗程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021年2月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ALK A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