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的报告警告说:“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种双重的力量。”可见,教学不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的教学,能够带给学生富于挑战的教学,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和活动机会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它能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显示出一些色彩鲜艳、学生喜爱的与课文内容贴近的一些图像,如美丽的花蝴蝶、可爱的小动物、雄伟的建筑物、神秘的大自然等,学生立刻被这些美丽的图案吸引住,很快就感染了他们的情绪,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愿望。
  2.化静为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问题的起点在于“疑”。“疑”能唤起学生的思维,能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利用CAI课件演示,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教学“圆的知识”,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看电脑演示的动画片,小猴、小兔、小狗、小熊四个动物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在比赛没结束时让学生猜一下:最后谁得第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猜小狗得第一(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猜它得第一呢?聪明的学生会说: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这样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不是学数学,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维就很容易激活。
  
  二、优化认知过程
  
  按照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理解在本质上是与动作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理解与事物怎样动作有着密切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课件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创设按题意制作的活动场景,绘制线段图,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例题:“小红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红每分钟走72米,小芳每分钟走68米,经过6分钟后,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距离多少米?”学生读题后,教师可用课件出示题中的线段示意图,用变色、闪烁等手段,使学生明确:运动的物体是一个还是两个?运动的起点是同地还是异地?运动方面是同向、背向还是相向?运动出发时刻是同时还是不同时?运动的结果是相遇还是相离等?帮助学生理解上述抽象概念。
  2.化解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许多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于直接感知,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将这种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和现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化解难点。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明显。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都可以用CAI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过程,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揭示本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传授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形象直观的演示,从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都可以进行动态模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集合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导入时,利用CAI课件把6个彩色的长方形(两两相同),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本质属性,是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这也是为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了很好的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中教师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创设丰富的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发挥最佳教学效应,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其他文献
水是桂林的.rn这句话并不新鲜.因为宋人王正功早就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似乎刻下了世人对桂林山与水不变的美誉.rn但,我还是要写桂林的水.
2004年4月17日上午,“陕西省黄土绘画艺术(黄土画派)研究会”成立大会在西安美术学院开幕。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文西就倡议成立黄土画派研究会,并围绕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越来越普遍,而如何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哲学课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效果甚好,现将这一体会介绍给大家。  笔者讲授的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一节。授课过程如下。首先复习: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怎样分析矛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事
摘要:本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深入解读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分析四平市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互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具体解决对策,为四平市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 四平市 高等教育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21-02  20世纪90年代,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系亨利·埃茨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雇主与职工群众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起到平衡关系的工会在其中却缕缕缺位,归根结底,是工会代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及时反映基层职工的诉
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种类繁多,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新的时期,人们开始重视利用基础教育的平台,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传播,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 新时期 基础教育 传播与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17-02  一、利用校内课堂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与教学  1.利用美术课堂进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必须改变自身的服务模式,逐步从知识服务转向大数据知识服务。针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智慧图书馆以及下一代图书馆开展的知识服务模式是大数据知识服务的主要特点。以大数据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开展的平台,从而全面地实现大数据知识服务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知识服务 大数据知识服务 展望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2
针对当前肉品物理追溯方法存在的信息延续性差、易丢失、信息录入繁琐等问题,本子课题通过筛选适合于猪、牛和羊的SNPs,构建数据库,同时结合传统物理追溯方法(RFID技术),形成一个公
“上班族”“蚁族”“月光族”“星光族”“考碗族”……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用一个个“族”来形容一类类人,他们往往是现代社会生活不同层面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