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罗素的幸福观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素的幸福观在解读人类灵魂深处的猥亵的同时,又为人类福祉点亮了灯塔。他的幸福观通过影响幸福因素的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透彻的分析,第一方面:什么使人不幸。他列举了拜伦式的不快乐、厌烦和疲劳、竞争与忌妒等。另一方面,使人幸福的因素有兴致与情爱、家庭与工作等。通过研究罗素的幸福观,可以使处于思想迷茫的人们克服自己的弊端,把握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在变幻莫测的人生道路上找到幸福的契合点。
  【关键词】罗素;幸福观;不幸
  幸福论的主张在各哲学大家那里如百花盛开一样缤纷多彩,帕斯卡尔描述着圣者皈依洞见的幸福,亚里士多德阐述过哲学家纯粹思辨的幸福,而罗素认为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幸福是人的一种权利,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东西。罗素着重从影响人们心里因素等方面来阐述自己的幸福观。
  1.使人不幸的原因
  人类不像动物只要健康并有足够的食物就会快乐的无以复加。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的温饱已经不值得他们信心满满的感觉满足,似乎在每个人脸上都能看见弱点和他们苦恼的印记。罗素将这些使得人们不快乐的原因归结为:
  1.1厌烦
  厌烦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因素,在繁琐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厌烦似乎是人类独有的情绪,诚然,这种厌烦的产生是将骨感的现实与丰满圆润的理想加以比较,或者将自己对自己的不足同他人的辉煌成就进行横向的比较时,这种发自内心的懊恼和烦闷要比前者更加醒目。而这种厌烦的本质是渴望事情发生本质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并非都是愉快的事情,只要使得厌烦的事情发生变化即可。
  罗素认为,避免厌烦的愿望是天生自然的。烦闷也并非是人类自然命数的一部分,而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通过刺激来来解决的。但是这种刺激也是有两面性的,我们要适度的选择刺激,避免过度刺激产生的过度兴奋。“有一部分厌烦是与逃避过分兴奋密切相关的,因为过分的兴奋是不但损害健康,而且会使快感变得迟钝,亢奋代替了感官上的极大满足,聪明代替了智慧,粗俗的奇举代替了美”[1]适度的刺激是有益的,不但有利于厌烦的舒解,对我们的身心也是有所裨益的,只有把握了这个度,真正的幸福才能存在。
  1.2忌妒与竞争
  影响人们不幸福的另一因素是忌妒。王后是不幸福的,因为她忌妒白雪公主的美貌。忌妒是人类最主要、最根深蒂固的情感之一,几乎每个人都有。在人性的各种特征中,“忌妒是最不幸的,忌妒者不但希望给人带来灾难,而且他自己也会因为忌妒而变得郁郁寡欢”[2]这样忌妒的人,他总是在别人光环之上寻找自己的痛苦,并且阻止他人获得利益。而且,忌妒这样的恶习很大程度上是儿时的不幸引起的,儿时养成的恶习已经扭曲了他的世界观,步入社会后他也会在这种忌妒的污浊空气里挣扎而感到不幸。
  罗素认为,忌妒与竞争有密切的关系,忌妒往往是从竞争失败后的一种畸形心理和反映。人类不会忌妒我们确信无法得到的好运,就像乞丐不会忌妒亿万富翁,但是他会忌妒比他收获多的乞丐,这种比较的思维习惯是一种非常致命的习惯。在忌妒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当利用竞争刺激人们去自我努力,而不是阻碍对方的努力。但是这一点往往很难做到,并且忌妒与竞争无不渗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人们对权利和金钱产生了歪曲的理解,使得人们欲望的膨胀,幸福感不复存在。
  怎样才能消除忌妒心理,圣人的答案是无私,可是即便是圣人也很难做到。又有人说是成功,成功能消除忌妒,可是事实证明我们不能单纯的依靠成功来克服忌妒,因为人的欲望如无底的深渊,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欲望的彼岸,再者,历史上或神话中总会有人比你更成功更优秀。要想在绝望的戈壁中寻找到一条正确而光明的幸福之路,我们必须要像开阔他的思想一样去开阔他的胸襟,超越自我并获得自由。
  1.3畏惧
  在这个盛行精神分析的时代,来自舆论等方面畏惧的心理使得这些人战战兢兢,这些时常使得他们压抑并惴惴不安,所以幸福感和快乐也就销声匿迹了。我们不得不承认,畏惧是折磨人和阻碍人的发展的因素之一,他压制了人们的潜能,“如果这种畏惧始终强烈,那便很难取得任何伟大的成就,并且也无法获得真正快乐所依赖的精神自由。”[3]对于快乐而言,我们应源于自己内心的冲动,而不是他人的言论和思想束缚了你的兴趣和欲望。
  形成畏惧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来自于与周围环境的不融洽,这源于他们的社会经验比较浅薄,不能融入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这往往使得他们恐慌不安,导致他们感到不幸。这种不幸不是绝对的,当周围充满愚昧、偏见和残暴时,与这样的环境不合反而是道德的一种体现。所以应该大胆的坚持原则,丰富阅历和知识,减少这种畏惧带来的不幸。
  摆脱这种不幸途径是坚持自己的信仰,遵从自己的天性。然而最终克服这一弊端的唯一的方法是在于增加公众的宽容度,快乐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属于静谧从容的生活,因为只有在这种真正的从容里,发挥出压制神经的潜力,幸福便就这样的存在了。
  2.幸福还可能吗
  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原”。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只不过是感受幸福生活的晦涩程度不一样罢了,幸福的人拥有兴致、情爱、家庭与工作等一些最为朴实的东西。
  2.1兴致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的人们开始探索,都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快乐的人最普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兴致。这种兴致致使了这种人对某一事物的狂热超过了快乐的本身,他会废寝忘食而乐不思蜀。真正的兴致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除非他被不幸境遇所破坏。一个从未遇到过重大挫折的人,对千姿万态的世界,总是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兴致,并以此获得快乐和满足。兴致的种类也数不胜数,对其中一样感兴趣的人要比那个毫无兴趣的人更能感觉到快乐,更能适应这个世界。
  有兴致的人是一个不失信仰的人,但是,适度原则却是我们内外兼修的法宝,我们所有的独立的嗜好和欲望都得适合于人生的一般机制。“贪吃的人为了一饱口福而牺牲了所有其他的快乐,这种做法减少了人生的总的乐趣”[4]这就是我们素日所说的节制、适度和中庸。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感兴趣的对象越多,快乐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受命运摆布的情况就越来越少,快乐愈加趋于自由。   2.2情爱与家庭
  爱是美德的种子,是幸福的重要因子,较之别的东西,幸福的源泉则是赖于获得一个人必不可少的那种适度的爱,这种爱赋予了人类的自信以及安全感,特别是对于一个渴望被爱的女人来说,这种爱就愈加显得突出明朗。缺乏爱的人往往会产生怯懦畏惧的心理,从而加剧了他的不幸。
  爱有很多种,并不是狭隘理解的爱情,有家庭的爱,社会的爱等,这些爱不是一个限定的概念,人们过多的将这种爱诉诸于家庭,家庭的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基础,幸福感也最容易在家庭温室里培养出鲜美的花来,家庭的爱不单是削弱了恐惧和不安的心理,更多的是人们自信的源泉。当然,爱不是索取,而是一种给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互惠,彼此愉快的接受,自然的付出,只有当接收到爱和给予的爱等量存在是,爱就达到了最佳状态。“它不仅是彼此幸福的手段,也是共同幸福的结合点。”[5]这样,幸福就存在于爱与被爱的感知中。
  2.3工作
  “幸福是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集体、人类的目标、理想、正义和公共事业的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6]工作是这种创造性活动的中介,它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是积极的还消极的,也许尚属疑问。前面所述的厌烦、竞争、忌妒等大多是由工作而来,并由此产生的不幸也是客观存在的。工作是快乐的原因还是抑制快乐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辩证对待,一方面,在繁琐的劳作中产生的厌烦、竞争等确实可以使得幸福感削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在工作中感觉愉快的人要比感觉烦闷的人要幸福的多,他们认为,在工作中他们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特别是对于某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或者有建设性的工作,都能让人在劳作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再者,工作也给那些昏昏欲睡百无聊赖的人们找到消磨时光的机器,也或是给有理想抱负的人找到一定的出路和平台,这种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久住闺阁的人们无法体会到的幸福。“始终如一的目标不足以使人生快乐,但它几乎是快乐人生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始终如一的目标则主要体现在工作中。”[7]
  3.幸福是一种信仰
  幸福不仅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信仰。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美好人生的理解犹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美好人生的蓝图,又如托尔斯泰厌弃并谴责战争,但是,有些人则认为士兵为正义而战的生活很高尚。罗素认为,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爱和知识都是所必须的,爱赋予知识的德性,它能引导人们寻求知识并探索如何谋取幸福;知识却给予爱无限能量。而幸福就由爱中体现出来,爱不仅是促进彼此幸福的手段,而且是促进共同幸福的手段。爱与被爱皆是一种幸福,家庭之爱、友谊之爱、社会之爱等都能激起幸福的浪花。忌妒、厌烦、恐惧等影响人们不幸的归根于欲望的无止境,快乐的人总是生活在客观之中,他们有着自己的情感和广泛的兴趣,并且他由于这些情感和兴趣而快乐,也由于它们使他成为许多人情感和兴趣而快乐。
  显然,痛苦是人生必经的在世方式,是理解幸福的桥梁。“痛苦源于人们无休止的欲望,欲望之流索道之处激起痛苦的浪花。”[8]那么,一个整天拘泥于痛苦之中的人应该如何解脱呢?挣脱痛苦之缰的技巧在于培养真正的兴趣,兴趣趋于内心最真切的反应,一个人感兴趣的越多,获得幸福的机会就越多。工作、情爱、家庭等因素,都是产生幸福的源泉,我们每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都是来源于这些最平凡的琐碎。“对待痛苦不是消极冷漠的超然麻醉,更重要的在于面向痛苦的反思和实践,以便激发出更有价值的东西。”[9]所以,只有学会不再自我关注,让自己对人和物的反应都尽可能的友善,积极的参加实践,发现爱的光芒,敢于奉献和牺牲,在点点滴滴的平淡中找到幸福之路,真正客观的幸福会自然产生,美好的人生也必定是以幸福为归宿。
  【参考文献】
  [1][2][3][4][5][7]罗素,吴默朗,金剑译.幸福之路[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6]闫顺利.关于幸福的伦理省思[J].临沂大学学报,2011(3).
  [8][9]闫顺利.关于痛苦的伦理省思[J].中南大学学报,2011(2).
其他文献
“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状况仍存在很大差距, 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对湖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1.湖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  “十一五”时期,湖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城乡居民的消费状况仍存在很大差距, 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绝对差距位居中部地区第一  2010年
【摘 要】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目的,以发展求生存,以人才树形象。在教育产业化的时代,在以人性化教育为本的教育模式中,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级各类高职学校的首要目标。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探索合理的应对之策是高职辅导员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管理;大学生  1.高职院
【摘 要】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栋梁,因此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我国不断地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但是却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并且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尽人意,尤其是它的有效性正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综合社会、学校内部环境和家庭等因素,我们认为应该从各方面下手,逐步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下降的问题,提高学校教育实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 要】试卷分析评讲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和学的反思起到矫正纠错、小结归纳、优化思维品质等功能。详细周密地做好计划和准备,点拨典型错误,从不同角度探索解法,引申变形,深化思维,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数学试卷分析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出题思路分析;教和学的反思;分析课的设计;矫正纠错;小结归纳;优化思维品质;点拨典型错误  教学离不开考试,而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教好学生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竞争不断的增大,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满足学生的发展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探索先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的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
【摘 要】中国在新时代的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是核心,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关系到祖国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问题出发,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很多大学生曾经都是高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真正的市场营销人员,是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及评价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以满足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需求.随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汽车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使用交通工具。道路上车辆行驶密度不断加大,汽车制动性能却在急剧下降,往往会影响交通行驶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因此为了提高汽车制动性能,解决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针对汽车制动轨迹进行了检测,并提出要路试模拟技术,以此实现汽车制动的良好性能。  【关键词】制动性能;汽车检测;试验研究;制动轨迹;路试模拟试验  
【摘 要】本文引用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化程度较高的评标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来确定标高金的数值量,从而使报价过程更加公正科学,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标高金;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0.引言  标高金决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同时对大量相关联的变量进行综合评价以后才能做出决策。目前广为采用的百分制法虽然既考虑了定性指标,又考虑了定量指标,但是在定性指标定量化的过程中,缺少一种科学
【摘 要】城市公园是人文活动的载体。面对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其它休闲娱乐设施的冲击,城市公园应适应游人不断变化的需要,继续发挥它的功能作用。本文介绍了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状况,分析城市公园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城市公园的未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城市公园;现状;可持续发展  公园是市民生活在“水泥丛中”的唯一绿洲,它是人们享受自然清新的去处、感受自然美丽的场所。城市公园是一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