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技创新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要做出怎样的拥抱姿态?教育领域又将发生哪些变革?教育的创新首先应关注内容的创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今天,怎样给孩子提供最有品质的教育内容?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在—个可以“刷脸”的时代,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科技创新加速教育变革。我们既要保障已有的课程体系,又要为未来加入新元素,更好地培养科技人才。于是,幼儿园科技创新课程的建构与优化便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创设三大科技“场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一)探究场:创设科学宫
  科学宫分为“探索科学小世界”“最强大脑小实验”“未来设计创客营”“奇思妙想光影坊”“水的游戏世界”五大版块。
  第一,探索科学小世界。在科学宫前面安装与科学知识有关的游戏板,通过声音、电、光、水等,激发幼儿感知雷电雨的形成与现象、齿轮的传递、压力的大小等。活动中,幼儿乐于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对许多现象和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意识。
  第二,最强大脑小实验。通过引导幼儿开展灯泡发亮、蜡烛熄灭、再生纸制造、鸡蛋进瓶、有趣的不倒翁、斜坡实验、会翻跟头的小胶囊、神奇的纸桥、有趣的多米诺骨牌、火箭上天、气球动力车、印刷等实验,帮助幼儿初步探知科学的奥秘。活动中,幼儿积极探索各类科学小实验,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大胆猜想、操作实验,并记录自己的发现,积极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发展自身探究能力。
  第三,未来设计创客营。幼儿设计与组装未来的车、极速战斗机、电动风车、新—代机器人、环境治理器等,还通过3D打印机生产出相应的作品。孩子们在地震台上搭建房屋,随着地震级数的增加,勘测房屋的抗震稳固性。活动中,幼儿能够提出问题,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第四,奇思妙想光影坊。幼儿通过暗室投影感知光的特点,开展手影、纸影、皮影戏等游戏,探索影子的形成。
  第五,水的游戏世界。活动中,幼儿积极探索发现水的流动与传递、沉与浮、泡泡的形成等。
  (二)体验场:创设儿童电脑室
  随着新技术的更新迭代,科技教育的形式创新局面不断被打开。幼儿园应怎样促进科技教育?对此,我园采用先进科技,构建教学创新平台,使互联网赋能科技教育,让优质资源遍地开花。
  儿童电脑室是儿童科技探索的世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大数据+教育的“难点”。通过科技产品的使用、VR新技术的感知、互动平台等的使用.增强幼儿的上课体验与使用效果,引导幼儿感受科技的魅力,以及信息时代带来的便捷和多元体验。幼儿在走近新技术的同时,更是在走近科学。
  第一,科技产品的使用。幼儿通过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点读机、耳机等科技产品的基本操作和互动游戏,认识并使用不同的电子产品,通过与多种产品互动、电子绘画、各种益智类等游戏操作,学习各类软件的使用。第二,VR+教育的感知。新技术VR的体验,感知世界奇妙、生物进化、宇宙奥秘、极地探险等,带领幼儿开启奇妙的虚拟之旅,实实在在地感受“三维”世界,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们虚拟现实技术在最前沿科技中的运用。第三,互动平台的体验。在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中,每4-6名幼儿共用一台电脑,每一台电脑不仅与教师的显示屏同步,还可以分组同步或分屏个别操作与游戏,也可以将作品推送给教师点评或大屏幕展示。整体课堂氛围非常生动,操作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
  (三)实践场:创设班级科学探索区
  在班级中,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及隐形指导,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促进他们从多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也为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以及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初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一,创设探索条件,开展科学实验。以问题引入、图书激趣、实验探索、寻找答案等途径,在“沙和水”“空气和风”“声音”“电和磁”“运动和力”“光与影”“宇宙探索”等主题中,开展融化和溶解、自制喷泉、摩擦起电、铁钉变磁铁、有线传声电话、淀粉密码、制造“火山爆发”、彩色的影子、昼夜更替、月相变化等实验探索。第二,机器人“小胖”走班。机器人“小胖”会讲故事、跳舞、对话、玩游戏,累了会休息或睡觉,高兴了会呵呵地笑,与人类的生活方式非常相似。“小胖”不仅是百科知识全书,有问必答,还是才艺超群的文武全才。我园通过让“小胖”轮流走班,每周到一个班级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在交流与游戏中感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二、开展三类科技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创新意识
  科技关心明天的事,教育关心后天的事。整合资源开辟科技活动空间,多措并举推进科技教育纵深发展,以科技信息素养,让未来“入场”。在日常活动、“三走进”活动、嘉年华活动中,我园积极融入科技创新的思想与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日常活动融入科技创新
  在幼儿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园将幼儿的一日生活、班级活动区活动、全园七巧板活动等与科技创新紧密接轨,潜移默化地发挥科技创新产品的教育价值。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观看科技创新相关视频,介绍科技创新小产品,讲述科技创新小故事,给予幼儿做勇于探索的发现者和研究者的机会。在全园七巧板活动中,科学探索宫的“最强大脑小实验”与“水的游戏世界”两个版块每月更换1-2个主题,引导幼儿持续探索新材料与新内容,感受身边的科学,激发其对科技活动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见上表)。
  (二)“三走进”活动融合科技创新
  “三走进”活动即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社会的活动,真正挖掘更广阔的课程资源,为课程实施服务。在科技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参观智博会展览、参观会展中心機器人展览、走进重庆科技馆、走进重庆自然博物馆、走进两江机器人展示中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科技创新来源于生活及困难,服务于生活与未来,初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嘉年华活动融进科技创新
  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为核心,我园通过开展科技嘉年华活动,让科技放飞梦想,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校园文化生活,深化幼儿园的科技教育,促进幼儿脑洞开发,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了解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前沿信息,认识“旅行者号”Al大巴、小狗无人驾驶通勤车、水下机器人等科技创新产品。一张张科幻画,描绘出幼儿对科技创造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幻想;一件件科技小发明、小制作,闪动着幼儿的智慧与创新;一个个科学实验,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到探究科学的快乐。科技嘉年华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科学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和能力。
其他文献
人过了而立之年,思维方式就成了主导我们行为的潜在标尺。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方面的七个问题。——学好理论不迷茫。大家都知道我爱学理论,为什么?因为它让我在面对思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倡导儿童从活动中主动学习,主张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中的活动相联系等观点,遵循了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虽然该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提出
准备一次性纸杯若干,纸杯上画好不同数量的圆点,再取一张白纸,画上数字图卡。宝宝按照图卡把杯子叠高。你最快可以多久完成杯子叠高游戏呢?快来试试吧!
士官小刘春节休假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女孩,相见时彼此都有好感,因年龄都不小了,刚认识十多天,双方父母便按照当地习俗给双方举行了订婚仪式,小刘给了女方6.6万元彩礼,又买了
本中心自2003年4月开始,采供血工作进入电脑信息一体化管理,现就2003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中心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情况进行回顾性检索与分析,总结并发现问题,为找出一条适合我
用几根手指握住铅笔涂涂画画很简单,如果换成一根手指来控制铅笔呢?是不是有点失控啦?多试几次,找到控制它的窍门吧。1.爸爸和宝宝在白纸的两端各画几门“大炮”。2.爸爸和宝
从多层面分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探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患者的健康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以前非常纯朴的医患关系发生了
从先进制造技术体系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市场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揭示了我国国有制造企业组织重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并剖析了制造组织重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造建了制造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然而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吗?“学习故事”——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
基层建设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纠偏正向的过程,领导机关只有正视问题,练好五项基本功,才能不断推动基层建设科学发展。——练好能力素质功,解决按纲抓建本领不强的问题。一要